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声东击西?

A+A-

    玉浅肆闻言,神情不动,依旧含着春日梨的笑容,声若瑶环瑜珥。



    “林先生不愧为向将军身边的



    林晓升闻言面色一僵:“玉浅肆,你休要胡言乱语!我是入京之后才”



    话到一半,察觉到不对,连忙止住了话头,冷笑道:“京中茶楼瓦舍近来都在热议此事,我知晓其中曲折,不算难事。”



    昨夜军中有人自尽一事早就传到了他们耳中,死的那人不仅留下了让人浮想联翩的话,又出自向家军,他就知晓今日不会安稳。



    “朝堂之上那些文官们,想要向北齐卖好。眼见公主没了,就想把这挑起战乱的屎盆子扣在我们将军头上。做梦!向家军虽不主和,但也不会用这种卑鄙的法子挑起战乱!若不是我们边关男儿们抛头颅洒热血,以身铸城墙护卫尔等,尔等何来如今的安稳?!”



    这一番话,引得周围围观的人群慷慨激扬,一个个红了眼眶攥紧了拳头,恨不得冲上来帮忙。可看到提刑卫森然的黑衣,还是懈了心中怒气。



    “林先生得好啊!”玉浅肆轻轻拍掌,懒得同他废话:“您都知晓我的断了,所以,您是打算抗旨不遵喽?”



    林晓升没想到玉浅肆脸皮竟如此厚,都被点明了段做派,还敢狐假虎威搜查,简直是



    简直是没皮没脸!



    中年儒生从未见过如此软硬不吃的角儿,自以为听多了将士们的粗野之语,可到头来还是想不出一句粗话形容这种人。



    玉浅肆轻轻挥:“进去搜,胆敢阻拦的,老规矩。”



    围观热闹的人们闻言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玉罗刹可真狠呐,虽提刑司的“老规矩”并非什么格杀勿论,但也定会叫人脱一层皮。就像那马参军一般,断了腿又丢了命,简直比来个痛快的还要可怕。更何况这么一个弱不禁风的儒生谋士?



    耀光带人迈着齐整而凛冽的步子朝着林晓升而去,此举本就是威慑,却见他站在原地不肯退让,眼见便要血溅当场。



    门后冲出来一个武人打扮的年轻人,将那谋士半挡在了身后,朝着耀光他们抱拳行礼。



    “诸位且慢!林先生只是听闻军中旧友出了意外有些心焦,不心冲撞了诸位大人。还望大人们莫要见怪。”



    耀光抬握拳,身后的人见状都停了下来。



    “末将身为向将军副将,自然信任自家将军。但京中同袍骤然出事,我们忧心有人构陷,自然也需心些。”



    这一番话得妥帖又合理,连耀光都带了几分讶然。眼前这将看起来年岁不大,举投足也都是武人做派,竟能出这番话来,十分让人意外。



    耀光颔首,算是认下了他的话。



    那将接着道:“不如我们取个折中的法子。由我带着大人们入宅一一查验,为保公正,可以请坊正陪同,如此对大家都好,大人意下如何?”



    耀光如何不明白,这是防着他们夹带,做出贼喊做贼之事来。此处宅子是向将军入京后临时拨给他的住所,此间坊正也是个德高望重的中年人,倒也不怕他们背地里勾连。



    他回身请玉浅肆示下。



    果见玉浅肆无所谓道:“好啊,就依你所言。”



    坊正刚刚挤进人群打算驱散热闹,却瞬间从看客化作了戏中人,额上冷汗涟涟,却也不敢耽搁,咬着牙含着虚弱的笑,被引着一同进了宅子。



    宅前瞬间空旷了许多。只留下台阶上的林晓升依旧似母鸡护崽一般紧盯着玉浅肆。



    玉浅肆哪里在乎这些,淡然无畏的浅眸含笑回望,更是点燃了中年儒生的怒火。



    俄而,门里传来了不大不的喧闹声,间或夹杂着几声熟悉的高喊,那喧闹似是朝着门口而来。



    林晓升背上起了一层细密的冷汗,不由升起了些不妙的感觉。



    “周春!这是怎么回事?”



    他苍茫地回过头去,便看到满面赤红却显颓败的周副将被押解而来,而一旁还跟着两股战战,满面不可置信的坊正。



    见周围看热闹的人不减反增,那坊正苍白了脸,不可置信道:“我们我们发现一些可疑的书信”



    坊正也没料到会是这么个结果。这宅子本就不大,几下翻腾便找到了这个盒子。



    他同周春都一直盯着耀光他们,眼睁睁看着耀光从书房翻出了这些东西,心里大惊大怒,话也没清楚。



    围观的人们听着这似是而非的话,还以为向将军通敌了,若沸水哗然。



    玉浅肆接过信件粗略看了几眼,无奈道:“诸位莫要惊慌,只是向将军同一位军中旧友的往来书信罢了。”



    人群这才趋于平和,可众人心头又被不自觉笼上了兵部大火的阴影。



    “旧友”一词,也点燃了一旁呆滞的林晓升。



    “不可能!这不可能!”



