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话痨刘金柜

A+A-

    红星中学来离四合院还更近一点,易家三人便步行过去了。



    比起之前翻新过的红星学,红星中学的教室就显得几分老旧,还带着明显青砖石瓦的民国建筑特色。



    一进学校,有高年级学生指路,三人来到新生报名处排队了一会,这便交了报名费65元。



    “易家宝,初级一年级,你被分到了二班”



    “学生先去教室,家长可以放学再来”



    负责报名登记的老师安排着。



    “那我们先走,放学在保安亭旁接你哈”



    和父母告别,易家宝问路找到自己所在的班级。



    初级一年级二班,易家宝到的时候,教室这会已经有了三十多个学生,看桌子的数目,一个班估计会有四十人,总算饱和了一点。



    老师还没来,班上的学生有的学认识的,或者一个胡同大院的,闲不住要聊天总是各个时代学生的通性,易家宝也碰到熟人。



    “易宝!”



    刘金柜惊喜的招,拉着易家宝换到他旁边的空位。



    这位倒不是他之前的同学,而是隔壁胡同那刘木匠的大孙子。看名字就知道独具家族特色。



    他正常六岁开始上学的,今年十二,于班上年龄可能算偏,但他的体格却是偏何雨柱那样的人高马大,不过今年只是好几个月没见,那身子肉也消瘦不少。



    “金柜子,好久不见”



    因着易家时不时的打东西,易中海和刘木匠关系还不错,一来二去的,他和刘金柜后来大点也玩过几次,还算熟悉,所以这会易家宝并不拘谨的自然回应。



    “好久不见,易宝,我没想到我们一个班哎,那以后我们可是好兄弟了,我的作业可就靠你了”



    刘金柜是个自来熟且不客气的话痨。他可从他爷那里听多了易家宝这个虽然比他,但“别人家的孩子”,刚一拉近关系,便想到了以后。



    这个作业可就靠你了,就很灵性,真是那个年代都不变的特色。



    “这没问题,不过交易嘛,你懂?”



    想起对方话痨外的另一个特点:八卦,易家宝没有拒绝。前面几次和老爹去他家,这子讲起他们胡同的八卦内容可是绘声绘色,不比现场亲临看效果差,易家宝无聊也乐得当娱乐剧场看,也和对方用糖交易过几次。



    



    “我懂我懂”



    刘金柜很开心,不仅因为他答应的作业,更重要一点,话痨嘛,缺的就是一个让他话痨的倾听者。易家宝这不就来了。



    当即攒了一个暑假的话就迫不及待的想和伙伴分享。



    “易宝,你知道那什么人民会堂吗?”



    “人民大会堂?”



    “对,我跟你,我爷可是咱四九城鼎鼎有名的木匠,那人民会堂的椅子可就是我爷做的呢!”



    其实只是负责了一部分,但在孩子眼中这也是一项值得骄傲的事。



    起来,算上八月底建成的人民大会堂,同年建成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首都\"十大建筑\"全部建成也不过一年时间,从这会就可是展现了咱们中国不可思议的“基建”速度。



    这期间当然是整个四九城的工匠、工程师都给调动起来,刘木匠也不过其中之一,就是他老爹易中海,三月的时候也抽调了一个月。



    于这些工匠和家属来,看着自己付出努力,家园从无到有越来越繁荣,确实是值得骄傲的。



    “易宝,听我”



    刘金柜见他一声没应声,赶紧拉了拉人回神。



    “哦,你,我听着。”



    大概知道自己过多聊自己爷爷,对方听的无聊,刘金柜换了个话题。



    只听刘金柜起来马上要在工人体育场举办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



    这个易家宝熟悉,他靠前世记忆还知道这次那些伟人同样会出席讲话。可惜这次老爹并没有报上观众席,就算报上了观众席,他怕也是进不去的。



    可下一刻,刘金柜神秘兮兮的靠近,却了个让易家宝惊讶的消息。



    “易宝,我偷偷和你,你可别出去,我上次去我当老师的姑父家,可是偷听到咱们学校派学生去运动会学习的”



    这自然熟+八卦+话痨是有几分“包打听”意味在里面的。



    就是不知这话几分真假?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