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我一共学了两年化学

A+A-

    你还记得时候起长大后,要做什么么?老师?画家?音乐家?警察?军人?如今的你,和那个当初的梦想又隔了多远?



    儿时仰望的星辰与柴米油盐之间,隔着一整个宇宙的尘埃。曾经用铅笔头涂抹的宇航员、科学家、超级英雄,如今蜷缩在报表与房贷的褶皱里,像一团蒲公英随风飘落,最终扎根在水泥钢筋的缝隙中,开出了名为生存的花。



    蝴蝶翅膀上的斑斓理想,终被折叠成格子间的标本。



    但我们仍会在清晨等待红灯倒计时的时候,听见童年风筝的呼啸。



    至于李乐,梦想就比较多,想开个卖部,然后自给自足。想当个宠物医生,救狗扶猫。想当校长,可以肆无忌惮的扣老师工资,然后把扣的钱都给曾老师。



    当有天在一本书里看到有个吃零食不花钱,还能挣钱的试吃员这种工作时,李顿时就觉得这个也非常不错。



    大学毕业,失了两次业之后,果真应聘了一家卖坚果的公司的试吃员。



    可等到培训的时候才发现,所谓试吃,是让别人试吃,自己咽着唾沫口干舌燥的推销。



    “巨大”的失落,让李挣扎了俩星期,冲着一个整天来“哔哔“”的主管脸上甩出围裙,转身走人。



    丰禾作为食品企业,也有自己试吃员,不过不是专职,研发部每隔几天都会从各个车间挑人,围桌试吃,就像李乐眼前见到的。



    研发部的会议室里,一张桌子围了十几个人,每人面前都有一堆厂里最近批次生产的产品还有表格。



    “来吧,上午十点到十一点左右,是味觉最灵敏的时间段,老规矩,一个产品对应一张表,口味,口感,新鲜度,色泽、成形,气味儿,几种硬指标,还有和过去批次的差别,是咸了甜了还是酸了,包括对产品的意见,都写下来。”一个四十多岁,穿着医生一样,白色大褂的男人道。



    这人完,一桌人都看向门口的李乐和成子。



    “看我们干嘛,吃啊。又不要钱。不过先好,吃剩的,自己拿回去,别浪费了。”



    “呵呵呵”一群人都乐。



    成子一声令下,开吃。



    一时间,会议室里,拆包装声,咀嚼声,产品被掰开声,混杂着各种香气,在会议室里散开来。



    穿白大褂的男人走过来,冲成子点点头,“李总。”



    “。”



    “啊?”



    “李总,这是大李总,我哥。”



    “哦,哦。大李总,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你好,毕延。”男人伸出。



    李乐握住,笑道,“我听你,研发部的主任,原来在锡山轻工大学的食品工程系,现在叫江南大学?”



    “对,前年才改的名字。大李总对那边熟悉?”



    “还行。国内最好的食品工程专业院校,不就是你们那儿?”



    “虽然专业位列第一,但知名度也就在行业内出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什么民办的野鸡学校。”



    “哈哈哈,什么野鸡,都是宣传和不熟悉,不过,毕工能来我们丰禾工作,句不好听的,才叫凤凰落进鸡窝里。”



    “大李总太客气了,要是丰禾都算鸡窝,国内也就没梧桐树了。”



    “欢迎来丰禾。”



    “谢谢!”



    “毕工,我来的少,要不,带我研发部走走?”



    “好。”毕延冲身旁的一个年轻的姑娘点点头,“魏,你等会儿收一下表。”



    “明白,毕老师。”



    从会议室出来,毕延领着李乐,一边介绍一边走,转了一圈占据了丰禾新厂区办公楼顶层的研发部。



    “这里是食品检测实验室,每天都会对厂里生产的各种产品,进行取样检测,还包括对几个已经投产的生产基地的产品进行本厂常规检查之外的抽检。”



    “设备不少啊。”



    “嗯,现在可以这么,除了省和长安市的质检中心,也就咱们公司的检测设备最齐全,而且咱们的设备新,也先进,省里有时候也会委托我们进行一些单项的检测。”



    “这些都是啥?”



    “这是测泵仪,这是高效液相色谱仪,这是自动菌落成像分析系统,这是核酸蛋白分析仪”



    “这间是工艺实验室?”



