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大监

A+A-

    王远喝了口茶,道:“都水监负责制造军用舰船,将来成立海军,海军负责海上作战和护卫商船、渔船,将来咱们与别国经商走海路可比走陆路快多了。”



    王远又将海军的性质和职能了一遍,李二和几位大臣显然被动了。



    段纶道:“兵器和舰船交给工部不是一样的吗?”



    王远摇头道:“这两个部门必须要军管,保密性必须达到最高级别。”



    着,王远向张阿难要来纸笔,画了一个简单的地图,继续道:“陛下、各位大家请看。”



    众人凑过去,王远指着地图道:“我大唐大约是这个样子,如此长的边境线,将近一半都靠海。这边是高句丽、新罗、百济,离他们近的这个岛国是倭国,大约这个位置有座巨大的银山,早晚得归我大唐。南面这里是真腊,这有个国叫林邑,他们盛产一种水稻叫占城稻,一年三熟,粮食多的百姓都不种地,稻粒掉到地里会接着生稻子,没粮了出门收割一些就够吃了。”



    “什么?”众人闻言震惊地瞪大双眼,即使李二早就听了也忍不住心动。



    杜如晦问道:“贤侄,你是如何得知这些事的?”



    “有去过这些地方的商人,一问便知。”



    众人都相信了,王远的肯定是真的。



    李二问道:“诸贤卿,你们怎么看?”



    房玄龄道:“微臣让为可以通知冯盎,让他遣使者去与林邑商议收购稻种,另外安排皇商到林邑与他们交换粮食。”



    杜如晦道:“老臣附议!”



    “臣附议!”



    李二道:“那就这么办吧。至于倭国的事”



    李二看向王远,王远道:“倭国的事不急,咱们大船还未造出来呢,要成规模造出来恐怕要三五年之后了。”



    “什么样的大船需三五年?”



    “微臣所的大船非常大,好比一座城池,驶在海里犹如一座移动岛屿。”



    “嘶!”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得花多少钱?”



    “陛下莫急,前期投入并不大,主要是建造船坞,先建造几艘一些的船,用来训练海军和对外贸易,赚来的钱足够大船以后慢慢建造,再加上盐铁白糖等赚来的钱慢慢投入,足够了。等大船建成,就能赚更多的钱,保证陛下的内帑都装不下。”



    “你确定能够赚钱?”



    王远笑道:“陛下,其实天下最大的财富是在海里,而陆地最大的财富是在海外,在海的另一边有几个大陆,每个大陆都是大唐的十数倍大,天下七成的铜矿都在那边。”



    众人脑袋都宕了,这简直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王远喝了口茶,继续道:“陛下、各位大家,如今那边住的还是一些茹毛饮血之人,与野人无异,可以那几块大陆都是无主之地。”



    李二也有点口干舌燥,颤抖着拿起茶杯,猛的喝了一口,激动地道:“朕准了!军器、都水二监你来负责组建。”



    王远连连摇头:“不不不,微臣又不会管理,大监还是陛下指派,微臣可以负责技术这一块儿。”



    



    李二虎目一瞪:“你呀你,都懒成什么样子了!朕不准,二监你至少挑一个!”



    王远脸一垮,道:“那微臣就挑军器监,直接将渭南基地改成军器监吧。”



    “你就懒吧!”



    “嘿嘿,那微臣告退!”



    “快滚吧,朕不愿与懒人话!”



    王远出了御书房,便听到李二和众臣哈哈大笑。



    李二拿出一张纸来,笑着道:“诸卿请看,这是那子在学堂上课时用同音字写的一篇文。”



    众人念完又是一阵哈哈大笑,看的正是那篇季姬击鸡记。



    杜如晦道:“这子的文才,老臣自愧不如。”



    李二摇头笑道:“克明莫妄自菲薄,这子顶多算鬼才!”



    王远回去之后,立即前往渭南基地,将基地主要人员召集起来,开了一个会议,传达了基地改为军器监的消息,眼前这些人顿时兴奋起来。



    这些人可都是基地的元老,基地改为军器监,那就意味着他们都不用经过公务员考核就有了官身,那可是妥妥的铁饭碗啊。



    王远征询了下他们的意见,李德謇为少监,杨老四、杜构、房遗直三人为监丞,就连林掌柜都弄了个录事的职务,从九品上,掌管伙食。



    别看只是从九品的芝麻官,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人上人了,林掌柜顿时对王远感恩不尽。



    官职还有空缺,这就不是自己考虑的了,比如主簿至少二人,王远打算将陆爽报上去,毕竟也算是自己人,这些人做为骨干,军器监就能正常运作起来。



    正常编制是,从四品下的少监二人,从六品下的监丞四人,从七品下的主簿二人,缺的官职让李二指定,李二也不会让自己一遮天。



    王远强调了下纪律,将保密等级提升到最高,便返回长安。



    第二天,王远将任命名单交到兵部,杜如晦又交到吏部,当然吏部也是杜如晦的算,杜如晦又交到尚书省。



    转了个圈又回到杜如晦中,交给李二过目,李二点头同意。



    翌日早朝,正式宣布成立军器监和都水监,册封王远为军器监大监、检校都水监大监,春州刺史冯智戴为都水监大监。



    从此王远的官职到了三品,大监是从三品下的官职,对此王远还忍不住吐槽,幸亏是大监,而不是太监,否则自己真的要社死。



    以后几天,王远帮着冯智戴组建都水监,先在洛阳建造船坞,那里运河与黄河交汇,是最近的造大船的最好之地,当然若是建再大的船就不能在这里了。



    王远和冯智戴去了洛阳实地考察了一番,由于铺设水泥路,这里已经建了一个水泥厂,接下来还要再建一个钢铁厂。



    汇报上去之后,朝廷调来工匠和难民,建造钢铁厂和船坞。



    直到二月,一切进展顺利,王远才返回长安。



    回到长安第二天,在云汐的服侍下,穿上紫色朝服,上绣素雅无叶散答花,骑车去上朝。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