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没有年味的新年

A+A-

    “忙活了一年,今年过年最没年味!你听听,今年街上放鞭炮的都少。



    咱们家守孝没有贴对联,别人家很多也都没贴对联,今天出去一看,还真冷清!



    现在又喊着破除封建迷信,也不让修贡贡奉祖先牌位,等半夜大家都睡了,外面没人,找个僻静地儿,把我偷偷折的元宝火纸你去给你爸妈烧了。”



    韩昭昭嗑着瓜子,和老太太聊天,“嗯,我记得这事呢!明天早上我就睡晚点再起,初一咱家就别去食堂吃了,反正也没啥好吃的。



    奶,您想想,全国大跃进,大炼钢,鞭炮厂都关了不少,没卖的,买的当然也少。



    更何况,咱们京城,全国各地抽调技术骨干进京干工程,大家过年都没停工,全在工地吃的年夜饭。



    就咱们京城市民,还能守家待地安稳过年,不比那些远离家乡,来支援的外省技术骨干强?



    现在就这情况,谁家还讲究啥年味不年味呀?再,就大食堂这伙食,能想办法供大家吃上鱼肉和包子就很不错了,也算有过年的样子了。



    啥也没有赶工重要!不是,一定要在国庆节前全部完工投入使用吗?



    各级领导的压力都大着呢,这可是政治任务!完不成拿啥向国庆献礼,全国人民都看着呢!”



    相比别人家,韩家这个年过的还是热闹的,三子和牛家兄妹全来陪祖孙俩聊天守岁。



    用牛芸的话,他们就是图韩家零嘴多。



    柿饼、软枣、核桃,都是上山背回来自己晒的。花生、瓜子,韩家糊了个烤炉,是开荒种了自己烘烤的。



    比别人家要啥没啥,一家人对坐干瞪眼可强多了。



    “没个铁锅,干啥都不方便!我们家分的花生,我爸生的就吃了。”牛芸吃着烤花生,嗑着瓜子,对这个新年很是失望。



    既便几家分了粮食,也没锅做了吃,太让人憋屈了!



    “嘿嘿,我爸,上面正在开会讨论,过完年可能大食堂就会停,到时候,咱们就可以自己开伙了。



    对了,啥时候,咱们去把大豆榨了油,大食堂没油没盐的刷锅水,我真喝够了。”



    韩昭昭:“着啥急?等大食堂真解散了的。现在大炼钢也结束了,你们,咱们是不是能去买口锅了?”



    “我看行,已经没人盯着别人家的铁器,现在买口锅应该安全了。”老太太这段时间也被憋急了。



    做饭没锅,食材再多,也没办法发挥。连蒸个窝窝头馒头都不行,何况是炒个菜煮个炝锅面条了。



    厨房家什不凑,这对整天围着锅台转的家庭主妇来,简直太让人郁闷了。



    她们家只剩下只陶罐子,这个冬天光吃炖菜熬粥了。



    “我看行,这大食堂,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一旦解散,家家户户都急需买铁锅,咱这时候买,不定正是好时。”



    牛莲感觉真荒唐,“好好的铁锅变成了溜渣疙瘩,还要再花七八块钱去买,这都是啥事啊?”



    三子来了一句,“卖了秫秸买干草——越捣腾越短呗!能啥事?就是个全国人民一齐作呗!”



    “别瞎!”



    “什么呢!”



    “哎哟喂,这话可不兴乱!”



    在场的人齐齐被他吓了一大跳,纷纷出言阻拦。



    韩昭昭也板着脸对三子:“祸从口出,这个词你没学过吗?



    



    钱三,大过年的别没事找事,你是看着别人挂牌子游街眼热咋滴?”



    三子脸色发白,也知道自己没管住嘴,又失言了。



    牛民也劝,“三子,以后你得改改你这脾气,话前要三思而行。



    过了年,又长了一岁,咱们都不是孩子了,再不懂事,没人相信。



    事情闹大了,会连累家里人!关爷爷的对,为人要慎思、慎言、慎行!”



    “没关系吧?我也就在家,在外面,我轻易不咋话的。”三子讪讪解释。



    老太太意味深长的:“孩子,就怕习惯成自然!”



    大家都沉默了。



    气氛太紧张,大过年的有些令人压抑。



    韩昭昭转移话题,“今年你们家请没请主席像?看,我们家请了张最大的。”



    牛芸接话茬,“我们家也请了一张,不过没你们家请的这张大。



    别,站在门口乍一看,跟真人一模一样的,这画像画的真像!”



    “呵呵,这可是彩色印刷的,能不像吗?”



    新年的气氛很沉闷,不大会儿工夫,大家就提前散了!



    等过了半夜十二点,外面渐渐陷入沉寂。韩昭昭跟个幽灵似的,提着篮子拿着电独自出了门。



    本来以为街上没人,可一上街,她却傻眼了。从街头到街尾,生起一簇簇火堆。



    大家谁也不话,自觉隔开几步距离,在地上用木棍画个带缺口的圆圈,默默的点燃火纸元宝。



    火光照不清人脸,几乎每个人都戴着帽子遮住脸。快速烧完,灰烬熄灭,转头就走。



    幸亏韩昭昭是个胆大的,不然肯定会被吓坏。明明暗暗的火光映得人脸闪闪烁烁,如在另一个世界。



    嘿!有些阴森森的!



    韩昭昭脚麻利的烧完纸,把灰烬拨散,提起篮子就走。还不敢跑,怕弄出动静。



    按照竞走运动员的步伐,迅捷回家插好大门。



    “昭昭,没事吧!”老太太上了床,却睡不着,一直在等她回来。



    “没事儿,奶,别人家也去烧纸了,街上人不少呢!您放心睡吧!”



    初一的早上,来拜年的孩子特别多,几乎整个胡同的孩子们都来了。



    老太太很高兴,大方的给每个孩子发压岁钱。不多,一人五分钱!另外每个孩子走的时候衣兜都被塞满了,花生、瓜子、地瓜干,另外今年还多了一把软枣。



    “我就吧!来韩奶奶家拜年肯定不亏,她家园子里种的葵花粒,每年都会留着过年给我们吃。”



    “嘿嘿,今年更好!还多了软枣,这肯定是昭昭姐姐从山上找回来的。



    崔车子两紧紧捂着衣兜,生怕跑快了,好吃的掉出来。“我妈了,韩奶奶喜欢孩子,自己不吃,也会留给咱们吃的。”



    庆祝也笑得闭不上嘴,“我也喜欢韩奶奶和昭昭姐,等我长大了,有好吃的也给她们吃!”



    无论什么年代,盼着过年的都是快乐的孩子们。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