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要紧

A+A-

    卢大夫人十分不解,不解的同时还带着几分难堪以及被拒绝的失落。



    一直等到回了家,卢大夫人还带着几分失魂落魄和隐忍的愤怒。



    可是萧云庭的话还历历在目,他竖着进来横着出去的时候的眼里的冷意和杀意更是不加遮掩。



    卢大夫人心知肚明,这位太孙殿下,他得出就是做得到的。



    可也就因为如此,她心里愈发的不解了。



    卢太子妃拿卢家和冯家来比,可是冯家跟卢家对比起来,卢家跟太子妃和萧云庭的关系本来就要更亲近的多啊。



    冯家那到底还是隔着一层的,可卢家却是实实在在的血亲。



    她好不容易才能熬到从西北回来,经历了生死,总觉得其实对于卢家最好的补偿,莫过于在萧云庭的后宫给卢凤仪一个位置。



    哪怕不是太孙妃,不是正妃,侧妃那也算是东宫的人啊!



    以后诞下子嗣,卢家和皇家的关系便算是绑的更加的紧密。



    这一点到底错在哪里了?



    她也是为了卢家好罢了!



    萧云庭到底为什么那么抵触?



    更可恶的是,在卢太子妃看来,男人的嘴骗人的鬼,现在什么要一生一世一双人,都不过是暂时的罢了。



    可能这一时刻是真心的。



    但是一生一世到底有多长,只有他们这些过来人才知道。



    什么一生一世?男人能坚持个三年五载只宠爱一个女人,那就得算得上专情了,若是那男人的身份还是宗室皇族,那就更是得被记录进史书的那一种。



    萧云庭现在抵触,以后也不过是便宜了别人。



    她心里难受的要命,连心脏都跟着提起来了。



    连卢凤仪也察觉到母亲进宫之后的心情大变,忍不住问她到底怎么了。



    卢大夫人看着如花似玉的女儿,心里难受又委屈,摸了摸卢凤仪的头发,眼泪刷的一下便出来了:“太子妃让我早点把你的亲事给定下来”



    卢大夫人的眼泪掉的飞快,一时之间哽咽难言。



    卢凤仪从在西北长大,但是却琴棋书画什么都精通,在西北也是数得上的名门闺秀。



    可这么优秀的女儿,太子妃却根本不感兴趣,甚至到现在都还不肯召见。



    她觉得委屈,卢凤仪却点了点头:“这样也好啊,母亲在难过什么?”



    女儿出这样的话,卢大夫人顿时诧异的睁大眼:“凤仪,你难道不知道”



    在回京之前,卢大夫人便已经将自己的打算跟女儿过。



    现在太子妃的一番话却让这件事完全没有了希望,她还以为女儿是难过坏了。



    卢凤仪却蹲下来,伸握住她的腕:“母亲,我已经听了,因为教引嬷嬷为难未来太孙妃的事,太孙殿下亲自打发了教引嬷嬷,除此之外,还勒令内侍省自省的事。”



    卢大夫人的嘴唇颤了颤:“是啊,那个女人也不知道到底哪儿好,把殿下迷得”



    



    “母亲慎言!”卢凤仪低声叹了声气:“我知道母亲为了我的一片心,可是殿下现在跟戚大姐正是浓情蜜意的时候,他眼里是看不到其他人的。”



    卢凤仪理智清晰的很:“母亲,您去求太子妃给选一门合适的亲事,再给我赐婚,才是最体面的路。”



    对于她来,没有觉得这件事有什么。



    家里在西北生活,卢老爷子从来都没有以太子妃的父亲自居,对于卢凤仪来,他们卢家并没有帮过太子妃和萧云庭什么。



    哪怕后期因为萧云庭的确是吃了一点苦头,但是萧云庭给出的回报那也是实打实的。



    人应当知足,太过分了是要给自己惹祸的。



    何况,她连萧云庭的面都没有见过,实在称不上什么感情。



    反正都是求一个前途,既然如此,那去做门当户对的门户的主母不好吗?



    为什么要在后宫里蹉跎岁月,遭受冷落?



    卢大夫人没想到女儿的这样笃定,她还有些不甘:“我们可以去求求你祖父”



    卢凤仪皱起眉头,立即便攥住了卢大夫人的加重了语气:“母亲!不可如此,你这么做,祖父不会同意不,太子妃和太孙对你的印象会更差,以后的太孙妃若是听了这些事,也不会对卢家有什么善意的,何必呢?”



    她晃了晃卢大夫人的:“母亲,太孙独宠太孙妃,我就算是真的能进去当个侧妃,也不是什么值得开心的事啊。”



    卢大夫人咬了咬唇,低头看着自己的女儿,好半响才低声:“太孙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



    卢凤仪只好无奈摇头。



    人生漫漫,何必要耗在一个完全眼里没自己的人身上呢?



    她轻笑了一声,直接:“母亲,太孙看中的人,定有她的过人之处。”



    有没有过人之处的,戚元自己反正并不觉得。



    林嬷嬷她们两个来了之后,对她完全没有影响。



    在胡嬷嬷和孙嬷嬷二人被赶走并且进了浣衣局之后,林嬷嬷她们两个简直是对戚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不摆任何教引嬷嬷和女官的谱儿。



    反倒是跟连翘白芷她们都相处的极好,凡是自己不清楚的,便坚决不出声,也绝不对戚元的事指画脚。



    这一来,戚家上下都跟着松了口气。



    毕竟虽然元姐儿不怕,而且有太孙撑腰,但是若是再碰上两个头铁的,那大婚在即,又送走两个嬷嬷,总归是不太好的。



    越是临近大婚,戚家就越是忙。



    上门来送礼送添妆的客人络绎不绝,大部分还是亲人或至交好友,这些都是无论如何不能拒绝的。



    因此连着戚老夫人那边都忙碌起来了。



    反倒是明月楼算是安静。



    倒也不是因为别的缘故,戚元据是病了正在休养,因此客人基本都是戚老夫人跟戚二夫人接待了。



    普通人倒是罢了,也没什么好多问的,但是离得近的至亲,自然就得多问几句了。



    王老夫人很是担心:“元姐儿到底是哪儿不舒服?不要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