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王莽和朱棣的交易

A+A-

    某处凉亭内



    看着两排退下的侍卫和宫女们,我不由得多了一种退意。



    皇帝也不是没见过,但像是朱棣这样的巅峰帝君,我还是头一次会见。



    尤其是什么吧



    他跟别的一般皇帝不一样,这是正儿八经应该皇帝的主,杀伐果断,明治天下,对子民,对朝臣,那都是极有段的人物。



    正如王莽过的,朱棣的某些心智,那是超越他的存在。



    “怕啦?老四人很好的!”



    王莽许是看出来了我的顾虑,对着我安慰起来。



    道衍也在一旁称赞朱棣的好,让我尽管放宽心。



    “是,你们都他好了。我学的知识也是他很棒,但就是因为这样,我才更莫名的心悸。”



    “怎么,就这么害怕朕吗?”



    正当我着自己的顾虑时,一个声音从我的身后响了起来。



    “啊!!!”



    吓了我一跳,这人居然在我后面冷不丁的话。



    当我转回身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一个家伙,正笑眯眯地看着我。



    “广孝拜见陛下!”



    不等我骂街,道衍在我身后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尊称对方。



    陛下?!



    朱棣?!



    看着眼前这人,我脑袋几乎是一片空白。



    “老四啊,有段时间不见,我还是觉得年轻的你,看起来仁慈点。”



    王莽笑吟吟的打着招呼,这语气听起来就好像是多年不见的好友一般。



    对啊,这俩人都是皇帝嘛。



    和这子在一起久了,都快忘了他是皇帝这回事儿了。



    “沈垚拜见陛下!”



    可我不是啊!



    赶紧学着道衍的样子,像是一只笨鸭子似的,给朱棣行了礼节。



    “哎哎,不必如此。你并非我朝子民,无需向我行礼。”



    朱棣连连摆,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你们既然能在这时间点来找我,想必是见过我那位侄子了。他近来可好吗?”



    “好的很,前不久刚花了三亿六千万买下他自己画的字画呢。”



    王莽嘴欠的回应着,这话你也敢,真是离谱啊你。



    果然,在朱棣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先是愣了一下,再被道衍解释了一下三亿六千万大概是多少钱后,那脸色立刻就冷了下来。



    “哼!还是真的意气用事啊!就没点成长吗?!”



    “有!这事儿你还真得多亏垚子啦!没他给朱皇帝做思想,他还觉得自己委屈呢。”



    王莽推了我一把,让我离朱棣更近了一些。



    听到王莽都如此夸奖了,这位明成祖还真的上下打量了我一番,认真的点了点头。



    “沈友,朕那侄子让你费心了。”



    “哪里话!您这么讲可就见外啦!”



    



    我堆起笑脸来,应付道。



    天知道,我面对这位皇帝的时候,话有多大的压力。



    难怪有不怒自威这个词,难怪有皇帝一声咳嗽,那群朝臣们就吓得能够跪下。



    原来,一个真有资格和魄力做皇帝的人,那气势就足以压的人喘不过来气。



    “哈哈哈哈哈,既然沈友都了不要见外了,那朕就趁此会,和你们提一个条件。”



    见到我的拘谨,朱棣哈哈大笑起来,随即,顺势出来了他的真正目的。



    “朕知道你们在找什么,作为交换的条件,朕希望你们能帮着解决掉时空的错乱。事成之后,朕会将真的物件交给你们。想必这也是王大神仙想和朕谈的交易吧?”



    完,他看向了一旁的王莽。



    “嘿嘿,跟老四你做买卖,还是太痛快了一点,你应该学学你老子,他的精打细算,才是让我都没辙的艺。”



    王莽胡乱着,压根就不往正事上面扯。



    “哈哈哈,父皇他的算盘可比他的大心思都要深呢。朕要学的还有很多”



    “得,我就不跟你废话了。但是记忆我要给你删除,至少这一段的记忆我要给你抹掉。此事,留道衍一个人就够了。”



    王莽无奈的耸了耸肩,叹了口之后答应了下来。



    “可以,朕答应你。”



    朱棣点点头,没有丝毫的犹豫,倒是道衍在一旁摇头苦笑了起来。



    “唉,世间只有一个人知道的秘密,也是一场艰巨的修行啊。”



    “得了吧,您高僧一枚,还差一个秘密吗?”



    王莽翻了翻白眼,对朱棣和道衍的态度,完全就是两个人。



    接下来,我们简单的聊了两句,对后面的事情多少的了解了一下,大概的就是时空错乱的关键点是什么,而更离谱的居然是宫内之人做的。



    临别时,朱棣亲自送了我们一段路。



    他走在我和王莽的中间,一会儿和王莽聊上几句扯皮的话,一会儿又询问我一些关于未来的事情。



    我自知不能透露关键,就大概的形容了一下状况。



    他先是一惊,对未来的美好赞誉的夸奖了一番,又对疆土统一化的治理感到无比的欣慰。



    是啊!



    自古做到大一统的,又有几个朝代呢。



    每个帝王都盼望着能够比肩那位千古一帝,其中不乏唐宗宋祖这些顶尖的皇帝。



    就是强如天可汗的六边形战士李二,又或者是半个世界的外族蛮狂,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们最想听到的不就是和那位始皇帝齐名吗?



    “朕是做不到咯,朕所能及的就是文化知识大一统,如果这件事情能做到的话,就是落得当世的骂名,朕也心甘情愿。”



    “放心,您的永乐大典,那必是世人的璀璨精华。这一点,我向您保证。”



    我笑笑,关于这位的大一统,我只能王莽的对,朱棣这个人聪明至极。



    既然疆域大一统,有生之年做不到了。



    那就不妨换个思路,从散乱的世间文学百科上入,让天下的知识归拢在一起。



    百姓要统一,思想要统一,语言要统一,物品要统一,人心要统一。



    那进阶之后呢



    就是朱棣的文学知识百科归拢统一化,在达成了以上基础的时候,朱棣的永乐大典就是让走路的百姓蹬上了自行车。



    发展的速度,可以是翻倍的增长。



    这就是明成祖朱棣的伟大,他的确要比他的侄子,更配得上皇帝二字。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