第174章 再请杜如晦

A+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们发的季节。



    宛如二八月的野猫,叫声凄美动人。



    众人虚惊一场,各自回去睡下,只剩下动物们偶尔呼叫春天的声音。



    翌日,吃过早饭,王远找来几个陶盆,用麻布铺在盆底再平铺上一层种子,再盖上一层麻布,洒上清水浸湿。



    这些都是从自己镇里带出来的各种蔬菜和苹果、梨子、葡萄等种子,必须要催芽,若是直接种下,虽然有发芽的,发芽率恐怕都不足五成。



    将一些桃、杏、李子等容易发芽的果核埋在内院角落里,那里多填了些河沙和草木灰,便于它们发芽。



    两日过后,临近午时,去县城的几人又将长孙无忌带了回来。



    中午三人又在王远屋内喝了一顿酒,这次长孙无忌也没有喝多,却并无要走的意思。



    吃完饭,王远叫来方兴兄妹,将桌子收拾干净。



    泡好茶水,三人坐到方桌旁。



    王远斟上茶水,轻声问道:“长孙公,尉迟将军身体可好?”



    长孙无忌瞅了王远一眼,开口道:“敬德一切安好,时常念叨郎君的拉面哩!他都想来此长住,曾言,此间乐,乐不思蜀也!明日一早他会到蓝田县城去吃拉面,顺便与我一同回长安。”



    接着摇头叹息一声,继续道:“前些时日,突厥骑兵忽然进入大唐境内,围攻我乌城,圣上命齐王督军北上,抽调敬德、志玄、书宝等秦王府一干精兵强将,不日便要出征。”



    王远故意一问,长孙无忌也故意一,都是老狐狸,杜如晦如何听不懂?



    这次尉迟恭来了不会那么简单了,恐怕接不到杜如晦就要杀人灭口了!



    王远劝道:“杜伯伯,前些时日薛宝来此带走上百匹战马,恐怕齐王就要动了,秦王府大量精锐调走。如今双方结怨已深,若祸患一发,不但秦王府难以收拾,我大唐存亡都成问题。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杜伯伯,是时候出山了!”



    长孙无忌感激地看了王远一眼。



    杜如晦端起茶杯,一饮而尽,似乎并未觉得烫,沉思了片刻,开口问道:“玄龄今在何处?”



    长孙无忌抿了口茶,道:“昨日已到我府中。”



    杜如晦又陷入了沉思,上次自己以被圣上赶出长安,贸然回去便是违抗圣旨为由,拒绝回去,这次若是再不回去真的没有理由了。



    本来自己就属于李世民一方,若不回去,李建成和李世民不管哪方胜利,恐怕都容不下自己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王远给他们添上茶水,站起身来,拱道:“长孙公,杜伯伯,村中正在开荒,我去照看一下,你们尽管在此商议,院外我会让人把守。”



    长孙无忌道:“郎君尽管去忙。”



    王远走了出去,让方兴兄妹在门口看着,别让人打扰。



    独自一人向北山走去,一些村民和士兵正在整理土地,许家兄弟也在帮忙。



    向阳处的一面山坡,大部分以梯田的形式整好了,估计一下午就能到达山顶。



    



    山脚下的几块土地已经栽上了十几棵桃树。



    王远招招,将许家兄弟叫来。



    “郎君,有何吩咐?”



    王远掏出来一个布包,道:“这里面有一些桃核,你们找地方种上。”



    “好。”



    大约二十多枚桃核,都是自己从镇中取出来的,连里面的蛋都能孵化,想来也能发芽。



    里面有好几个品种,只是等它们结果,恐怕还要再过三年,不过倒是可以剪下枝条在别的桃树上嫁接。



    自己的镇中还有不少的桃树,不知道能不能栽活,倒是可以试一下。



    爬到山顶,寒冷的山风一吹,不由地紧了紧狐裘。



    周围的树木被砍伐殆尽,只留下一个孤零零的茅屋。



    四周打量了一圈,积雪基本融化,山谷中露出大片荒地,显得齐王庄越发的渺。



    齐王庄只是在谷内西北角的一部分,其他地方的荒地若是全部开发出来,恐怕得有两三千亩。



    许家兄弟种完桃核也跟着过来,王远问道:“今日怎么没看到李松?”



    许大栓笑着道:“他带着几个兄弟去谷外钓鱼了,他河面上的冰都化了,鱼肯定好钓。”



    王远也笑了笑,道:“不管他们,你俩随我走走。”



    “诶!”



    三人下山,来到河边,沿着河水向南走去。



    过了砖窑继续前行,这边河水较浅,河面也就四五米,清澈见底。



    三人站在河边,望着水中游动的鱼虾,它们的身姿轻盈优美,仿佛在水中翩翩起舞。偶尔还能发现一些田螺和泥螺等,它们悄悄地躲在水底的石头和泥土中,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它们的美味。



    地势越来越高,河东忽然出现一大片空地,上面杂草有被收割的痕迹,应该是被狗蛋他们几个孩子割回去喂牛了。这些杂草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清香的气息,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只要有人愿意开垦,就一定能够收获丰硕的果实。



    三人在河西,沿着路向前走着,右边就是村南的山脉。山脉连绵起伏,犹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大地上。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山间的溪流,清澈见底,欢快地流淌着,发出清脆的声音,仿佛在为这片土地歌唱。



    三人跳到河东,这么大片地方若是开出来,倒是不错的土地,沙质土壤,不算肥沃,但比较湿润,种一些喜湿的农作物非常好。这些农作物会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为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



    但王远却是想在这里挖一个水库,面积大,地势高,旱时可以给大片土地灌溉,让庄稼不再饱受干旱之苦。这个水库也可以成为人们的水源,让人们不再为缺水而烦恼。溉。



    王远道:“栓哥,回去让老李头带几个老人过来。”



    “诶!”



    像这种挖水库的事,还是要和老人们商量,毕竟自己只懂理论,不懂实践。



    王远和许大栓转了一圈,许栓带着几个老人走了过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