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查看小麦

A+A-

    时间一晃而过,到了四月底,灞远镇传来好消息,麦快要成熟了。



    一大早王远就去上朝,准备告诉李二这个好消息。



    朝堂之上,李二一眼就看到了王远,整个朝堂就他一人拿了个不锈钢保温杯,明晃晃的能不显眼吗?



    这时的春耕基本都结束了,朝中也没什么重要事情。



    李二打趣道:“这不是咱们王将军吗?今日什么风把你吹到朝堂来了?”



    “哈哈哈”有人没忍住,带头笑了起来,顿时大殿中一片笑声。



    王远一脸郁闷,起身道:“陛下别闹,朝堂乃严肃之所,商讨的俱是国家大事,容不得开玩笑。”



    李二调侃道:“哦,你倒是给朕道道,你哪次上朝将朝堂当成严肃之所了?”



    “可是微臣每次上朝商议的都是军国大事。”



    众人想想确实如此,王远每次上朝商议的确都是轰动一时的大事。



    李二笑道:“那你来,这次准备商议什么大事?”



    “嘿嘿,其实也不算太大的事,也就是微臣培育出来一种冬麦,这种麦子秋收之后播种,冬季来临之时麦苗大约半尺长,这么大的麦苗正好过冬,并且雪下的越厚,来年收成越好。”



    “嘶!”众人震惊的面面相觑,谁都知道冬季庄稼不可能生长,若是有庄稼能过冬,将意味着什么。



    “不可能!天地万物都有其规律,农作物亦是一样,春种秋收亘古不变,半尺长的麦苗能过冬?岂不是天大的笑话!那么大的禾苗不冻死才怪!陛下,老臣弹劾王远居心叵测,意图毁坏粮种,罪大恶极!”



    王远转头一看,又是封德彝这个老逼登,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呵呵,又是你个老不死的,真是好笑,拿自己的无知当真理,竟然还用来弹劾别人!今日灞灞我教你一个道理,那就是实践出真知!”



    “你!”封德彝一口闷气堵在胸口,颤抖着指着王远,“不当人子!简直不当人子啊!”



    王远冷哼一声:“哼!老匹夫!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话要实事求是!你所认知的那点东西也好意思出来,若是灞灞我培育出来了越冬的麦苗,以你方才之言岂不是阻止百姓多种粮食,其罪可是与叛国无异!”



    “你你你”封德彝气的不上话来。



    “你什么你!老不死的,白活这么大岁数,一点本事没有,不学无术,还胡乱指责他人,其心可诛!以前懒得理你,还真当自己是根葱了?”



    李二呵斥道:“王爱卿,不可胡言,德彝毕竟是当朝宰相!”



    李二出来和稀泥,但明显是偏袒王远。



    王远拱道:“陛下,你也知道,微臣向来不大话,凡出来的话无不应验,所谓男子汉大丈夫一口唾沫一个钉!微臣去年秋收之后,在灞远镇种了五百亩冬麦,此时到了收割的时候了。陛下、各位大家,若是不嫌路途遥远,可以前往一观。”



    “好!阿难,备车!”



    李二起身点了几个心腹,加上封德彝和工部、民部、司农寺几个官员,让他们一同前去。



    



    “退朝!”



    李二转身回去换衣服,被点名的官员可不敢回去换常服,只能到皇城外候着,让各自的家仆回去取衣服并通知家里人。



    王远也让许栓回去通知云汐,并取自己的唐装。



    在羽林卫的护卫下,李二的车驾驶出皇城,众官员的马车立即跟上。



    出了长安许栓才追了上来,王远在马车内换下朝服。



    一路颠簸到蓝田县灞河边,上了水泥路才平稳下来。



    到了灞远镇,正赶上开集,李二顾不上吃美食,下了马车就让王远带路去地里察看。



    几个老头屁颠的跑来,在前面带路。



    到了麦田边,众人属实被震撼到了,看着金色的麦田,简直是颠覆三观,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个时候怎会有庄稼成熟?



    微风吹过,麦田翻起阵阵麦浪,也吹来了阵阵特有的麦香。



    王远蹲下,拔出来一把麦子,扯下一颗麦穗,搓出一些麦粒,放入口中嚼了几下,开口道:“陛下请看,颗粒饱满,再过三五日便可收割。”



    李二蹲下,也扯下一颗麦穗用搓着,道:“好!此事做的不错,有了冬麦,北方的百姓便可多了一份收成,粮食也就不再紧缺,不必常常从南方调拨粮食了。这可是一份天大的功劳,王爱卿,你想要何种奖励?”



    王远笑道:“为陛下分忧,造福百姓,乃臣子的本份,微臣不求什么奖励,但是微臣为了继续给百姓谋福只,想向陛下讨要这几座大山。”



    李二顺着王远指的方向看去,也就是灞远镇周围的几座大山。



    “你要这几座山做甚?”



    “微臣准备在山上种杜仲,去年微臣种了一些,发现这个杜仲有大用处,不但能增加军事实力,民用上也能给百姓带来诸多好处。”



    李二一听知道又有天大的好处,开口道:“朕准了,你尽管放去做!”



    “谢陛下!”



    李二将几个老人叫到跟前,和众官员围坐在地头,询问着麦的种植情况。



    几个老人非常惭愧,老李头抹着眼泪道:“陛下,老儿有罪啊!都怪我们几个老不死的,不信冬天能长出庄稼,全都阻止少爷种麦子,少爷坚持才种了这五百亩地,若是全部种上了,那会收获多少粮食啊!”



    封德彝老脸更是挂不住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自己在朝堂上的话岂不是和这几个老头一样?阻挠百姓多种粮食,王远若是参自己一本,虽不至于被罢官,但在李二心中肯定会再添一笔黑料。



    自己在朝堂上弹劾的王远有多狠,自然的脸就有多疼,想到王远自己的话,浑身都难受。



    简单问了下情况,李二和众官员到集市上吃了顿吃。



    这时的集市也快散了,里面没有几个人,做了账房的马周,也只能远远看了李二几眼,他也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皇帝和几位宰相。



    留下司农寺的几个官员记录种植冬麦的细节,众人便返回长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