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邻居借粮

A+A-

    老太太拄着拐迎到门口,亲热的招呼自己的老姐妹。



    “您咋来了?孙子呢,咋没领来玩?”



    王奶奶去居委会义务编筐,还捎带着看孩子。



    “孩子他妈看着呢!赵家妹子,我这次上门,是有事求您。



    媳妇儿子今儿早上排了半宿队,没拿挨上号,粮店就没粮食了,让明儿赶早再去买。



    可家里半点儿吃的没有,早上就没吃饭,中午晚上还不知道拿啥下锅呢!”



    老太太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来借粮呢!



    “我们家粮食也不多了,上个月买的只剩下五六斤玉米面。今儿早上昭昭也是半夜去排队,刚空着回来。



    看这阵势,粮店明天放粮肯定也放不多,弄不好又要定量。



    这样吧,我先匀给您一斤玉米面,您先把今天对付过去,等您买了粮在还我?”



    王老太太高兴坏了,她也是个脸皮薄的,要不是实在没办法,她还真张不开嘴求人。



    “那可真谢谢您啦!您放心,等明儿买到粮食,我立马还您!”



    “嗨,不着急。昭昭,你去给王奶奶挖斤玉米面子。”



    韩昭昭接过王奶奶里的瓢,答应一声去了厨房。



    一会儿就称了一斤玉米面端进堂屋。“王奶奶,实在不行,您可以让家里人去副食店买点现成的凑合两顿。



    咋滴也不能让全家饿肚子吧?我早上还去副食店买了一斤粉条呢!”



    起这事王奶奶就一脸无奈,“昭昭,那是你运气好,我儿子也去了,可能去的晚了点,不但副食店,现在连商店百货大楼都被人买空了。



    好家伙,连柜台都被人挤蹋了,也没拿回家半点能吃的。”



    老太太听了吓一大跳,反应过来赶紧嘱咐王奶奶,“王大姐,这玉米面出门您可藏好了。



    万一被人看见,也别是从我家借的。我家也只剩下四五斤粮食了,街坊们上门,可真没东西借。



    昭昭,咱家那条黑布袋子拿给你王奶奶用,装里边遮遮,出门少一事算一事!”



    三个人跟地下组织似的,对这斤玉米面进行了仔细伪装,才把王奶奶送出门。



    “昭昭,快关门,一会儿不定还会有人上门借粮食。



    你记住,咱家就剩下四五斤玉米面,谁来也不能借了。”



    老太太慬慎得很,拉着孙女回厨房开始藏粮食,“这些大米,这些红豆,这些米,对了,还有油罐子,通通藏进地窖里去。”



    韩昭昭被老太太指挥着,盆盆罐罐一趟趟搬进地窖,不但把粮食给藏了,连晒的干货也没放过,粉条粉皮地瓜干,豆角丝茄子干黄花菜全塞进麻袋背进地窖。



    老太太还在那叨叨:“不是奶气不舍得往外借,咱家东西太多了。别人没有就咱家有,容易惹人眼红啊!”



    韩昭昭忍着笑:“奶,您甭解释,我都懂,书上了,这叫不患寡而患不均。”



    “对对,这词儿好,还是人家文化人会话。”



    刚关上地窖门不一会儿,“哐哐哐”又有人敲门了。



    



    祖孙俩面面相觑,一时被难住了,这门开还是不开,这是个问题。



    韩昭昭透过门缝看到敲门的是隔壁刘大爷,不过后面还跟着一群大娘大婶。



    嗨,这下不开门不行了,左右邻居全来了,便打开了门。



    刘大爷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半天没明来意。



    他不好意思,却有好意思的,大娘大婶们跟群鸭子似的,七嘴八舌张嘴就借粮食。



    大家都没余粮,也想来借点。



    老太太摆出犹豫的样子,很为难的表示:“我们家的情况你们也都知道,为了养好我的腿,这几个月家里的饭都是孩子做的。



    她里哪有个分寸,粮食剩下的真不多了。刚才王家大姐借走一斤玉米面,我家就剩下四五斤粮食了。



    罢了,你们轻易不求人,这么着,一家不多,先匀半斤对付着,把今天糊弄过去,咱们大人好,咋滴也不能让孩子饿着。”



    老太太拄着拐棍,直接领着人进了厨房。指挥大家一顿找,看着灶台上的半罐玉米面,邻居们顿时沉默了,毕竟韩家的粮食真的所剩无几了。



    借还是不借,这次该他们为难了!韩昭昭旁观着她奶的骚操作,忍不住在心里给她点了个赞!



    但看着邻居们焦急又为难的样子,祖孙俩又心软了。最终,老太太还是决定借给他们每家半斤玉米面,并叮嘱他们一定要尽快还回来。



    邻居们连连道谢,拿着玉米面正要离开。韩昭昭又去墙角掀开麻袋,抱出来个十来斤的大南瓜。



    拿起新买的菜刀,几刀下去就砍成了十几块。



    “大娘婶子们,家里还留了个南瓜种,把南瓜籽留下,南瓜大家一人分一块。



    回去熬锅粥,也能顶点事儿!”



    邻居们顿时笑了,这可是意外之喜。这一块足有一斤多,足够五六口之家吃一顿的了。



    关键是粮食是要还的,南瓜归属于邻居们互赠的瓜果梨桃一类的,可以不用还。



    啥时候自己家有点儿稀罕吃头,回赠韩家孩子点儿就能行。



    邻居们都走了,祖孙俩看着空荡荡的厨房,意味深长的笑了。



    韩昭昭低声担心地问:“奶,关爷爷肯定也没买到粮食,也不知道他中午吃啥?”老太太叹了口气:“别担心,总会有办法的。那老头精着呢,肯定有后!



    以前世道那么乱,他不也都拉着一大家子人挺过来了嘛。



    这两天咱家可得低调点,做饭不能出格了。还有,别人到处跑着找吃的,咱也不能搁家里请等着。



    没事你也出门跑跑,咋滴也得做个样子出来。”



    韩昭昭点点头,心里祈祷着明天大家都能顺利买到粮食,这样她们家就不招人眼了。



    下午居委会又贴告示了,上级紧急调来了粮食,粮店明天正常售粮。



    不过因为购买太集中,运输部门压力太大,限量供应,每口人可先购买二斤粮食。后面粮食陆续运进京,大家可以再次补充。



    晚上,牛家大爷和钱家大伯都来了,三家家长商量了,趁钱大伯出京运粮,把山里一存的蓖麻子和大豆先运出去,该卖的卖,该打油的打油。



    东西太多,是绝不能在京城出的。幸亏钱大伯常年在外面跑,有门路解决。



    最后,家长们还商量了山里的地怎么处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