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三征高句丽无疾而终,起义烽火遍地!

A+A-

    “这个杨广,真是没脑子了?”



    秦始皇此刻也是忍不住,第一次翻了一个白眼。



    完了,朕的帝王威严!



    秦始皇暗自懊悔,但马上又回过神来。



    有冕旒垂在面前,这个距离,大臣们应该是看不见的。



    秦始皇不觉松了一口气。



    好在这个时候的大秦群臣,同样也是处于震惊之中,并没有注意到秦始皇的失态。



    或许也有人注意到了,但不敢开口。



    扶苏同样也是震惊不已,开口道:



    “大隋已经连续两年发动了数十万乃至百万的兵马进攻高句丽并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杨广居然还想要连续第三年进攻高句丽?他疯了吧。”



    秦始皇嗯了一声,淡然道:



    “他应该确实是疯了。”



    “当年李信攻楚失败,朕心中同样是怒火万丈,依旧等待了两年时间,才派出王翦再次攻楚。”



    “可现在,杨广竟在两次失败的情况下,毫不停歇的三度征讨高句丽。”



    “朕觉得,这已经不是一个脑子正常的皇帝能做出来的想法了。”



    视频之中,大隋宰相苏威也是傻眼了,忍不住劝道:



    “陛下,老臣觉得,应该暂时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等过个一两年,再灭亡高句丽不迟。”



    其他大臣们,同样是纷纷劝。



    他们并不是惧怕高句丽,实在是被杨广之前两次征讨高句丽的各种骚操作搞怕了。



    更重要的是,如今只要是个人就能看出来,大隋内部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整个关东都被起义军搞得乱成一锅粥,不少地方上的州县都被起义军占领。



    这种情况下,当皇帝的不想着怎么去平定这些起义和叛乱,反而还要召集几十万大军去打高句丽?



    这不是扯淡吗!



    这些隋朝大臣又不敢把这些实情出来,因为出来杨广也不信,还会丢了脑袋!



    杨广看着一片反对之声,勃然大怒,直接拍了桌子。



    “你们的意思朕不知道?无非就是天下百姓起事不断!但朕看来,那都是癣疥之疾。”



    “若是反贼当真有那么严重,为何之前朕两次征讨高句丽,都没有碰到所谓的反贼?”



    听着杨广疾言厉色的质问,众臣也是无语。



    你皇帝坐拥几十万大军的保护,起义军如今规模最大的也就是一万人上下,哪个起义军的首领会不开眼到跑来和大隋主力决战?



    杨广却不这么想,见众臣哑口无言,于是就大一挥。



    “行了,朕知道你们担心,但朕也有朕的道理。”



    “只要灭了高句丽,将其资源财富全部掠夺,咱们大隋之前亏出去的东西自然就全部弥补回来了。”



    “到时候,朕再分一点给



    “尔等也别在这里废话了,好好执行朕的旨意就是!”



    在杨广的坚持下,群臣无奈,只能选择同意。



    于是在大业十年春天,杨广连续第三年,发动了第三次征讨高句丽的战争!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直接瘫在了龙椅上。



    “这个杨广,脑子是真拎不清啊。朕都想不明白,怎么会有这么蠢的人呢?”



    “这个隋文帝,怎么连这么蠢的儿子都能生出来呢?”



    刘邦这下子也算是心服口服了。



    自家太子刘盈,虽然看起来笨了一点。



    但要是和杨广一比,简直就是人中龙凤!



    萧何曹参等人,一下子也不出话来了。



    无话可!



    能的,都是骂人的话。



    在这种正式场合骂人,也不合适。



    毕竟大家都要脸,又不是陛下这种性格。



    萧何叹了一口气道:



    “臣觉得,咱们黄老的垂拱而治还是很好的。”



    “大臣们不管怎么,都是有政绩压力,不把天下治理得富庶丰饶,起码也要让天下不出乱子。”



    “杨广这样的皇帝,满脑子都是功业,视天下百姓疾苦如无物,反而会搞出打乱子。”



    曹参也点头道:



    “陛下高高在上,垂拱而治,反而更容易体察到民间疾苦。”



    “如咱们陛下这般圣明,是杨广怎么也比不上的。”



    刘邦哼了一声。



    “你们这两个家伙,无非就是想要给朕戴高帽子,朕不吃你们这一套!”



