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9章 局面反转,两宫太后摄政,新年号诞生

A+A-

    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集团当然想过奕欣会在京师之中发起兵变。



    在他们看来,奕欣最得力的帮无疑就是胜保。



    为此,他们想办法剥夺了胜保的兵权。



    这些兵权分成许多份,一部分给了口口声声投效的醇郡王奕譞,另外一部分则分到了其他自家党羽中。



    纵然眼下奕譞突然反叛,他们也同样还有底气。



    因为一个人。



    大清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



    在之前的通气中,僧格林沁的态度很暧昧。



    一方面表示自己是大清的忠臣,另外一方面又表示坚决听从朝廷的号令。



    一番来回拉扯和利益交换之后,亲自和僧格林沁面谈的端华表示,这位蒙古亲王已经是八大臣集团的自己人了。



    故而,穆萌、景寿等人也将僧格林沁当成了自己在京师之中最后的底牌。



    此刻,这个底牌出现了。



    原本被两人认为是最后翻盘希望的僧格林沁,从奕欣的身后走了出来,站在了奕欣、奕譞两人的身边!



    僧格林沁虎目如电,逼视着穆萌、景寿。



    “两位大人,不必再做无谓的挣扎了。”



    穆萌、景寿两人瘫坐在地,任凭雨水滴滴答答从身边砸落,在地上碎裂成无数水花。



    僧格林沁虽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打败,但这位蒙古亲王的英勇善战为其带来了崇高的威望。



    京师之中的所有部队,都发自内心地敬重僧格林沁。



    当僧格林沁出现的那一刻起,穆萌、景寿心中就很清楚。



    整个京师中的军队,已经完全被奕欣掌控了。



    这就是为何奕欣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带兵入宫,能在所有人毫无警觉的情况下把穆萌、景寿的儿子们抓到这里的真正原因!



    奕欣看着这一幕,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把他们拿下!”



    火器营的士兵冲了上去,将穆萌、景寿两人五花大绑。



    两人脸色惨白,从头到尾没有做任何反抗。



    眼看着两位大人都是如此表现,他们身后本身就只是奉命办事的五百禁军也乖乖地交出武器,在缴械之后被带走。



    奕欣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对着身边的奕譞和僧格林沁道:



    “我们进去求见太后和皇上吧。”



    东暖阁中,一名太监敲响房门。



    “太后,太后!”



    慈禧身体猛然紧绷,话时因为过度的紧张而显得有些嘶哑。



    “什么事?”



    太监恭敬道:



    “恭亲王、醇郡王和科尔沁亲王三位殿下求见!”



    慈禧身体猛地一震,浑身上下立刻被喜悦所充满。



    成了!



    翌日清晨。



    用了大半个晚上接见各种党羽,紧锣密鼓地安排一切事务的郑亲王端华仅仅睡了不到一个时辰,就精神抖擞地起床了。



    作为肃顺的亲哥,今天的朝会上,端华将以主导者的身份出现。



    他将会宣布对奕欣及其党羽的逮捕令,同时迫使两位皇太后从此避居深宫,交出“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印章。



    这是脏活,但端华并不介意。



    端华早就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弟弟肃顺,只不过凭借着长子的身份继承了这个铁帽子王的爵位。



    既然已经是铁帽子王了,他当然希望自己能帮一把弟弟。



    等将来肃顺掌控朝局,就能顺理成章地成为另外一位铁帽子王。



    兄弟两人都是铁帽子王,爱新觉罗家族这一分支必将大兴!



    端华带着兴奋的心情整理好行装,走出大堂,准备登上已经停在面前的马车去上朝。



    砰!



    面前的王府大门突然炸开。



    无数碎片飞溅,带起一片惨叫和惊叫。



    端华后退两步,感受着无数木屑带着劲风迎面而来,不由惊声大叫。



    “来人,有刺客!”



    就在他刚想躲入大堂的时候,一支军队涌了进来,瞬间将所有人都包围起来。



    醇郡王奕譞大踏步地走了进来,指着已经被按住的端华高声宣布。



    



    “皇上有命,郑亲王端华勾结肃顺图谋不轨,即刻逮捕!”



