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何不做那千古一帝。

A+A-

    重拾当年志?



    李沧澜苦笑一声,那个最有会一统天下的男人都倒在深宫大院的尔虞我诈之中。



    重拾当年志?如何才拾得起。



    赵牧的三十万无敌铁骑,自己的十万新建水军,这股足以横扫天下的力量,尚未发光便土崩瓦解。



    一身忠勇的赵牧成了天底下最大的反贼,人人唾弃。



    自己流落他乡,苟且于一座城,半死不活。



    志气,他妈的志气早就被消磨殆尽了。



    哀大莫过于心死。



    当年那个豪情壮志的李沧澜早已经死了,活着这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志气什么的,那是少年才有的梦想。”



    “现在的李沧澜只想做一个混吃等死的水匪头子。”



    即使真有志气,现在他下仅存五万大军,又能翻起什么浪花呢。



    大将军顾权下,当年可是有着整整五十万大军呐,依旧落得如此下场,他又能如何呢。



    “你子很有胆识,心计也还不错,但还是异想天开了。”



    “朝堂的尔虞我诈,远远没有表面那般简单。”



    “何况大将军的冤屈一日不明,我便一日不会踏入北玄的地界。”



    顾浔看着李沧澜那坚定的神情,没有步步紧逼,而是换了一个话题。



    “所以当年的朱雀门之变是为何?”



    李沧澜看着顾浔,知道顾浔为何执着于此,毕竟他娘亲也是死于朱雀门之变,缓缓道:



    “你就一点也不知道?”



    顾浔直截了当道:



    “满朝文武,胆敢提及朱雀门之变者,夷九族。”



    起先还有无数忠于顾家的老臣前赴后继,努力为朱雀门之变中枉死之人讨个公道。



    不过在顾邺的默不作声中,太后的铁血镇压中,一切归于风平浪静,以至于掀不起一丝波澜。



    听到这样的结果,李沧澜苦笑一声,为那些忠于顾家之人感到不值。



    有顾邺这扶不起的皇帝,顾家大抵是完了。



    此刻他也明白顾浔为何不惜藏拙、假死,段百出逃离京城了。



    在京城,永远得不到朱雀门之变的真相。



    其实李沧澜不想的,可似乎有些东西藏在心里太久,总想找一个愿意听之人倾诉。



    顾浔不同于那些游使者,或是二皇子顾承那般,对朱雀门之变只字不谈。



    他心中对顾浔的抗拒稍稍减弱,叹了一口气道:



    “当年太子率领赵牧的三十万大军北上,平定辽国旧部,北击戎狄,痛击草原各部,班师回朝。”



    “东魏、西陵两国畏惧北玄强大的军力,纷纷递上结盟条约。”



    “无后顾之忧的太子重整大军,准备与我新建的水师兵分两路,南下荡平当时强大的南晋。”



    “然而,我先头水师已经南下,赵牧大军准备开拔之际,皇上突发疾病,奄奄一息。”



    “太子和赵牧被紧急招回京都,连带还有当时许多将要南下的重臣大将。”



    “而当时我已经率军南下,无法第一时间北上,只能暂且驻军青阳城。”



    “之后京城便传出了赵牧打着清君侧的名号谋杀皇帝,意图篡位。”



    “太子顾权镇压途中身死,由刚入帝都的王爷顾邺登临大宝。”



    李沧澜面带苦涩,一场朱雀门之变,六部官员折损大半,朝中文武重臣几乎死绝。



    北玄数十年的国运积累,毁于一旦。



    作为太子顾权的心腹大将,他不相信赵牧会反,更不相信他会对太子痛下杀。



    唯一的可能就是太后作妖,可顾权是他的唯一亲儿子呐,真有人会为大权不惜对亲儿子下吗?



    那时的他只想调转兵马,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杀回长安,为朱雀门之变讨一个真相。



    可惜那个来自稷下学宫的少年读书人拦住了自己。



    



    没有让自己北上,而是继续南下,脱离朝廷,攻占柳州城,待时而动。



    可惜这一待就是近二十年,那个少年读书人成了当朝首辅,而他落草为寇。



    有时他也痛恨自己,当年为何就听了那个少年读书人的话呢。



    若是挥师北上,是不是就不会这般煎熬,以至于颓废至此。



    听罢,顾浔眉头紧缩,李沧澜与自己知道的不相上下。



    于是他问了李沧澜一个问题。



    “李将军,现在的你来看,当年的赵牧会反吗?”



    “我的是现在的你,而不是当年的你。”



    李沧澜迟疑了一会,还是轻轻摇头:



    “我不信。”



    顾浔深呼出一口气,道:



    “据我所知,当年确实是赵牧带兵围攻皇宫的。”



    李沧澜瞳孔微微一缩,一脸不可置信,可是他还是坚定自己的看法。



    “现在的赵牧我不敢,可当年的赵牧一定不会反。”



    虽然他与赵牧不怎么对付,可他还是相信赵牧的人品的。



    顾浔叹了一口气,当年之事疑点重重,知道真相之人,又都选择闭口不谈。



    “李将军,你难道就不想知道朱雀门之变的真相吗?”



    李沧澜目光看向已经西沉的残阳,神色复杂。



    “十年前,我很想。”



    “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现在的北玄朝廷就像是一滩烂泥潭,他不想,也不会在插足。



    “你死了那条心吧,我不会在插任何北玄之事。”



    顾浔并不意外,换做自己,也会这般失望。



    “现在的中域不属于四国,可终究只是一片散沙。”



    “四国相互制衡之下,谁也不敢直取,可私下里都在中域培植自己的势力。”



    “只要天下一乱,中域必然会被分而食之,李将军又该如何?”



    现在的中域介于四国之间,像是一片战略缓冲地带,使得四国兵戈得以止息。



    可一旦四国力量失去平衡,这里就会被战火荼毒。



    “我从未想过让李将军重新回归北玄,北玄朝廷已经是一滩烂泥,扶不上墙的。”



    “中原四国僵持的局面太久了,需要一个打破平衡的点。”



    “将来的中域必是百战之地,既然如此,何不让其成为一个百战之国呢?”



    “谁稀罕继承皇位,江山自己打才有意思。”



    “与其做那傀儡般的皇三代,倒不如搏一把,做那千古一帝。”



    顾浔出此话之时,神采飞扬,何等自信。



    少年的傲气与志气一并汇成了光。



    踩着荆棘的少年不需要朝阳与月色。



    李沧澜的眸子之中猛然迸发出一道精光,死死盯着顾浔,一脸不可思议。



    他在顾浔身上看到了野心,如同大将军顾权的那般的野心。



    他抿了抿嘴唇,想要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要什么。



    顾浔看着已经消失的夕阳,知道再多也没有用,转身走向将军府外。



    “李将军,我既然敢找上你,便不会是空口豪言。”



    “你若是想通了,可以来‘江湖郎中药铺’找我。”



    他知道此事不能急,要等李沧澜自己想通才有用,强扭的瓜不甜。



    此外,他还要拿出能让李沧澜信服的实力,比如整合柳州城各方势力。



    像李沧澜这般身经百战的老将,想要将其空套白狼,无异于异想天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