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调离

A+A-

    许满仓从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他记着许老爹的养育之恩。



    所以不管许老爹让他干什么,满仓都很顺从。



    懂事以来,满仓便受尽白眼与欺辱。



    当身边所有人都用同样态度对他的时候,他习惯了。



    便会觉得因为自己身上有北狄人的血统,所以不为世人所容也是理所应当。



    如今见许老爹用从未有过的和蔼语气跟自己话。



    许满仓心中滋味难明,却也知晓这是为何。



    因为他从军了,可以替许家免除苦役,可以让大哥不必上山采石。



    但许满仓依旧会被许老爹的眼泪给触动,好似在这样的时候,他才能体会到亲情。



    许满仓上前扶了一把许老爹,这动作就代表了他还是认这个爹。



    只是许满仓不善言辞,只是如往日一样低着头。



    许老爹心下稍安,他还当黑狗子从军后便会不认他,眼下看来,黑狗子还是原来的黑狗子。



    他顺势抓住许满仓的臂:“你当然是许家人了,这边城谁不知道你是我许家人?”



    “莫要听你嫂子胡,她人口硬心软,只是心疼你大哥体弱,恐受不了服役之苦啊。”



    许满仓轻轻点头:“爹,如今我已从军,家里”



    到这,许满仓扭头去看吴遂,吴遂没好气道:“凡入常备军者,全户可免徭役。”



    得了吴遂得肯定,许满仓朝爹点点头。



    许老爹闻言总算是把心放进了肚子里,也不敢再贪心。



    他看得出,黑狗子是个可以拿捏的,但跟他一同来的人可不好拿捏。



    张长史当场就给许家批了免徭役的文书,许老爹拿到了文书就急着去接老大回来。



    叫上了自家儿媳,许老爹看看许满仓,到底也露出几分真心:“狗子,以后在军中要好好保重。”



    许满仓抿着唇,随后犹豫片刻:“爹,你能叫我的大名吗?”



    许老爹愣了愣,若不是刚刚给文书按印,有人念给他听,他几乎都记不起自己给黑狗子取的大名了。



    “好,满仓,以后有了出息,别忘了爹跟你大哥。”



    许满仓满意了,重重点头:“爹,你也保重。”



    公堂众人被驱散,许满仓跟张长史道谢,然后跟着吴遂向外走去。



    这时许老爹已经带着儿媳走的没影了。



    吴遂一脸的嘲笑之意,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若许满仓不能给许家带来半点好处。



    只怕那许老头今日也不会做出那副样子。



    许满仓从军入伍,许老头只是一句保重,得到了文书就恨不得躲远远的。



    偏偏许满仓看不清楚,所以吴遂觉得许满仓一定不太聪明。



    吴副将让吴遂带了五十两银子,意思是给许家,以后让许满仓跟许家划清界限。



    可吴遂觉得那老儿惯会装模作样,从前也并未对许满仓付出多少心力。



    这便宜哪能让他这般占去?于是便提也未提。



    回到军中,将那五十两还了回去。



    吴玉峰知道后,也并未多,只让吴遂多带许满仓熟悉军中事务。



    他从仇将军处已经得到消息,朝廷很快就会安排一位大将军来边关坐镇。



    当今圣上十分英武善战,年轻时候就曾御驾亲征两次,只可惜草原环境恶劣,面积广阔。



    



    北狄骑兵占尽天时地利,导致两次征战都未建寸功,还折损不少。



    此次北狄突然趁中元那日,准确的找到了边境最薄弱的缺口进入边城。



    沿途烧杀抢掠,祸害无数百姓。



    边城守将谢之庆连人头都被人给割了去,以圣上的性情自然会震怒。



    此次派遣大将军前来,想必不久之后,又将有一场大战。



    九月末,陆续有数千上万的常备军从各地调来边境。



    十月中旬,在吴玉峰忐忑的等待中,大将军陶陂率五万大军来到奉池。



    带着圣旨,对奉池以及整个边境做了一部分调动和部署。



    吴玉峰守城有功,朝廷给了些金银封赏却未晋升一官半职。



    不过这也让吴玉峰感到庆幸,他以为自己会因为谢之庆的缘故而被革职罢免。



    如今还能得到赏赐,自然很是高兴。



    只是高兴了没一会儿,陶陂便又拿出一份调令,划给吴玉峰两万边军驻扎旌安村。



    监督旌安那边的城墙工事,以及防御敌人再次偷袭。



    而原边城,则由大将军带来的人驻扎负责。



    吴玉峰的心情很是难言,调他督建城墙不怕,只是看这样子,若是大军要出征,只怕他也没有会随同。



    以后将会被逐渐排除在边缘,只做个守城将。



    当武将,没有战功就等于一辈子碌碌无为。



    虽然不甘心,但吴玉峰也没有办法违抗军令。



    回到边城,便开始集合出发,他能带的只有自己的亲信。



    原边城守军不动,调给吴玉峰的两万人马,都是大将军此次带来的新兵。



    许满仓自然也是跟着吴玉峰走,离开边城时,他回头望去。



    发现自高大夫离世后,整座边城,再无一人能让他牵挂。



    而许家,于许满仓而言,他已经算是报答过了。



    旌安村附近,高高的城墙已经建了一大半。



    从连阴山边城高大的城门一直延伸到这里。



    城墙高达数丈,全部由巨石砌成,墙头可跑双马,设垛口,角楼,枪洞。



    如果此时能从高空俯瞰,便可见长长的城墙将整个乾国边境与北狄接壤处护住。



    如同一条长龙,蜿蜿蜒蜒,从太阴山往西方蔓延。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集乾国几乎半个国家的人力财力。



    不光是边城的百姓,还有其他地方源源不断的百姓被强制征调来修建城墙。



    这一项工程已经持续了十几年,仿佛无边的城墙下不知累积了多少皑皑白骨。



    想要真的将整个草原都挡在城墙外,至少需要两代人的努力。



    但若这项工程没有用,那也不尽然。



    至少,大半边境有了阻挡,北狄人的铁骑也再不能如曾经那般来去自如。



    未建成的地方,利用天然的山川河流,加以严防,也能抵挡的住。



    唯一容易被突破的缺口,便是旌安这里。



    吴玉峰带人来到这里,接管了两万边军后,立即着重新布置安排。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