    怡亲王府。



    八大臣中的怡亲王载垣刚刚乘坐马车离开王府没几步,就被一大群士兵包围。



    胜保策马而出,大声宣布。



    “怡亲王载垣伙同肃顺图谋不轨,奉皇上之命,即刻拿下!”



    一个时辰后。



    奉命前来上朝的群臣愕然发现,在大殿的地面上,跪倒着一群被五花大绑的臣子。



    还没等众人消化震惊,太监已经从侧门而出,高声道:



    “皇上驾到,两位太后娘娘驾到!”



    众人赶忙跪下见礼。



    慈安、慈禧两人坐在祺祥皇帝的身后,面前各自垂下一道珠帘,遮挡住身影。



    慈安太后平静的声音从珠帘后面传出。



    “恭亲王,发生什么事情了?”



    恭亲王奕欣立刻上前,跪地禀报。



    “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萌、额驸景寿等四人图谋不轨,臣已将其全部拿下,听凭皇上和太后发落!”



    慈禧正想开口,慈安的声音再度响起。



    “这些都是先帝留下的顾命大臣,他们是犯了什么错啊?”



    奕欣大声道:



    “上年海疆不靖,京师戒严,乃是肃顺、端华、载垣等大臣不能尽力辅佐国事之过也。”



    “先皇归天后,其人党羽又擅改先帝遗诏,阻止两宫太后垂帘,欲效仿鳌拜故事,实乃乱臣贼子!”



    许多不明就里的大臣们听完,脸色都极为震惊。



    这是把去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全都推到了肃顺等人的身上。



    而且,这个阻止两宫太后垂帘



    一想到这里,大臣们心情越发激荡。



    难道,今天就是见证历史的时候了?



    下一秒钟,慈安的声音不紧不慢地传出。



    “既然恭亲王揭发了肃顺等党羽如此之多的罪行,那就着恭亲王率领有司查办此案,将肃顺一党全部收押,予以法办吧。”



    奕欣大声领命。



    紧接着,慈安又故意道:



    “这垂帘之事,本宫和妹妹也只不过是深宫妇人,后宫干政乃是有违大清祖制,还是不可。”



    话音刚落,唯一一个不是顾命大臣的军大臣文祥立刻越众而出,大声道:



    “皇上年幼,两位太后临时垂帘摄政乃是我华夏王朝惯例,还请太后为大清祖宗基业江山计,坐殿垂帘!”



    诸多早就已经暗中联系好的大臣纷纷跪下,大声道:



    “请两位太后为大清祖宗江山基业,坐殿垂帘!”



    坐在珠帘后面的慈禧听到这里,脸上终于露出了遏制不住的笑容。



    她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在诸多大臣的劝进下,慈安、慈禧两名太后正式垂帘听政。



    同时,咸丰皇帝的两个弟弟恭亲王奕欣和醇郡王奕譞,也被任命为议政王大臣。



    群臣重新跪下,对着两名摄政太后见礼。



    大学士周祖培又出列道:



    “奴才启奏两位太后、皇上,祺祥此年号乃怡亲王载垣等乱臣贼子所定,此二字含义冲突,作为皇上之年号实在不妥。”



    慈禧终于找到话会,迫不及待地开口道:



    “那依大家的意思,该换个什么年号为好啊?”



    周祖培早有伏案,跪在地上胸有成竹地开口道:



    “奴才以为,皇上当以‘同治’为年号。既可显出皇上孝心,也可突出两位太后为国操劳,母仪天下之尊严。”



    慈安和慈禧对视一眼,两张年轻的脸庞上同时露出笑容。



    “准奏,就以‘同治’为新年号吧!”



    皇帝载淳刚刚获得两个月的“祺祥”年号被废除,他将以“同治皇帝”的身份载入史册。



    但事情至此并未彻底结束。



    密云县,一处驿站。



    咸丰皇帝的灵柩车队在黄昏中停驻于此。



    肃顺表情变得极为焦急,不断质问着面前表情同样颇为惊慌的心腹们。



    “怎么回事,已经整整一天没有京师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