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列国扬名

A+A-

    自从令尹与楚王熊章定下学宫筹办章程之后,子西就让人紧锣密鼓的修建学宫,从选址到兴建,从不敢假借他人之,都是他亲力亲为。



    他的儿子公孙朝也奉命跟在令尹的身边学习。



    这座学宫也由熊章亲自命名,叫做章华学宫。



    昔年,楚灵王以举国之力修建了一座离宫,这座离宫就叫做章华台,被誉为天下第一台,只是章华台最终还是被毁于战火之中。



    熊章要用章华二字警醒自己,莫要做灵王。



    就在学宫筹建之期,楚国的求学令也让楚国的商人和出使各国的楚使带到了中原各国,晋、齐、鲁、卫、宋、郑等国境内凡是热闹一点点酒肆都流传着楚国的求学令。



    “哈哈,这区区楚国,僭越称王的蛮夷也,沫猴而冠,也配对我等士子考核?”



    鲁国国都曲阜城内的一处酒肆之中,一个士子摇摇晃晃的将一个商贾中抄写的求学令抢了过来,扫了一眼,就一脸不屑,大声嘲讽。



    惹得酒肆所有人侧目。



    更有其他士子也是嘲弄道:“孟孙君子,依你之才,楚国学宫的祭酒都做得”。



    “哈哈”,其他士子也纷纷大笑。



    孟孙交出自孟孙氏,不过才学一般,但架不住家世好,是鲁国的执政卿族,身边都是些阿谀附和之辈。



    “哼,这楚国的祭酒不当也罢,楚人恐怕诗都没读过,我可不会教”,着,这孟孙交就将抄录的求学令随一丢,还用脚踩了几脚,便大笑而去,其他士子也都簇拥离去。



    就在鲁国士子离开之后,酒肆又恢复了之前的热闹,似乎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一般。



    就在这时一个灰袍青年缓步走到被孟孙交丢弃的帛书前,将帛书捡起,轻轻的将帛书上的尘土拂去,看着帛书上写的内容,一脸感叹。



    



    “听,这新任的楚王是个八岁的孩子,没想到却有魄力在诸国招贤纳士,真是贤明的君主,楚人有福了”



    那人喃喃自语道,随即心的将帛书放入袖中离开酒肆,散入人群之中。



    楚国在列国之中招募老师和学生的消息不胫而走,嘲笑者有之,冷眼旁观的人也是不少,不过心动的人也有许多。



    毕竟楚国给得太多了。



    在学宫担任博士,楚国就能给钱给房送老婆,这待遇可不要太香,就算是没当上博士,还能留在楚国继续读书,楚国还给钱倒贴,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啊。



    要知道,这列国之中,落魄贵族也是不少。



    一时之间,楚国瞬间成为了诸国的谈资。



    “母亲,儿子去楚国了,还请母亲保重”



    晋国一处乡野之中,一个十几岁的青年男子刚刚拜别了自己的母亲,将要独自远行。



    远行的理由不过是听楚国有一处学宫,正在招纳士子入学,还能给钱,于是,此人为了光大门楣,只能去往楚国求学。



    不仅是晋国一处,齐、宋、鲁、卫等国,有不少士子和名士纷纷背上行囊,离开故土前往楚国,只为了那日后的前程。



    求学令发出不到半年的时间,郢都之内,每日都有十几个士子入城,多的时候就有三四十个,郢都之内一时间热闹了不少。



    幸亏熊章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其在王宫的边上建了一座招贤馆,虽然建得仓促,但能避风雨,还能定期提供酒肉,入楚的士子不仅毫无怨言,还夸楚国大器。



    只是可怜了楚国的令尹大人,看着源源不断的钱粮从府库之中搬走,心里在不断滴血。



    这些都是他们这些老臣与昭王这二十年一起积攒的家业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