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一分为二

A+A-

    傍晚,红日静静映照着大地,霞长千里,飞鸟罕见



    假日最后一天,集市人流量攀高,宽阔街道拥堵。



    刘高瞧瞧带来的木筐,里面只有一半木雕,多是木剑,糖果,苹果,车车等等q玩具。



    沉默半晌,跟周娟商量事情。



    春节假期最后一天,且是傍晚,周娟明白搞活动比烂里强,于是举喇叭。



    “宣布一个好消息!”



    “为感谢顾客朋友的捧场支持,现在开始玩两角套圈,圈不中的可以免费领一只木雕玩具。”



    “免费玩具限量,先玩先得!”



    “真的?”



    “能有假的?”



    周围围观者哄笑阵阵,而眼巴巴看两天,早想玩玩又怕圈不中浪费钱的孩童一个个买圈,乖乖买圈。



    “啊,中了中了!”



    “兔崽崽!”



    围观者“啪啪啪”鼓掌喝彩,碗里奖品随着时间一点点减少,剩一些木雕,顾客逐渐离开



    “收摊!”



    半晌,只剩空荡荡的位置。周娟搬着一个个箩筐上车,再来回扫两圈眉紧皱:“谁看见幺儿?”



    “阿弟买东西,让咱等等。”



    “行。”



    等啊等,半晌,青年带着一包鼓鼓的东西回来,再问喜不喜欢。周娟随意翻开包,从里面掏出五彩斑斓的丝巾,甚至有袜子,玩偶



    “幺儿,得花不少钱吧?”



    “两角。”



    “你别逗我,两角能——”



    话到一半,周娟蓦然想到今天李明珠嘴里的“大方同行”,眼睛顿时一亮:“帮衬同行生意?”



    “嗯嗯,玩一次两角的,十个圈。”



    集市一共六家套圈的,谁不是离着有段距离,怕引发争端。唯有卖丝巾那家离得最近,拼命拉踩:



    “整个集市咱家东西最好,最舍得,不像隔壁弄点木玩具糊弄人”



    “”



    沈裕:6。



    套圈注重技巧,而且摆摊者得玩得起,b能有亏损的觉悟。沈裕本着给一个简单教训,只圈十个。



    一阵夜风,青年慢慢拢紧围巾,垂下眼帘。



    “幺儿做得不错!”



    周娟拍拍肩膀表扬,而旁边俩姐妹面面相觑,暗暗嘀咕:家里弟弟睚眦必报,往后注意点。



    “回家啰!”



    到家,一家人再统计三日套圈赚的钱,周娟瞧着桌面一沓沓零钱,只觉精神轻飘飘的。



    不真实。



    “咱靠自己赚的钱。”



    “咋这么多?”



    周娟不懂,可再想不通“钱”明晃晃摆眼前,而辛劳三天,劳作者总得有些果实,哪怕是家人。



    周娟侧目:“钱咋分?”



    沈裕一怔,扫一圈周围人不约而同看着他,静静等着他的决定。



    青年倏然扯唇,细长指敲着茶缸杯壁,发出细微清脆声响。



    屋里嗓音若潺潺流水。



    “攒一半,剩下平分。”



    “”



    四下寂静,沈裕娓娓道出许久前的想法:“套圈,卖对联赚的钱——”



    



    “一半归公中,另一半归个人。公中由您保管,负责家里日常开销跟晚辈教育方面,而且家里谁想做生意,经家里人同意可以当启动基金。”



    “生意有亏有赚,亏的算是买教训,赚的得把一半利润再归公中。”



    接着,他顿一下。



    “大姐因摆摊的事天天帮着占位”



    周娟抢先道:“我包一个大红包给壮壮了。”



    “行吧。”



    等家庭条件更好些,自然不再纠结于一时得失。



    事情商议结束,周娟带着一半钱回屋,里面窸窸窣窣声足足半时,周娟才面色自若出屋回座位。



    半晌,家人掂量里票子一个个嘴角翘老高。



    钱意味着底气。



    屋外风声瑟瑟,周娟抱着钱盒藏暖洋洋被窝里辗转难眠。半梦半醒间恍然觉得自己踩着轻飘飘的云,下一瞬云层消散唯剩一条钢筋



    一日进账上百,不踏实。



    三更,周娟翻身,打着电筒到院落里走走,蹲着翻翻土。



    “踏实了!”



    翌日餐桌,周娟宣布一件重要的事:“生意啥的得等忙完地里活计再,咱家的田不能废。”



    “农民不能忘本!”



    “啪啪啪!”



    周围人赞同颔首,非常给面子鼓掌,事情敲定。



    而不用摆摊,家里日常生活简单。



    国家放开限制,周家养的牲畜有点多,周娟例行检查牲畜健康,翻翻窝里有没有蛋,再搞饲料喂一下猪崽,鸡崽,兔崽等等。



    李毓曾言牛奶羊奶补钙,易长高,预防骨质疏松,她盘算着开春买一头羊羔回家,养一段时间再挤奶喝,毕竟身体是革命本金。



    刘高雕着木雕玩具。



    他性格本就寡言老实,现在住着丈母娘家,房田皆被昔日血缘兄弟占着,苦闷里只得借木雕排解。



    而且,因周家人不错,希望着做更多事情报答。



    乐乐瞅两眼爸爸,踩着新鞋寻妈妈。房间里李明珠掏出兜里攥紧的信,再看看桌面一沓未寄出的信。



    当作家是一颗飘渺种子,一旦落土,因支持生根发芽。



    李明珠每月朝出社寄稿件,次次失望而归,昨日,邮递员取出一封信给她,是塞筐底差点搞丢的。



    倾斜倒出。



    里面跑出两张信纸,再是崭新零钱。



    未冬同志,恭喜!您投稿的三年稿件



    李明珠,笔名未冬。



    “第一笔稿费。”



    乐乐瞧着母亲,莫名觉得自己不该打扰,于是悄悄退出打算到院里玩。



    李珍珠昨晚攥着票票兴奋一整晚,一睁眼就是早上,洗漱完啃番薯,那是左眼写着疲惫,右眼写着想睡。



    看见乐乐扒拉院里冒尖尖的一坨土,瞬间精神。



    “乐乐别碰,那是你外婆昨晚蹲院里拉的屎。”



    “”



    “咳咳。”



    沈裕刚刚呛到不停咳嗽,轻飘飘瞟一眼院门口黑云压顶的母上大人,再看看懵逼的李珍珠,暗暗叹息。



    三姐果然是勇者!



    “李珍珠!”



    周娟随意抄一条烧火棍,眼睛冒火:“最近一段时间没打你,皮痒痒了是吧,给我站住!”



    院里热热闹闹,沈裕靠着门,静静瞧着院里绕圈跑眉眼相似的母女,倏然垂睫。



    “真精神。”



    新年结束,得搞学习上的事情了,再几天,回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