    “是。”



    “怎么有点儿像个厨房啊。”



    “可不,现在这边能够进行乳品、肉品加工实验、发酵酿造实验、焙烤试验和果蔬加工试验,设备包括低温冰箱,磨浆、离心、真空干燥箱”



    “毕工,咱们现在研发部能进行哪些工作和实验?”



    “除了常规理化,工艺研发之外,还有精密分析,微生物实验”



    “现在研发部有多少人?年龄专业结构如何?”



    “一共二十三人,十四男,九女,除了我之外,年龄都在35岁以下,有一个博士,六个硕士,剩下的都是本科,专业包括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安全、加工与配料、油脂及植物蛋白,发酵,谷物淀粉等几个专业。”



    “现在有这些,得感谢两位李总的支持,要不然,也不会有现在的规模。”



    “呵呵,我不管事儿的,主要是成子,诶,这是饮水?”



    “不是,超纯水仪。来一口?”



    “能喝?”



    “必须能。”



    “那就来一杯,尝尝超纯水啥味儿的。”



    李乐端着瓶超纯水,逛完研发部,跟着进到了毕延的办公室。



    一进门就瞧见办公桌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幅很抽象的画,凑过去瞅了眼,“诶,毕工,这是分子结构?”



    “对,李总能看出来是什么不?”



    “呃我文科,一共就学了两年化学。”



    “呵呵,这个是甜菊糖苷的分子结构。”



    “哦。不懂。”李乐又瞅瞅跟蜂窝一样的结构图,叹口气。



    丰禾从刚有起色开始,李乐就和成子开始准备把最早的食品卫生检测室升级成专业的研发部。



    毕竟一个食品公司想长久发展和保持竞争力,不能只依靠几款老产品老口味老技术,否则,在山城并购的那个桃片厂就是个例子。



    阔口阔啦为了适应市场变化,都得弄个无糖的、樱桃的、香草的,再给雪碧弄出个薄荷味的,红烧牛肉面卖不动了,就得开发出个香辣的、铁板的、咖喱的、番茄鸡蛋的等等。



    食品更是一代本一代神,市面上一年就得出多少花样翻新的,数都数不过来。谁还记得黑星泡泡糖,大大卷,完能干脆面,金地巧克力,乐百氏,喔喔奶糖?



    产品研发部,起来无非研发新品,模仿他品,改良现品。但真正细分下去,要做的多了去了。



    配合企划、市场和销售部门调整产品的配方,研究优化,技术支持质量控制,配合生产部门进行生产工艺流程改进,配合供应链等部门调整原材料的选择选购,产品验证测试,市场情报监测,法律法规的研究等等。



    而且食品研发分不同领域,甚至可以用隔行如隔山,搞香精研发的跟搞乳制品研发的,工作内容可能就完全不一样。



    



    陆陆续续好几年,部门架构搭建,人才招聘一直在做,可没见过多少成效,缺领头的,缺懂技术的。中间新品也都是在李乐的“高瞻远瞩”下搞出来的,直到毕延这个人的出现。



    毕延,倒过来就是延毕,要不怎么老古语起名是门学问呢?



    要是看这人履历,绝对够的上,坎坷,两个字。因为英语不好,高考复读两次才考上锡山轻工,硕士又考了两次,博士倒是顺利,可遇人不淑,在农大遇到一个无良导师,抢论文这种事儿都算稀松平常,最后还弄了个延毕。



    终于毕业了,人也三十三了,之后去了雀巢干了五年的研发,刚升到部门二把,又遇到裁员。之后去了几个公司,把这种大神级别的憋屈的不得了,最后回母校当了老师,可一直答应解决的编制在老师退休后就没了消息。



    就这么一路辗转着,靠着曾经的同事在行业圈子里听到的消息,终于在四十二岁差几天的时候,来到了丰禾。



    别人不当宝贝,可丰禾当。



    年薪起价二十万,三室一厅住房一套,年终奖,新品奖,销售个人团队提成,各种兑现绩效都给加上。孩子给送进铁一中,老婆是会计,安排去了长铁精工。



    经费充足,设备先进,没有后顾之忧,毕延顿时生出以国士待之,必以国士报之的情绪来。



    一年多点儿时间,毕延就把丰禾多年没解决的研发板块儿,拉出了一个架构,眼瞅着研发这一块就好了起来,果汁软糖、薯片、瑞士卷、蛋黄派、夹心早餐包这些新品开始陆续开始推出。



