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水疙瘩咸菜

A+A-

    三子这话没毛病,这年代户籍管理不严,年龄改大改,派出所有熟人就一句话的事。没熟人,一支烟就能给办。



    后世上不还嘛,“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地区不是差异,体重不是压力,性别没有关系。”



    一句话概括,只要双方愿意,爱咋滴咋滴!



    韩昭昭皱着眉头,心中满是担忧,“那薛桃姐岂不是太可怜了?她要是嫁给个不好的人家,一辈子岂不毁了?”



    牛芸也是一脸无奈,“唉,那也没办法啊,谁叫她生在那样的家庭呢。”



    三子挠挠头,“薛桃姐可是个老实的好女孩,我们能不能帮帮她呢?”



    韩昭昭眼睛一瞪,“你可千万别有其他想法,咱们没这个能力安排别人的命运。



    真帮忙也得求家里父母出面,薛家啥人咱们也都知道,万一被缠上,可会给家里惹麻烦。”



    三个伙伴面面相觑,开始自我反思,还是年龄啊,考虑事儿就是不全面。



    空有一颗赤忱之心不假,后果总是想不周全。



    正犯愁呢,大门打开,亮娘俩一人腋下挟着一把树枝子回来了。



    “淑芬姨下班了?”



    “亮哥,过来玩。”



    “淑芬姨,今天咋回来晚了,又去捡柴火了?”



    三个伙伴纷纷打招呼。



    “哎,下班了,看见了就顺路捡了把。三子,芸,找昭昭玩呢?晚上别走了,姨给你们搅疙瘩吃。”亮妈笑着对孩子们。



    “不了,谢谢淑芬姨,家里做好饭了。”



    三子和牛芸齐声拒绝,现在供应紧张,人家虽然留饭,他们却不能不懂事,当真搁这吃。



    “昭昭今晚上别开火了,跟我们娘俩一起吃吧。”



    亮妈没强留,又对韩昭昭,“就多添瓢水的事,省得你再洗锅刷碗的忙活了。”



    “不了,今天晚上蒸发面馒头,不蒸出来面会发大劲的。



    淑芬姨,今天我挖了不少野菜,分您点,添个青头。”



    韩昭昭从背篓中掐出一大把野菜,给放到亮家门口。



    “你挖点野菜挺费劲的,咋又分给我家?”



    “淑芬姨,现在野菜长得大点了,今天挖到不少,就是干叶多,您多花点工夫,仔细择择吧!”



    “好,晚上没啥事,饭不怕晚,不怕搭工夫。还多吗,我帮你一块择了?”



    “不用了,剩下的待会让三子和芸分分,让他们拿家去自己择。”



    “三子,芸,你们玩啥呢?”亮不知愁滋味,看到伙伴,高兴极了,跑到韩昭昭家门口,抬腿就进了屋。“来,给你们这个。”



    看到亮从口袋里掏出来的头花,三人都笑了。



    韩昭昭牛芸一人选了两个,笑嘻嘻的道谢:“真好看,谢谢亮。”



    牛芸选的是两个绿叶红花的,很鲜艳,扎在她两根半长的粗辫稍上像两只花蝴蝶,看着还挺好看。



    韩昭昭一冬天没剪头发,刚好能将将扎起两个刷子把辫,扎了两个淡绿色的头花,照照镜子,自我感觉还挺美。



    



    三子笑呵呵的前后看看,跟亮齐齐点头:“好看,真好看!”



    可不好看吗,这个年代,人们穿的朴素,布料的颜色更是除了灰黑就是土黄,偶尔出现一抹军绿,都是极吸睛的。



    什么红黄绿粉,更是极其罕见。就是娶媳妇嫁闺女,家里人想置办一身红色喜服,都要提前准备很久。



    不仅是价格问题,更因为印染成本和技术等原因,供销社货源也极少。



    尤其是正红色,想办喜事的人家,甚至要提前一两年就开始上心置办。



    韩昭昭回屋找了块滑石,四个伙伴去院子里划好线,跳了会房子,每人都玩出一头汗。



    淑芬姨坐在门口择野菜,看孩子们玩游戏,已经长点肉的脸上满是笑容。



    看淑芬姨要生炉子做饭了,伙伴们也开始散了。



    “昭昭,你家水疙瘩还有吗,给我捞一个,我家咸菜吃完了。”



    临走,三子跟韩昭昭要咸菜。



    “有,还不少呢,走,我给你捞两个。”韩昭昭爽快极了,她家咸菜多了去了,品种还多,指望她和她奶自己家吃,三年也吃不完。



    “给我也捞一个,话你家咸菜真好吃,比我家炖的菜还香。”



    韩昭昭得意的笑,“那是,我家咸菜缸里可没少放大料,拿回去切成丝加点酱油醋,再切进去点姜丝葱丝香菜丝,搁点辣椒,比肉都好吃。”



    韩昭昭洗干净,仔细擦干净水气,在碗柜里拿出两个碗,掀开墙角一米高的咸菜缸,挑挑拣拣捞了四个半斤左右的水疙瘩。



    不偏不倚,三子和芸一人两个。



    “回头别忘了把碗捎回来啊,三子,我记得你拿我家两个碗没还了吧?赶紧送回来,不然我家没碗用了。”



    三子挠挠头,嘿嘿直笑:“刚才我妈还喊我给你家还碗呢,走得急,我给忘了。等晚上的,连这个一起给你送回来。”



    给他们俩每人又抓了把野菜,三子多给一份,让他捎给关老爷子,这才把人打发走。



    “亮,我开咸菜缸了,取个碗来,给你捞俩水疙瘩。”



    “噢,马上来!”亮答应着,回家拿来碗,“昭昭,我要大的。”他伸长脖子往咸菜缸看。



    “谁你傻?还知道要大个的!”韩昭昭笑,“大个的不好吃,不如个的滋味足。把头给我缩回去,别把口水喷缸里。”



    韩昭昭仔细着呢,咸菜缸里放的料足,就怕进了生水油星坏了缸。



    “噢!”亮乖乖听话,端着咸菜回去了。



    人都走了,韩昭昭准备做晚饭。



    把面盆端过来,盆里已经满了,指一抠,下午发的三合面膨胀成均匀的密麻麻洞洞。



    一股浓郁的粮食味扑面而来,带着一点点面起子的微酸味道。



    铺上面板,撒点面扑,韩昭昭抓了撮碱面子,碱面子受潮生了疙瘩,她用擀面杖擀细泛,撒面板上开始揉面。



    发面掺点儿碱面子,能中和面起子的酸味,蒸出馒头会更香甜。



    揉好盖上面盆醒发,开始收拾大锅,掏灰整理灶底。



    洗了揉面排气,分成个个拳头大的剂子,把剂子揉成馒头,盖上笼布二次醒发。



    大锅添水扔进去一把绿豆,架上蒸笼,铺完笼布开始往锅里捡馒头。



    一圈圈间隔摆放,盖上锅盖醒着,韩昭昭坐在灶前的凳子上归拢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