    向将军一向自重,担心朝中有人会拿结党营私做筏子,从不与军中旧部联系。何况还是京城中的人?



    “这是局!我看你们就是想借让将军背下这个黑锅!”



    玉浅肆长叹一声,捏着中厚厚的一沓信笺,看着这两个向将军的心腹默然无语,中玉里乾坤转个不停。



    “先收监吧。”



    



    戏唱到了这里,她也算是看清了幕后之人想要的结果。



    可这出戏该起个什么名字,是唱给谁看的,她还有些拿不定主意。



    回到法谨堂,她随捏着一支笔静立于那面挂满竹牌红线的墙前,细细思量着。



    有关公主与兵部一案相关之人的名字上,刻痕新鲜,还带着些翠竹的余香。



    中饱蘸墨汁的兔毫无声地滴着墨,在法谨堂的地上砸出一朵又一朵墨兰。



    这出戏,看客是谁?



    是京中百姓,满朝文官,还是庙堂之上的圣人?



    她问自己,旋即提笔在虚空处画了个圈,代表自己。继而透过这虚无的圈,望向一个个迎风轻晃的名字。



    在公主和亲一事喧嚣尘上的时候,有人利用马坚的亲人威逼他杀害公主,才有了摘星楼一事。而后,兵部大火,牵扯出京中主和主战之争。



    一切顺理成章,恰好符合那帮脑袋转不过弯的御史之口味。



    而从兵部大火开始,幕后之人的笔实在太过刻意。明知自己会全权调查此事,却依旧如此布置,简单粗拙,不堪入目。



    因而她从未将自己置于其中思考过,只将自己当做幕后之人的中棋,戏中人对待。



    今日的这场戏,亦是如此。她只是想看看,这个结局的引线,会点燃哪处的爆竹。



    可是,方才看着熙攘的人群,她倒生出了些别的想法。



    戏中人,何尝不是看客呢?



    就如那些围观的人群。看似今日之事与他们无关,可从翻找出往来信件的那一刻起,京中有关向将军指使昔日部属扰乱和谈之谣言,定会甚嚣而上。届时,在场的哪一个人能同此消息的传播脱得了关系?



    若她亦如此,也是幕后之人眼中的看客呢?



    那这出戏,就不是借刀杀人,而是



    玉浅肆眸中聚起亮光,似日照金山般耀眼。



    若她并非此局之刀,那这出戏便该叫“声东击西”了。



    她猛地一回身,想要出门,却看到身后不知何时多了一道黑色的身影,吓了一跳。



    想也不想,只有伯懿才有这么大胆子。



    “你伤还没好?跑出来做什么?”



    眼中的耀眼的光还未散去,寸余之光也足够让他遍身暖阳。



    伯懿指了指她右:“笔还在里呢。”



    玉浅肆这才后知后觉将笔搁回案上,看着他有些踟蹰。



    “你劝不动我的,就如我劝不动你一样”伯懿微微一笑,抱着胳膊抬起下巴指了指门的方向:“走吧。”



    玉浅肆抿着唇,唇角却微微上扬:“那先好了,注意安全。”



    伯懿跟着玉浅肆,带着提刑司的人马再次杀回了兵部。



    “玉大人这犯人不是已经抓住了吗?”



    今日向将军宅邸的事情已经在京城沸沸扬扬了,正在宫中面圣的向将军也被直接打入了牢中。



    方复礼刚松了一口气,收回了先前对玉浅肆不作为的种种不满,见她又带着人来,冷汗涔涔,心又高悬起来。



    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玉浅肆单刀直入:“方大人,请将所有舆图都拿出来,我要查验。”



    “什么?!”方复礼圆瞪着双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怎么敢这些大言不惭之语



    “玉大人,舆图事关重大若是不心遗失,或被有心之人看到了,这责任我可担不起啊”



    玉浅肆冷笑一声,听得方复礼心中一颤,隐约中似是看到了刻着自己名字的坟茔。



    “方大人若不信任我,我们打个赌如何?”



    听到一个“赌”字,方复礼像是听到了耳边传来“咔嚓”一声,腿骨碎裂的清脆声响。



    连连道:“不敢不敢,玉大人哪里的话。您奉旨前来,自然想做什么便做什么。”



    感谢来个肉包不要肉送的推荐票。



    昨天阳了,迟到了半年的初阳好痛苦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