    李乐看到成子发的邮件里转发的,毕延提出要把丰禾食品的产品线重新分类,包括饮料、卤制品、豆制品、烘焙、油炸膨化、糖果几个大品类的建议,还有几份市场走向的调研报告,产品规划,就知道,这人算碰到了。



    “毕工,来丰禾感觉怎么样?还适应不?长安不比苏南,这边天气环境,饮食天差地别的。”李乐笑道。



    “很好了,我都能习惯,再,丰禾管理规范,制度规范,有诚实、能干的管理层,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各种事项透明科学,关键是企业文化氛围好,尊重知识,尊重人,有朝气和上进心,当然还有,薪酬待遇。”



    “毕工,别,别停”



    “啊?”



    “哈哈哈,开个玩笑。不过,听你这么的,我咋感觉不像丰禾了。”



    “因为你是甩掌柜。”成子嘀咕一句。



    “啥?”



    “没啥,呵呵呵。”



    “毕工,别光好的,不足。”李乐转头笑问道。



    “不足?”



    “昂,丰禾才刚刚几年,哪有你的这么好。”



    “其实,要我,就还是产品线相对混乱,没有完整的条线规划,还有就是几项食品行业认证,现在还没有有序开展,之后会在和别人的竞争中落在下风。”



    “管理上呢?”



    “管理上还好,只不过在个别的成本管控上,我觉得还有改进的地方。”



    “比如?”



    “原材料采购的选择,供应链的完善程度上,几个方面。”



    李乐听了,琢磨琢磨,点点头,看了看表,“走吧,十二点了,吃饭去,边吃边聊。”



    “诶。”



    “成子,大过年的,厂里食堂咋样?”



    “放心,这点比平时多了好几样肉菜。”



    。。。。。。



    三人到了食堂,李乐夹在工人打饭的队伍中,显得异常突兀,除了个头,发型,还有身上,成子当初特意让办公室留出来的一件崭新的工作服。



    “这人谁啊?个儿真高,真壮啊,还秃。”



    “那不叫秃,那是发型,圆寸,看过动画片么,樱木花道就这样。”



    “啥花道的,这跟号子里不差不多?”



    “诶诶,看见没,在李总身后面打饭,还和李总话呢。”



    “哦,额知道咧。”



    “你知道个甚?”



    “保镖啊。”



    “嗨,你还别,还真别。”



    “是吧,这个头,这身板儿,绝对保镖,就是长得有点娘娘们们的。”



    “噫你们男的就是嫉妒,这才叫帅哥。不过,李总咋找个保镖啊?”



    “大老板不都找?”



    “还大老板,就李总平日里,要不是咱们公司的,有几个觉得他是大老板的?穿的不咋滴,吃饭都在食堂,开个蓝鸟,跟个业务员似的,还没吴总有派头呢。”



    “这叫低调,艰苦朴素。”



    “呵呵,好家伙,打这么多,吃的完么?”



    “身大力不亏,以后李总出门,带着这么个大个儿,也挺威风哈。”



    “嘿嘿嘿。”忽然有人笑道。



    “赵师傅,你笑啥?”



    “额你们都咋看的,带眼了么,还保镖,有这气质的保镖么?”



    “咋?你认识?”



    “可不,公司也就我们这些从铁路食品厂那时候干过来的老人认识。”



    “谁啊?”



    “你知道为啥李总还有人叫李总?”



    “,那就还有个大?”



    “对喽,这人就是大李总。”



    “嚯!我们来得晚,只是隐约听过公司还有个李总,就,就这位?”



    “昂。”



    “挺年轻啊,看着。”



    “可不,要这大李总,一年两年不一定露次面,上次见他还是”



    李乐的餐盘里堆得山一样,成子看了,咽了咽口水,“哥,你吃的完?”



    “放心,诶,毕工,这把子肉、瓦块鱼你不再来点儿?”



    “不了不了这就够了。”



    “呵呵,走,找地儿坐。”



    三人找了个边角落座,就看李乐也不废话,头一低,捏着筷子,对着餐盘,扒拉猛干。



    毕延惊叹,成子心里嘀咕,公司员工餐是免费不假,可这一个人吃仨人的,要不要,收点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