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3章 奕欣的新动作,李世民开始看好奕欣

A+A-

    “英国?”刘邦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整个人都怔住了。



    几秒钟之后,这位大汉的开国皇帝猛地一拍大腿,大笑出声。



    “对啊,朕怎么就忘记了呢?”



    “恒儿,你果然不愧是大汉的汉文帝,哈哈哈!”



    刘邦的笑声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伴随着这阵笑声,金幕中的画面也正在不断播放着。



    京师。



    一群劳工们正在几名官员和诸多吏的监督下,将一块崭新的牌匾挂了起来。



    恭亲王奕欣满面春风,将牌匾上的红布揭了下来。



    一行大字随即呈现。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和之前相比,“大臣”两个字改成了“各国”。



    这就是明确的定性。



    几名来自英国、法国、美国等各国的官员同样含笑站在一旁,为奕欣的“剪彩”活动鼓掌。



    奕欣呵呵一笑,和几名外国官员们寒暄了几句,随后将目光落在了其中一人身上。



    “爵士,本王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想和你谈谈。”



    镜头随之落在这名身着西服,右拿着英国绅士标志性杖的男子身上。



    英国驻大清京师第一任公使,弗雷德里克布鲁斯爵士(srfrederkbre)。



    这位爵士的亲弟弟,是盘点视频中的老熟人。



    詹姆斯布鲁斯,又称“额尔金伯爵”,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最高级别的官员,下达火烧圆明园命令的罪魁祸首。



    双方来到奕欣在这处衙门的办公房中落座。



    奕欣直截了当地开口道:



    “爵士,你应该知道大清先皇如今灵柩依旧还在承德,并未归来的事情。”



    弗雷德里克爵士沉吟片刻,用杖敲了敲地面,缓缓地开口道:



    “恕我直言,阁下。我只是为了监督贵国履行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二来,对你们的内部事务并没有兴趣。”



    奕欣对此似乎早有预料,平静地道:



    “本王这个总理衙门在大清之中并不是人人都支持的,承德方面如今掌权的八大臣就恨不得将本王和总理衙门除之而后快。”



    “总理衙门事关贵国利益,只有贵国帮助我消灭肃顺集团,我才能真正让总理衙门走上正轨,切实履行你我两国之前签订的各项条约。”



    弗雷德里克眉头一扬,过了一会后缓慢开口道:



    “阁下想要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帮助?”



    奕欣笑了笑,道:



    “首先,我希望阁下能以英吉利帝国代表的名义去联络其他代表,获得所有各国公使的同意。”



    “其次,还请各国公使发动你们在京师乃至大清各地的官员人脉,奏请两位皇太后摄政。”



    “最后”



    奕欣的声音到这里,逐渐降低。



    弗雷德里克爵士沉吟片刻,缓缓点头。



    “好。”



    一条弹幕随之飘过。



    汉高祖刘邦:朕的恒儿才刚刚和朕外国势力在这场争斗中不容觑,没想到奕欣这子就动上脑筋了,还挺灵活嘛。



    唐太宗李世民:之前和英法联军谈判达成和平条约的也是奕欣,这个年轻人的腕很灵活,朕开始看好他了。



    汉武帝刘彻:啧,世民啊,你没搞错吧,奕欣这种签订卖国条约的人也值得看好?



    



    唐太宗李世民:怎么呢?当时京师的局势已经崩盘了,奕欣也算是做到力所能及最好了。他都没兵,你让他怎么办?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还是唐太宗客观,不愧是金幕认可的千古大帝,能体谅大清子孙的不易。



    唐太宗李世民:不是,康熙你误会了。朕体谅的是没兵没将的奕欣,不是没脑子的咸丰,这是两码事。



    



    金幕的镜头转到承德避暑行宫。



    肃顺看着面前呈递上来的几份奏折,不由大发雷霆。



    “这个贾桢、胜保,为了给恭亲王当走狗,连祖宗家法都不顾了吗?”



    这些奏折以大学士贾桢,钦差、兵部侍郎胜保为首,联名要求“以两宫皇太后垂帘摄政,并派近支亲王一二人辅政。”



    作为如今祺祥皇帝的亲叔叔,还有谁能比恭亲王奕欣更“近支”?



    这明摆着就是要夺取肃顺顾命八大臣集团的所有权力!



    在场的其他几名顾命大臣脸色也是相当难看。



    杜翰气冲冲地开口道:



    “之前高延佑和董元醇两人不是已经被法办了吗,怎么还敢有人违背先皇遗诏?”



    肃顺哼了一声,目光冷厉。



    “之前高、董二人是慈禧太后的党羽,如今贾桢、胜保则是恭亲王的人。”



    “呵呵,恭亲王这是想要和那位联,跟咱们抢班夺权呢。”



    完,肃顺直接提笔批示。



    “大清祖宗家法,向来只有大臣辅政,岂有后宫垂帘之理!”



    “尔等身为大臣,先皇方逝,不知为国分忧,却上如此愚昧奏折,岂是人臣之理!”



    



    痛骂完贾桢、胜保两人之后,肃顺表情严肃地开口:



    “各位,皇上的灵柩是迟早要回京的。”



    “咱们必须要先掌握兵权再行出发,否则一旦回京,咱们便是砧板上的鱼肉了。”



    几人同时点头,随后又有些忧虑。



    端华沉声道:



    “胜保里有一部分的兵力,如今他投向恭亲王麾下,这可如何是好?”



    肃顺哼了一声,道:



    “怕什么,京师真正掌握兵权的可不是胜保,而是僧格林沁!”



    “载垣王爷,你赶紧悄悄回一趟京师,一定要把僧格林沁拉拢到我们这边来。”



    “告诉他,只要恭亲王等人倒台,将来大清兵部尚书的位置就由他所有!”



    八名顾命大臣如此这般地商议了一番,进一步地完善了回京之前的各项准备。



    肃顺呼出一口气,道:



    “就这么办吧各位,成败在此一举!”



    几名顾命大臣纷纷起身,打算离开。



    便在此时,一名肃顺的心腹快步而来,表情严肃。



    “主子,各位王爷、大人,恭亲王已经抵达行宫之外,自称前来奔丧!”



    “什么?”肃顺等人全部愣住了。



    奕欣那家伙,竟然在这种时候突然出现于承德避暑行宫?



    他究竟想干什么?



    莫非是带兵来的?



    气氛骤然变得无比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