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富贵险中求

A+A-

    王远见众人一副不信的表情,抿了口茶,道:“陛下、各位大家,咱们商议的是怎么去取土豆、地瓜和玉米种子的事。”



    王远指着地图道:“各位请看,这是大唐,在地图上还没个指甲大,在遥远的另一边,两块大陆相连,我称之为南北美州,土豆、地瓜和玉米都在这里,而当地的一些土着都还穿兽皮树叶,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还不知道那三种作物可以吃。”



    长孙无忌沉声道:“简直是暴殄天物!”



    众人无不点头。



    王远继续道:“从大唐到这里,间隔着茫茫大海,大船航行其中根本无法辨别方位,很容易迷路,并且海上还有许多未知的风险。微臣建议让舰船沿着陆地向北航行,到了北方这里转向南,一直有陆地到达南美洲,哪怕舰船遇险,也可以登陆步行,遇到海峡扎几个木筏很快就能划过去。”



    众人看着地图,听着王远解,不住的点头。



    李二问道:“这份地图可否是真?”



    “微臣时候在我家大人收藏的一本古书上见过,再经过微臣询问了一些游历的胡人验证,臣不敢保证完全一样,但大约也有七成以上相符。”



    “才七成”李二沉吟片刻,道:“若是地图上有些差池,岂不是既损失人,又损失船只?”



    王远道:“陛下,所谓富贵险中求,咱们不妨赌一把,一旦成功了,我大唐百姓将永世不再缺粮!”



    “嘭!”李二拍了下桌子,大声道:“好!朕跟你赌了!”



    “哇!哇”李治被震响惊醒,哇哇大哭。



    姬?持连忙抱起李治,摇着波浪鼓,却怎么也哄不好。



    长孙皇后白了李二一眼,李二老脸一红,讪讪一笑。



    王远道:“来,给我抱抱!”



    接过李治,道:“你父皇为了你李家江山呕心沥血,你捡现成的,咋还不乐意了?哭什么!”



    李治忽悠止住哭声,看向王远笑了起来:“啊?咯咯咯咯”



    眼睛都笑成了一道缝,在空中胡乱地抓着。



    “哈哈哈”众人哄堂大笑。



    李二问道:“派何人出使为好?”



    王远晃着李治,道:“此事不急,大船估计还要两个月才能造好。出海风险极大,微臣建议让牢中的一些重刑犯和几个流放的官员,只要陛下许诺,让他们将功抵过。”



    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对视一眼,最近流放的最大的官员就是长孙安业,其他的都是些卡拉米。



    李二点点头,沉吟片刻,看向长孙无忌,问道:“辅,朕欲敕令长孙安业负责此事,你看如何?”



    长孙无忌连忙起身,深施一礼:“微臣谢过陛下,待他回京微臣一定加以斥责。”



    长孙皇后道:“臣妾也要与他好好道道。”



    李二问道:“去南美洲这一来一回需要多久?”



    王远道:“至少两年,再加上寻找粮种和一些不可控因素,三年之内应该可以赶回。”



    “需要如此之久?”



    



    “这还是咱们的大船提高了航速,若是寻常船只,不算其他因素,最少也要五年。”



    其实这些种子哪里需要从美洲去取,王远灞远镇种植的用以推广开来根本不需要三年,只是李二等人不明所以。



    玉米还好些,土豆和地瓜挖出来,在海上飘一年,还不都腐烂了,除非在船上种下来。



    主要是王远想要其他种子,这些只能和李二私聊。



    接着众人闲聊了一会儿,李二便在立政殿设宴,招待了众臣和孙思邈。



    李泰一直拿着那本地理书研读,就连吃饭也放在身边,李二很高兴将那本地理书送给了李泰。



    吃完饭,众人又翻着那些书观看,李二又对那本书名为自然的书感兴趣。



    王远道:“陛下,这本书是微臣将一些常见的动植物写在里面,并有孙神医加以注解,将它们的一些生长特点、生活习性、药性、毒性等简单的写在上面,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下一步创创建医学院打基础。”



    “这本思想品德是培养学生忠君爱国、尊老爱幼、与人为善等品性德行。”



    李二点头道:“此举大善!”



    众人闲聊了一会儿,王远便和众臣一同告退。



    出了皇城,秦琼和程知节将王远拉到一边。



    秦琼道:“明日敬德要离开长安,到襄州赴任都督,想请你代我二人前去送送他。”



    王远问道:“在长安好好的,为何调任襄州?”



    程知节叹道:“还不是因他那耿直的性子,每发现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过失,必然不讲情面直言指责,因此与宰相不和,此时圣上还在气头上,我等不便相送,只有请你了。”



    王远点头道:“二位伯父放心,明日我一定前去。”



    三人互相道别,王远和孙思邈上了马车一同返回。



    王远暗想,当初玄武门之变,尉迟恭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功劳最大,四人同获一千三百户的实邑,尉迟恭当时表现的有勇有谋,与其他三人配合默契,按理他不应该会这样,最有可能的是他想明哲保身。



    第二日一早,一队车驾缓缓出了长安,到了十里之外,一人喊道:“阿耶,是俺兄弟,王将军!”



    尉迟恭跳下马来,疾行过去。



    王远握住尉迟恭的,道:“尉迟伯父,侄特来为你送行。”



    尉迟恭眼圈微红,感动地道:“好好好!当年蓝田县你救我一命,如今三年过去了,你都长这么高了。回头一想,真是令人唏嘘啊!”



    王远声道:“伯父,以你的性子不应该与众相不合,你可是想自污以明哲保身?当今圣人可不是会杀功臣的人。”



    尉迟恭摇头道:“圣心难测,谁的准呢?”



    “好吧!”人各有志,自己也不好阻拦。



    “宝琳、宝琪,过来!”两人上前,尉迟恭道:“今年打仗我是赶不上了,你二人跟着你们的王兄弟一定要好好干,上阵奋勇杀敌,不要堕了阿耶的名声!”



    “谨记阿耶的教诲!”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