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市民学生助农

A+A-

    这场秋雨断断续续下了七天,土高炉火都被浇灭了,钢是没法炼了。



    市里组织市民们该上班开工的开工,该回学校开课的开课。



    韩昭昭接到通知,回学校点了个卯,就跟老师请假回家自学。



    一开始老师还不同意,哪有这样的,一学期快结束了,本来因为全民炼钢,就没上几天课。



    重新开课,新分来的领导都在愁眼前的期中考试咋办呢?



    这节骨眼儿上有学生请假,让老师你啥呢?



    “韩昭昭,这是学校,是要讲纪律的,你不会以为是你家炕头吧?想来就来想不来就不来?



    拿上学这么不当回事,花那学费干吗?你奶挣钱很容易吗?



    有那钱还不如留着买两斤五花肉,一家人吃了还能油油嘴!”



    老班还是个暴龙,以前咋没看出来这人嘴咋这么毒呢?



    “老师,我很爱上学的。不信您看看记录,咱班交柴火的任务,数我完成的多!



    好不容易盼着开课了,这不是没办法吗?呜呜呜,人家也不想的。



    我们家就剩两口人了,我奶工伤倒床上不能动,实在离不开人照顾。”



    老师尴尬了一瞬,马上又板着脸教训人,“这年月谁家没有困难?有困难我们要想办法去克服困难,也不能不来上课呀!”



    韩昭昭没办法,只好开始向老师展示她的实力。她要求现场考试,把一年级两个学期的各科试卷挨个做了一遍。



    批完试卷,一看成绩:各科平均九十九分!老班脸色大变,内心纠结无比。



    “就你这自学能力,可以直接上二年级的!”



    韩昭昭本来站在老班面前装鹌鹑的,一听这话猛地抬头:



    “真的,我可以直接跳级?



    老师,其实还有个情况我没向您汇报,三年级的知识我也全部自学完了”



    韩昭昭心下暗喜,不定这次能省下两年和一群屁孩,傻乎乎一起上课的时间呢!



    “打住!韩昭昭,你行啊!是不是给你个杆儿你就想上天呀!



    我教书这些年,还从来没有办过连跳两级的事儿呢!



    这事儿我找领导汇报一下,看校长批不批吧。



    跳级这事儿咱先放下不提,今天先把你请长假的事儿给解决了。”



    最后,老班还是给她批了长假。



    不过也压着她答应平时按时完成作业,每天的作业由牛芸帮她带回去,写完后,再由牛芸帮她交给老师。



    另外,期中考期末考她也要按时参加。对老班提出的条件,韩昭昭一一答应。



    虽然老班没有明,她却也明白,任课老师也需要教学成绩的。



    把所有课本装进书包,韩昭昭没等放学就先回家了,开玩笑,老太太的尿盆还等着回去端呢!



    自此,韩昭昭开始在家自学,一边照顾奶奶。



    学校才开课三天,外面又出幺蛾子了。社员们腾出来,开始秋收。进了地,却发现粮食都发芽了!



    这可不行!这是老百姓未来一整年的口粮呀!所有农业合作社都着急啦,上到八十老太太,下到三岁吃奶孩,全给我下地抢收!



    



    城市上级部门也急了!农民收不上粮食来,粮站就没有粮食收,粮站没有粮食,拿啥供应城市几百万市民,这是要全民饿肚子的预兆啊!



    于是政府部门号召学生和工厂抽调人,去乡下帮助社员们抢收粮食。



    牛民他们这些半大孩子全被组织去了乡下。



    牛芸这种一年级的低龄儿童,都被留下继续上课。



    老师也担心,孩子刚入学,还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再给放风,那真得放疯了!



    每天晚上,牛民三子这些半大孩子都拉拉着腿回家,个个上都磨起好几个水泡。



    三子偷偷向她们抱怨:“你好笑不,发动下地秋收的人是真不少,却没工具!



    五六个人才有一把镰刀,谷子高粱大伙全是徒拔。



    他妈的,有个村子更夸张,连玉米都让人用拔,那玉米柞子根盘得那么大,拔个十棵八棵,肚子里一个窝窝头就没了。



    哼!这是拿人当牲口使呢!



    你们看看我这,咱们开了快三十亩地,连种加收干半年也没糟蹋成这吊样!”



    牛莲被累的没精神,蔫巴巴的:“你报怨啥?你没看到,村里的女孩子们也是这样干的。



    咱们才会跟着干几天呐,最多七八天,粮食抢收过半,就会回城该干嘛干嘛!”



    三子不话了,生在城市是比生在农村强了不止百倍,尤其是女孩子,那真是不拿着当人!



    牛民打从进门,就沉着脸一句话没,韩昭昭瞄了他一眼,不明白这老实孩子是累坏了还是咋滴了。



    对三子努努嘴:“民哥咋了?咋不话?”



    牛莲摇摇头:“没什么,就是看到瞎了那么多粮食,心里不好受!”



    这话让她咋接?



    牛民只看到几个村子的惨状,这才哪到哪,他是没出去看看,全国白瞎的粮食多了去了!



    要不接下来三年大旱,全国最少少饿死一半人!



    胡同里的人少了快一半,基本全被安排下乡抢收了。有大货车的大工厂,还支援了运输。



    天不亮就拉着人下乡,天黢黑才拉着人回城。伙伴们也天天下乡,大人们去远郊,年纪的学生去近郊,全市都动起来了,轰轰烈烈的开始抢收。



    收秋真的是一件让人感到心力交瘁的事情。每天早起、熬夜,忙碌得饭都吃不上,真的太累了。



    听学校里陆续送回来十几个受伤生病的学生,医院这段时间床位又紧张了!



    牛莲沮丧的低喃:“太累了,真的太累了!城里的孩子哪受过这样的罪?



    很多人连镰刀镢头都不会使,累够呛稍一走神儿,可不容易出事故?”



    韩昭昭却在想,现在多锻炼锻炼有好处,这批学生娃几年后可是上山下乡的主力人员!



    乡下收多少粮食,韩昭昭已经不咋上心了,晚上自导自演弄动静,又往地下室藏了一千斤粮食。



    她奶隔着窗户听到孙女又买到粮食了,心里踏实,做鞋效率都提高了!



    韩昭昭白天忙着照顾奶奶,抓紧时间让老太太指导赶制棉衣。



    经过几天的努力,一件温暖厚实的大棉袄终于完成了。



    当韩昭昭将棉袄送给奶奶时,奶奶感动得笑的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非要下床上身试试。



    “嘿嘿,真暖和!就是做的大了点儿,跟大衣一样了,有点儿费棉花!”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