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章 同名同姓

A+A-

    “陛下是否过于操劳,要不要等到明日再将那几个人带过来?”潘崇彻颇有些担忧的道。



    项开却是摆了摆道:“这些人马上就要开拔了,不是明天就是后天,这个时候就不要浪费时间了,速度将这几个人带来,朕只是要验证一下心中的猜测而已,也要不了多少时间。”



    听到项开这么后,潘崇彻也不敢耽误,连忙找来伍保,让他火速派出几个御林军去将名单上项开圈起来的几个人带过来。



    此时整个御林军营中静悄悄的,除了正常值守的士卒外,大部分人都进入了梦乡之中。



    而潘崇彻派去的御林军也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董芳,而那几个人也很快便被带了出来。



    这几个人糊里糊涂便被叫醒,不过当听到是皇帝召见后,这几个人都被吓得瞠目结舌,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事情。



    如此一来一去,又是一个时辰,虽然项开有些困倦了,但依旧强撑着。



    很快,董芳便带着几个人走了上来。



    “潘大人,这几个人都带到了。”董芳对着潘崇彻道。



    虽然董芳不知道项开为什么要指定这几个人到皇宫面圣,但他还是识趣的没有问出口。



    毕竟董芳没有系统,更不知道历史上这么多赫赫有名的名臣,他只知道项开慧眼识人,还以为这些人都是项开发掘出来的人才呢。



    “陛下,人都带过来了。”对着董芳点了点头后,潘崇彻低声道。



    原本昏昏欲睡的项开一下子清醒起来,他还指望凭借这次会让自己再多寻觅几个人才,而且项开的要求不算高,有个一两个就行,他不贪心。



    “一个一个带进来吧,就先这个叫李丰的吧。”项开指着其中一人道。



    历史上最出名的李丰有两个,一个是三国时期蜀汉大臣李严之子,此人的能力还算是不错,也称得上文武双全。



    另一个则是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卫尉李义之子,此人擅长品评人物,不过他名过其实,而且经常左右摇摆,在曹爽和司马懿之间反复横跳,为当时所不耻。



    最后此人想要联合外戚张缉等人准备推翻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辅政,但是事情却被司马师知晓,司马师质问李丰时李丰拒不承认,最终被大怒的司马师斩杀。



    这两个人的能力只能还不错,远远称不上治世之能臣,但毕竟在历史上留下了这些名声,比之一般人绝对要强上不知道多少倍。



    如果这个李丰是其中任何一人,那项开也算是赚了。



    不过接下来却让项开大跌眼镜,面前此人既不是蜀汉的李丰,也不是曹魏的李丰,仅仅只是同名同姓而已,这也让项开扼腕叹息。



    不过这个李丰的能力还是蛮不错的,毕竟能够入选御林军,那也绝非等闲之辈了,此人的武力值也高达,达到了三流武将的水平。



    “可惜,可惜。”项开在心中暗暗想道。



    



    而面前这位李丰还是满脸期待,只以为是自己被陛下看重,马上就要飞黄腾达了。



    项开勉励了那人几句,便让潘崇彻将他带下去了。



    不过很快,项开便想通了,这么大众化的名字,在整个九州世界里少也有几千个,所以项开只是惋惜了一会会,便不再去想了。



    “下一个吧。”项开对着身旁的潘崇彻吩咐道。



    潘崇彻点了点头,虽然他并不知道项开用意究竟是什么,但作为臣子,他并没有刨根问底,而是坚决执行项开所去做。



    很快,一个叫王匡的人又被带了上来。



    历史上留下名声的王匡有三个,这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东汉末年的那位河内太守,此人最出名的就是与各地群雄同时起兵来讨伐董卓,最后被曹操击败身亡。



    另外两个,一个则是绿林首领,曾经拥护拥立刘玄为更始帝,后来被封为比阳王,后来被更始帝猜忌,先是投靠赤眉军,随后转投刘秀,但半路上打又算逃跑,活生生的三姓家奴,后来被刘秀麾下大将所斩杀。



    至于另一个,那他的身份可就更加不得了了,乃是新莽太师王舜之子,新朝皇帝王莽的侄子,甚至到最后此人在新朝也官至太师。



    眼见那人进来,项开在心中不算祈祷,希望面前之人好歹也是一位历史留名的名臣,哪怕就是那个有名的三姓家奴也可以,最起码不要辜负他今日的劳累。



    不过很可惜,最终系统的提示还是让项开大失所望,面前之人不但不是历史上留名的名臣,就连最强的武力都只有六十多,估计马上也要被御林军淘汰了。



    项开在心中暗骂一声,随后又照常勉励了那人几句,便让潘崇彻送他离开了。



    “运气倒是很差啊。”项开咬牙切齿道。



    而刚刚回来的潘崇彻看着一脸气愤的项开,他虽然不知道项开为什么如此恼怒,但还是劝慰道:“陛下是否在御林军中要找什么人,依微臣看来,不如让董将军先好好在军中筛选一番,若当中有这个人再送过来,这样陛下也不用这么辛苦了。”



    项开摆了摆道:“总共就七八个人,将下一个叫进来吧。”



    项开既然这么了,那潘崇彻也不好再劝,很快下一个叫董和的也被带了进来。



    不过很遗憾,历史上最出名的董和有两个,恰好都是三国时期,一个是蜀汉重臣,另一个在曹魏那也是驻守宛城的官员。



    不过这两个人应该都是文官,跟面前这位五大三粗的御林军相差甚远,所以很明显了,面前这位董和只不过恰好同名同姓罢了,压根不是历史留名的名臣。



    如此又是三个人过去,有叫胡广的,也有叫刘毅的,甚至还有个人叫李密的。



    但是很遗憾,这三个人全都不是历史留名的名臣。



    尤其是最后那个叫李密的,他的武力值高达,项开一度很激动,还以为此人是隋末那位魏公李密,结果再看人物简介,这才发现此人是土生土长的九州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