    话是这么,但刘邦的脸上,还是流露出了非常愉快的表情。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黄老学派这些大臣,既是老乡,能力也出众,又会拍马屁。



    这就很好嘛!



    反观那些儒生,天天上来就是“孔子曰”“孟子曰”“荀子曰”



    曰你个头!



    长篇废话那么多,好像你们是朕的老子似的,就别怪朕拿你们的儒冠来当尿壶!



    刘邦愉快地想着,心中又有些迟疑。



    本来觉得刘盈不太行,将来开拓力可能不够,打不了匈奴。



    可现在一看,刘盈若是能当个守成之君,似乎也还不错?



    总比杨广这种天天就知道瞎折腾,把国家都要折腾散了的强吧。



    东汉世界之中,刘秀不由扶额。



    “这个杨广,还真是一根筋啊。”



    宋弘也是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才道:



    “臣如今很庆幸,是在陛下麾下做事。若是在杨广麾下做事,臣除了挂冠而去,没有其他选择。”



    邓禹也道:



    “良禽择木而栖。杨广这般皇帝,如同朽木一般,真真不可雕也!”



    耿弇面无表情地开口。



    “若臣在杨广麾下做事,恐怕也要和那杨玄感一般起兵造反了。”



    刘秀叹了一口气,看向一旁的太子刘庄。



    “庄儿,你看到了?将来你要以杨广为戒!”



    年轻的刘庄是刚刚被叫来大殿不久的,只看了杨广这一段视频。



    刘庄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父皇,儿臣觉得,匈奴还是要剿灭的。”



    “但儿臣将来若是一战不成,一定会与民休养生息,至少五年后,再行讨伐匈奴!”



    刘秀嗯了一声,点头道:



    “如此甚好。”



    西汉的汉武帝,虽然打垮了匈奴,但由于西汉末年的大乱,匈奴已经有了再度崛起的迹象。



    东汉自然也是要打匈奴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刘秀想了想,又忍不住道:



    “匈奴、高句丽这般外敌,固然是非常碍眼的。但归根结底,大汉皇帝一定得先解决大汉内部的问题。”



    



    “只要大汉的老百姓生活好起来了,他们就会渴望功业,会主动支持朝廷发动对外战争。”



    “到那时候,大汉上下一心,焉有不胜的道理?”



    大汉,从来都不是一个怯懦的王朝。



    该打仗,那就打!



    可打仗,也讲究一个方式。



    刘秀这辈子,身经百战,何曾怕过?



    像杨广这种,穷兵黩武,连大隋内部的危都视若无睹的打仗方式,就是找死!



    大唐世界之中,李世民忍不住开口了。



    “父皇,当年的隋炀帝,当真如此愚蠢?”



    李建成也有些疑惑。



    “总感觉隋炀帝的智力,不至于如此低下吧?”



    李渊抚摸着胡须,似乎进入了某种回忆之中。



    过了好一会,李渊才缓缓道:



    “其实杨广还是一个很精明的人,不然如何能斗倒太子杨勇?”



    “但杨广太自大了,他当了皇帝,就不愿意听从别人的反对意见,把那些反对的臣子要么杀了要么免官流放。”



    “久而久之,杨广身边就只剩下一群拍马屁的应声虫,杨广能听到的只会是他想听到的声音。”



    “杨广不喜欢听地方上起义规模变大的消息,这些应声虫就告诉杨广,地方上的义军只不过是百十人的流寇,分分钟便可平定。”



    李世民忍不住道:



    “这岂不是会导致起义军的规模越来越大?”



    李渊感慨道:



    “是啊,朕记得瓦岗寨那个时候兵力都已经数万了,当地官府也如实禀报了,结果杨广身边那群家伙却是地方官府刻意夸大瓦岗兵力,还把知府给免职了。”



    “你,别的地方官府看到这知府的下场,还敢如实禀报吗?”



    “是以,当大隋各地的义军加起来都超过几十万人的时候,杨广能听到的规模,估计都还没有一万人呢!”



