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鸭肉

A+A-

    薛英在旁边插话,她最看不惯她哥,这么大了,学不好好上,天天只顾着玩。



    “你怎么有脸我呢?你倒是不疯跑,你天天在家瞎忙活什么?看看人家牛芸,只比你大两岁,妥妥一个旺家的搂耙,啥都往家划拉!”



    薛士奇没想到他妹胆子变大了,敢和他对着干,立刻就开始反唇相讥。



    牛民不愿招惹薛家人,一杆子给薛士奇支到下星期了。



    他想过了,下星期薛士奇要是还粘着他,他就不跟着大伙一起行动了。



    薛家人品行不好,邻居们都不愿和他家深交。暴露他一个,不能把昭昭也给暴露了。昭昭巧主意最多,他一定要把她藏好。



    今天晚上,三只鸭子杀了一只,剩下的两只送一只给姥爷家,另一只让他妈匀给同事,最少能挣六七块钱呢!



    听市场上吃的东西奇缺,野鸭子卖到两块钱一斤,一上市就会被抢光。



    嗯,晚上跟娘商量商量,让她找人打听打听,也想办法买一团尼龙线,再弄几个硬实的鱼钩。



    趁现在没人学会这个窍门,他争取多钓几只野鸭子,不但能改善家里的伙食,多了卖钱也能挣不少。



    昭昭的对,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光指望爹娘的死工资,家里到什么时候也攒不下钱。



    看今年的形势,粮价这么贵,自己去年和伙伴们挣到的四五百块钱,买粮食一家人不够吃三个月。



    哎呀,挣钱不易花钱易,攒钱这事,越攒越有瘾!



    韩昭昭家晚上也炖了鸭子,对门的淑芬姨看她杀鸭子,还送了她一包笋干。



    这笋干可真是稀罕物啊!韩昭昭穿越来将近两年,找遍京城的各农贸市场,都没有碰到过一次。



    这个年代,运输能力有限,南北物流非常困难。生长在北方,想要像后世那样天天吃到南方的特产,简直比登天还难!



    而鸭子炖笋干,简直就是天作之合,完美搭配。



    这道菜做好了,绝对能鲜掉舌头,实话,她早就垂涎欲滴,心心念念着这一口了!



    鸭子炖好之后,老太太亲自给对门送去了一碗鸭肉。



    “淑芬,这是野鸭肉,昭昭炖的,给你们娘俩送点尝尝。”



    “这怎么好意思,现在吃顿肉不容易,您留给昭昭吃吧,我已经做好饭了!”



    老太太朝桌上看了看,中间一个竹编的笸箩里放着两个黑乎乎的窝窝头,两边各摆着一副碗筷,碗里装着碗开水。



    “淑芬,你和孩子晚上就吃这个?”



    亮妈脸带苦笑,“我刚上班,户口才落下,下个月才有购粮资格。



    现在市场上也买不着粮食,好在厂里领导知道我家困难,先让会计给预支了点钱和粮票。



    中午在食堂多买两个窝头,晚饭就只能先凑合着了。”



    老太太年轻时没少吃苦,对淑芬娘俩此时的困境很是同情,她其实是个很容易心软的人!



    “唉!你和亮都太瘦了,撑到下个月时间太长,这样下去可不行,吃不饱,孩子会病倒的。



    



    这样吧,晚上我匀你五斤玉米面,一早一晚给孩子做碗糊糊。



    这碗肉你一定得收,里面的笋干还是你给的,我尝了一口,真的特别鲜。



    我家还有呢,今天的鸭子不,加上笋干,炖了一锅呢!”



    亮看着碗里的肉直流口水,扯着他妈的衣服,“妈,想吃肉!”



    淑芬很是羞窘,只好伸接了碗,把菜倒进自己家的碗里,顺洗了碗还给老太太。



    “那真谢谢婶子啦,您放心,下个月我买到粮食马上还您。”



    “别客气,以后咱都住一个院儿,当一家人处着吧!过日子谁还没个难处,咱们两家都是女人家带个孩子生活,以后互相帮衬着过吧!



    现在新社会了,没有人剥削,你有工作,好好干,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亮妈连连点头,眼睛里隐隐泛着泪花。这一刻,她心里特别踏实,韩家祖孙都是厚道人,住进这个院子,是她们娘俩的幸运。



    经过几天的接触,老太太也放心了。这娘俩平时深居简出,除了上班,基本不咋和别人来往。



    而亮这孩子虽然智力有点问题,却不是闹腾的性子,在家的时候,不是坐在书桌前写写画画,就是默不作声的粘在昭昭身后玩。



    不但不捣乱,有时候还会主动帮忙。老太太也看出来,昭昭一点儿也不烦亮,还很照顾他。



    嗯!这孩子不愧是她们老韩家的人,嘴巴不饶人,却最是心善。



    当天晚上,淑芬用老太太给的玉米面给亮做了一碗糊糊。临睡前也没耽误让亮吃进肚。



    看儿子吃得香,淑芬看着很满足,心里也暖暖的,还是好人多呀!



    每次她们陷入绝境,总有人能带给她温暖,让她脚踩荆棘,也能咬牙坚持活下去。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淑芬和老太太相处得越来越融洽。她们经常一起做针线、聊天,像家人一样相互关心。



    而亮也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成了昭昭的跟班。而韩昭昭也经常投喂他,亮的脸上渐渐红润,多了笑容。



    淑芬感激命运的眷顾,让她遇到了这么好的邻居。她深知,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份温暖是多么难得。



    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工作,让自己和儿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三家吃上炖野鸭子,这事儿瞒不住。毕竟这年代,一般工人家庭一个月连两次肉都吃不上,几乎家家做饭都清汤寡水。



    谁家炖个肉,那味道能传出老远。人们的鼻子更是堪比猎犬。



    晚上吃块肉,隔一宿张嘴话,别人还能你嘴巴里闻到肉香味。



    三家同时炖鸭子,那馋人的肉香味,据三天不带散的。



    胡同里很多人不服气,“几个孩子都能抓住野鸭子,我还不信了,我一个大人还比不上半大孩子。”



    女人们再是心动也不敢出头露面,家里的男人们却干劲满满,即使下班后累的不想动弹,也会强制自己去各海子边转悠转悠。



    万一呢?万一有被赶得晕头晕脑的野鸭子被自己捡漏呢?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一家人不就能吃上肉了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