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心里悬空

A+A-

    完,扔下里的火叉子,起身就要出门。



    “奶,奶,别着急,再急也不在这一会儿工夫。



    您装上一碗酱黄瓜咸菜,有人问,您就给老爷子送碗咸菜去。”



    老太太一拍额头,“看我,真糊涂,可不得找个借口嘛?我现在就去装,关老头还挺喜欢吃咱家的咸菜的!”



    韩昭昭把大锅里的粥刮进饭盆里凉着,重新洗锅炒菜。



    家里的菜园子这段时间正是丰收时节,新土豆刚收了满满一背篓,个头均匀,每个都比拳头大。



    无论是炖、是蒸还是烤着吃,沙沙的面嘟嘟非常好吃。清炒土豆片、酸辣土豆丝又脆脆的,特别爽口。



    茄子和长豆角也下来了,扎得架子上滴溜巴挂的,天天吃,顿顿吃都吃不完!



    空间的菜种子简直无敌了,拿到外面种,比当地老品种增产四五倍,太能结了,关键味道还更好了!



    韩昭昭准备要开始腌制酸豆角和蒜茄子了,不然再这样吃下去,她都要吃伤了。



    再好吃的东西,也备不住天天吃顿顿吃!这段时间,她都送给牛、钱、关三家好几次了。



    再多了她也不敢送了,她怕给他们养成吃白食的习惯。斗米养恩,石米养仇!她可不喜欢自作孽!



    出去卖也不值什么钱,现在市场上茄子豆角大量上市,两三分钱一斤,还没一只蝎子值钱,搬来搬去,累一身臭汗,还不够耽误工夫的。



    实在吃不迭,她已经开始晒干菜了。豆角干,茄子干,土豆干都晒了不少。



    马上黄瓜、西红柿、芸豆、丝瓜也要大批量下来,她们家这段时间,粮食都下的慢了。



    天天两大锅炖菜,中午吃了晚上吃,晚上吃不完热热早晨继续吃!



    家里的猪大油吃的飞快,韩昭昭寻思着,空间里的几头猪,已经长到快两百斤了,是不是该抽空宰一只尝尝味道。



    顺便炼点猪大油,留着熬菜吃?



    自打麦收放假,山上野兔野鸡也少了,不知道它们是不是下山去偷吃麦子了?她感觉嘴巴寡淡无味,又想吃肉了。



    菜炖好,都要放凉了,老太太还没回家。韩昭昭看看墙上的挂钟,已经过去一个时了,看来老头老太太聊的话题有点多!



    韩昭昭突然灵光一闪,也不知她奶想不想再找个老伴,开始一段美妙的黄昏恋?



    她激灵一下摇摇头把这突兀的想法从脑袋里甩飞,罪过罪过,这事她可不敢提,老太太会打死她的!



    好在天气热,饭菜不怕凉。她先去后院洗澡洗头,顺把今天祖孙俩穿过的衣服洗了晾在院子里。



    又过了半时,老太太才回家,一看晾衣绳上的衣服,又开始念叨:



    “了多少遍了,你咋就是记不住,晚上别把衣服晾在外面,招脏东西!”



    老太太心烦,现在是看啥啥不顺眼,这不,又生气了!



    韩昭昭一看事不对,赶紧讨饶,“奶,别生气,我没忘!控控水,我就拿屋里晾着去。”



    “就你毛病多,洗了澡衣服不能留着过夜的,明天洗不行吗?”



    韩昭昭,哎妈呀!捅马蜂窝了?“奶,白天汗出太多,晚上不洗出来,浅颜色的衣服容易渍黄,就投一把水的事,我顺就给洗了。



    放心,明天出太阳,我就把衣服拿出来晒,不会沤坏衣服的。”



    老太太口气软了:“哼!就你穷讲究!好好的衣服,穿不坏也被你洗坏了。



    



    别人都穿好几天才洗一次,你倒好,天天都洗。也就咱家自己有井,要是打水用,看不累死你!



    别忙了,准备吃饭!吃完饭,我有话对你。”



    这顿饭,老太太吃的食不知味,把韩昭昭也给整得没了食欲。



    好嘛!饭菜剩下老多!



    这下,老太太更烦燥了,“天这么热,放一晚上,明天早上不就酸了?



    这些菜,油没少放,盐没少放,可不能放坏了浪费,那不成了糟践人!



    走,昭昭,把饭菜装瓦罐里,帮奶把后院的井盖搬开,用绳子吊井里去。



    那地儿凉,赶明儿吃不怕坏!”



    韩昭昭是老太太啥她听啥,坚决不惹她心烦。



    刚回到前院,三子和牛民来拿电。



    自打麦收假结束,他们换了班。三个大孩子晚上去捉蝎子,两个女孩第二天上午去药店卖蝎子。



    为保证第二天他们上课有精神,他们也缩短了捉蝎子的时间。



    连去带回,最多三个半时,十点半以前,是必须要回家的。



    为了及时撑控时间,韩昭昭偷偷把他爸的表给牛民带上了。



    晚上回来,他们仨会先回韩家,放下蝎子表和电,再回家睡觉,第二天也不耽误早起上学。



    送走三个孩子,老太太把大门插好,“昭昭,来,和奶话!”



    韩昭昭和老太太边搓麻线边话。



    “我和你关爷爷寻思了,今年有些事不对头。你关爷爷,现在有些人开始刮妖风下黑雨,可能得出大事!



    咱老百姓,啥也管不了,就只能想办法顾着自家人的温饱。



    昭昭,奶觉得,就咱娘俩这饭量,咱家存那点粮食根本吃不了几个月。



    咱还得继续存粮食。过了年以后,你见没见着卖咱粮食的那两伙人?”



    韩昭昭:“见过两次,不过他们好像不卖粮食了。我是在大街上遇到他们的,也没敢话,装不认识避开了。”



    “那你这几天多去街上转悠转悠,想办法和他们接上话,再买几百斤粮食回来。



    还有别人卖粮食的,你也上点心,看看他们交易的量大不大,不拘啥粮食,咱们再多买点儿!



    今年又是除四害,又是公共食堂,这又高产丰产,我这心里悬空着,总觉得不踏实!”



    韩昭昭安慰她奶:“奶,您怕啥?别人干啥咱干啥,不出风头不落后,咱就随大流,踏实过咱的日子得了。



    除四害咱也参加了,不也没出啥事吗?前段时间报纸上还办公共食堂,免费让大伙吃呢!到现在不也没音儿了?



    我觉得吧,丰产高产的事,弄不好也是一个样,弄一群人上报纸吹牛扒瞎话,可能是写给外国人看的。



    过一段时间,这股风吹过去就散了也不定。



    不过买粮食是正事,报纸上吹牛麦子稻谷大丰产,不定粮食会跟着降价,咱们还能捡个漏。



    明天我就去各个市场打听去,反正咱家现在不缺钱,多存粮食错不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