    听到这里,李世民等人也是无语了。



    李世民感慨道:



    “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杨广此人,真是把这八个字体现得淋漓尽致啊。”



    李建成忍不住看了一眼李世民。



    这二弟话,怎么有种明君的感觉?



    不对劲,很不对劲!



    李渊闻言也是点头,道:



    “世民啊,将来你要”



    李渊回过神来,猛然止住,咳嗽一声,转头看向李建成。



    “建成啊,将来你要明白,当皇帝的绝对不能让朝堂之中只有一个声音,不然你就会像杨广一样被蒙蔽,懂了吗?”



    李建成长出一口气,忙道:



    “请父皇放心,儿臣谨记在心!”



    完之后,李建成也是忍不住得意地看了一眼李世民。



    二弟,纵然你心思再多,父皇心中还是把本宫当成了这个太子!



    李世民呵呵冷笑,没有再开口话。



    视频继续播放着。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杨广三次征讨高句丽,正好成为了这句话的最佳注解。



    只见画面之中,杨广坐在营帐里,气急败坏地怒吼着。



    “朕征集了五路大军,怎么只来了一路?”



    在杨广面前的群臣诸将,面面相觑。



    杨广盯着苏威,喝道:



    “你是宰相,别给朕装死!”



    苏威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开口。



    “回陛下,那些人应该是对征讨高句丽有了心理阴影,不愿来了。”



    杨广怒吼道:



    “当地官府是干什么吃的,竟然连征兵都做不好?”



    苏威艰难地咽了一口口水,开口道:



    “陛下,咱们大隋之中,此刻烽火遍地,到处都是反贼。”



    “地方官府也控制不住了。”



    几个月前,当杨玄感叛乱失败,并得知大隋明年还要三征高句丽之后,隋朝内部就掀起了新一轮的叛乱。



    大业九年七月十一日,余杭人刘元进举兵造反,人数多达数万。



    八月二日,南方管崇,聚众十万余人,自称将军,侵犯江东。



    十月二十三日,河北渤海格谦聚众十万,自称燕王,



    十月二十五日,山东孙宣雅聚众数十万人自称齐王,



    十二月八日,扶风人向海明起兵作乱,自称皇帝,立年号白马。



    这些,都还只是规模巨大的叛乱。



    那些数百、数千的叛乱,更是多得无以计数。



    之前的叛乱,还集中在中原、河北、山东一带。



    可如今,叛乱的范围已经波及全国,关中、陇西、江南甚至是巴蜀,都爆发了规模大不一的叛乱。



    这是真正的野火燎原!



    杨广闻言,呆若木鸡,良久之后才道:



    “贼人如此势大,为何之前没有人告诉朕?”



    群臣默然。



    没人告诉你?



    是你自己不愿意听啊!



    实话的人,要么丢了官帽,要么被你斩首。



    谁还敢?



    五路大军只抵达一路,三征高句丽的兵马总数仅有将将二十万,这个残酷的事实终于让杨广明白了现实。



    但上天其实还没有放弃杨广,因为就在此时,高句丽国王高元也派人过来求和。



    大隋连续三年的征讨,对大隋来是沉重的消耗,对国力远远不如大隋的高句丽更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于是杨广借坡下驴,接受了高句丽的请罪称臣,罢兵返回东都洛阳。



    在返回洛阳之后,杨广下定决心,“先除匪患,再灭高句丽”。



    各地隋军在杨广的旨意下,开始四处镇压起义军。



    在杨广的命令下,隋军在击败起义军之后,还会直接杀掉所有俘虏,一个不留。



    卢明月、张金称、高士达、刘元进等起义军,失败后被隋军坑杀殆尽。



    然而这并没有扑灭起义的火焰,反而让起义军作战的斗志更加坚决。



    瓦岗寨、窦建德、杜伏威、林仕宏等多支起义军更是屡次击败隋军,迅速扩大着势力和地盘。



    视频画面一转,出现了一幅大隋地图。



    在这幅地图之中,辽阔的大隋图上,到处都是代表着起义军的火焰。



    这火焰正在不停扩散,给每个人一种感觉。



    来自起义军的大火,即将把大隋燃烧殆尽,灰飞烟灭!



    就在此时,杨广居然又做出了一个离谱的决定。



    他,打算和突厥联!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