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征程

A+A-

    “你人不能一直做一件事,做一辈子,你觉得你能做多久?”宣帝沉思片刻,很突兀的问。



    “做完这件事我就该退居二线了。”做完立宪的事儿,她觉得她于大宣也就没多少用处,“接下来的时间我想寄情于山水,做个锄强扶弱的侠客。”春华起这些,眼睛里有光。



    “这倒是你!”宣帝失笑,她就是这个样子,十几年如一日,只想做好本职工作懒在一边,也正是这样能让他安心。



    “那也得好好的做好交接。”这件事若是成了,他也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大宣的天南地北看看。



    “那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李碚左右各拉住两人的,仿佛又回到多年前幽禁的日子,大家满满的都是行游天下做一方事业的豪情。



    “你预备如何做?”恢复旧制,服了皇帝只是第一步,整个既得利益阶层如何会服从?



    “还像从前那样,做给他们看,”春华笑的狡黠,脸上的青肿也掩盖不了的智慧,“请陛下赐我奉天作为特区,先定特区以观后效。”



    奉天作为辽东的中心,资源富饶而贫穷,正是最好的实验之地。



    宣帝定定的看着她,心里最后的那丝不满也消失了,这就是一个眼里只有事情的实干派,她有谋略都是抬举。



    “你的一个个儿里怎么有这些主意!”李碚赞叹的揉她的脑袋,“你那么拼衬的我实在混蛋。”



    春华笑看着李碚,眼里的话的很明显了——你还算有自知之明。



    于是,三人连夜又去寻了太上皇,第二天,整个大宣由太上皇李绍颁布了权利法案,宣布恢复昭明旧制。



    整个朝堂吵开锅,首相为首的儒为国本派,同以左相镇国景安公主为首的君主立宪派,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论战,随着大大的报纸在整个大宣有点文脉的地方沸腾开。



    但整个朝堂掌握权利的科举出身的大多数儒为国本派掌握话语权。



    而后在宣帝的斡旋下,镇国景安公主辞去左相职位,出镇辽东,为辽东王,左相由蒋帆接任,同时护国军由兵部独立出去,由宣帝直接接管。



    大夏历2年,史称“光荣革命”,大宣由一个实际的封建国家开始转为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的君主立宪国家。



    从长安往东,到洛阳是个大站,过洛南,经豫州,过范阳,再一站就是整个辽东王的首府,奉天。



    铁路仅仅就能修到奉天。



    当然春华同程易没有特立独行的像以往一样走普通列车,已经有暗卫破获了三起关于东北王的刺杀活动。



    过豫州,他们便乘专列,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奉天。



    而此时的奉天已入九月,从火车上下来,都是飕飕的风。



    春华同程易自然不会暴露在飕飕的风里。



    来这样的一个莽荒的地方,不用多想,如今的奉天就是这么萧条。



    从昭明女帝后期整个大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修路,先修官道,再是铁路。历经四百年,铁路在慕容铧里堪堪修完,这个修完也只代表在大宣每个行省有一个主站。



    因为严寒,冬日的极度严寒,不缺地的宣人极少到这极北之地。



    除了本地群居的部落,人极稀少,一户牧民家里是几十上百亩的地。



    是的,如今的辽东只有以游牧渔猎为主的游牧部落常驻。



    



    在整个辽东,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动物,熊瞎子、大虫、狼,海东青、金雕——各种以武力闻名大宣的动物,至于人。



    一个部落千人的部落就是个大部落了



    而整个辽东千人的大部落在一百之内。



    除了本地山民,更多的是四百年来的流民和罪民,因为战争,动乱,不得不抛家离舍的人带着微薄的行李财富,在奉天以及周边安居下来。



    其中有脑筋活络的,依托辽东丰富的皮毛资源做起了皮货生意。



    但有本钱的是少数,有本钱有运气一直在到处是危的辽东存活下来的是少数的少数。



    这些人在奉天城里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经营,有了一些好宅子。



    但商人本贱,他们同整个大宣其他所有的城市一样,在这座夯土围就的城的西北边。



    奉天的北边最气派的是城门,奉天府唯一的三间门洞的大门正对着官衙。四面夯土的府墙高而厚,四周有角楼,正对大门的一路中轴线上有鼓楼。



    与其是官衙。不如是城堡。



    幸亏整个辽东并不缺巨木,虽然金丝楠一类难长成的早被卖干净了,但不缺好木头,生长迅速的核桃楸和黄菠萝成为了整个府衙的主要材料。



    整体大气简单,带着大宣一贯的强势。



    辽东道人丁00万口,奉天足有0万



    刨除各个部落的隐户,奉天是辽东道的第一城。



    原本的城中没有王府,却有刺史。



    而如今刺史却十分不痛快的同幕僚商议,“这镇山太岁该如何安排,如何迎接?”



    “这府衙是万万不能让!”府衙里住的自然有刺史的一众家眷,且不麻烦不麻烦,一让,这权势想要拿回来可不现实。



    从成为辽东的封疆大吏,这里虽然偏远,但自己是一不二的土皇帝,一下多了个顶头上司,这可真叫人憋屈。



    “这天下富庶之地多如牛毛这镇山太岁偏偏看中这里作甚?”



    这几百年之间从未出现过公主王孙要这里做封地。



    “这景安公主可不是那些没见识的妇道人家,主公不让,只怕她下辣。”



    这些年主理朝政,死在景安公主里直接的、间接的五品以及五品以上的堂官不下一百。



    因为辽东多部落,各个大部族有自己的首领,所以辽东不设指挥使。



    “奈何中无兵。”刺史此时也灰心了,景安公主是超一品的亲王爵,此次随身带的兵,据斥候从车站探得的,足有五千,还有依据如今政令,在奉天有三万护国军都归辽东王节制。



    “去通知夫人,搬!”他得想办法活动到江南去,离这个刻薄的上司远一点。



    “辽东王特使到!”



    只见一名身着明光铠,亮瞎人眼的大将迎风而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