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一日暴富

A+A-

    上午把昨天晚上没干完的活全完成,下午就带着亮出了门。



    在胡同里教了快一时,才让亮学会安全驾驶三轮车。



    不是她懒不自己骑,关键是她骑到大街上老招人笑话。



    “看,那三轮车自己跑了!”



    “快看呀,谁家三轮车溜车了,快给拦住,别撞了前面的孩。”



    “哎呀妈呀,谁家骑车这么不心,车自个跑了,上面还有个孩子呢!”



    这样的情况她遇到好几次,懒得跟人解释:我是骑车的!一个大活人,你们看不见吗?



    枉她自觉长的不矮,可在别人眼中,却仍是被人们视而不见。



    骑着三轮车上了大路,亮笑得像个傻子。韩昭昭苦笑,她从来不知道,骑三轮车竟然也的摔倒翻车。



    不是最稳定架构的是三角形吗?严格,三轮车的车身和车架都是三角形结构吧?竟然翻车?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呢?简直是离了个大谱!



    心翼翼的坐在车后斗,看驾驶座上亮激动的心,飞转的腿,她真怕亮又会翻车。



    “慢点骑,慢点骑!看着点路,注意安全!”



    “知道了,慢着呢慢着呢!”亮满口答应着,速度却一点不减,此时,他是乘风的少年!



    好在韩昭昭前世没少积德,亮越骑越熟练,终于没再翻车,她也没挨摔。



    去了好几家药房,了解今年的药材价格,发现和去年相比,所有药材都有所上浮。



    看来,旱灾还是对药材市场有影响的。



    但是上浮的幅度也不大,平均每种在几分至几毛之间吧,这个价格,对普通老百姓影响不算大。



    她专门抄录了京城附近生长的药材价格,炮制好的黄精每斤十二块零八毛左右,天麻便宜些,十块钱上下。



    当然,这都是炮制好的一级品价格。



    韩昭昭顺路还去看了看白老爷子,有段时间没见了,她还挺担心那祖孙两人的生活状况的。



    白老爷子变化不大,也没见咋瘦。可惜白术去学校,这次没见上面。想来他也会很好的,毕竟白老爷子是正式工,一个人挣钱养一个孩子,比其他家庭,不上有啥负担。



    “前几天白术还念叨你呢,我就寻思着,下雨了,你也该来卖药材了。”



    白老爷子提着韩昭昭送来的半口袋土豆和南瓜,笑的慈祥。



    “前段时间学习紧张,家里又来了个表妹,身体不好需要照顾,来的就少了。



    这不,我也想你们了,顺路给你们送点自己家种的土豆南瓜。



    今年太旱了,本来我还以为会错过这一季的药材呢!



    幸亏老天睁眼,下了这场透地雨,总算能上山挖药了。白爷爷,今年药材公司的收购价怎么样,是涨了还是跌了?”



    又向白老爷子介绍了亮,了几句话,他们就离开了。



    白老爷子低头看看里的布袋子,笑着摇摇头,“这丫头,是个贴心的!”把东西提进屋里,继续去值班。



    接下来,除了星期五下午韩昭昭去学校参加了劳动课,基本上天天带亮上山。亮也被她锻炼成三轮车专属司。



    



    不过亮很乐呵,跟着韩昭昭,不但能威风的骑三轮车,还天天都有收获。



    山上的好东西太多了,丹参、百部、天麻他们还在一处山坡上,挖到了很多野生山药。



    连着半个月,亮妈天天做山药吃。蒸的,煮的,炒菜,做馒头,吃的娘俩脸色越来越好。



    韩昭昭收获也不少,每次挖回来的药材,她都和亮平分。



    亮出力气,她出技术。能炮制的,她都会不嫌麻烦的给炮制了。



    学中医,炮制药材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经的药材多了,才能更好的了解药材的药性,她全当练了。



    其间,他们先卖了第一批天麻。



    三百斤鲜天麻,炮制晒干后得了八十多斤成品天麻干,去鹤年堂给评了个一级,一共卖了八百零九块五毛钱。



    按七份分,韩昭昭提炮制供技和三轮车独占两份,分到两百三十一块两毛八。其余五个人每人一份,到一百一十五块六毛四分钱。



    真正实现了一日暴富!



    亮对钱财不敏感,只知道挣钱了。亮妈却高兴的连话都不会了。



    知道药材能卖钱,却不知道能卖这么多钱呀!一百一,能顶一个正式工将近四个月工资了!



    她感觉像做梦一样,如果不是厚厚的一沓钱现在真实的握在她中,她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咳咳,淑芬姨,这样的好事我们也是头一次遇上。主要是碰巧了,今年我们找到了比较值钱的天麻。



    按这好东西咱们京城很少见,也不知咋滴,就让我们踩了狗屎运,不可能遇到的,我们偏偏遇到了,活该我们发财!



    不过,这样的好事纯属巧合,以后这种情况极罕见,咱们还是要放平心态。



    正常挖药材,一天收入个十块八块,已经是很走运了,一般人也就能挖个块儿八毛的,才是正常。”



    淑芬姨点头如捣蒜,“我知道,我知道。我们老家也有人靠上山挖药材为生,常年长在山上,吃不好喝不好,还危险,能保住个糊口就不错了。



    从没听,挖药材能发财的。”



    老太太也连连点头,“淑芬的是,在东北,老一辈就常一句话‘上山容易下山难’!



    很多人赶山都是抱着运气好,挖着个百年人参灵芝啥的,发财暴富的想法。



    可这样的好事成千上万人里有一个就不错了,大多数人搞个灰头土脸空而回。



    有那倒霉的,不但啥也找不着,还会把命扔山里。



    你们想想,深山里可是老虎黑瞎子狼群野猪的地盘,只要遇到一样,这辈子算是走到头了。



    还发财?发个槌子!能囫囵个下山,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牛莲被惊吓到了:“山里这么危险吗?我们遇到的咋都是野兔野鸡啥的,就是蛇也没遇上几条,还都是没毒的。



    是我们的运气好吗?”



    老太太摇头疑惑不解:“昭昭遇到过野猪和猪獾,你们不知道?”



    韩昭昭对老太太猛挤眼睛,牛民挠挠头,“是吗?昭昭,咋没听你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