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谁是螳螂,谁是黄雀?

A+A-

    楚云不解父皇为何谢巩已经克制住,毕竟此局方才开始,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



    “父皇,你就不怕谢巩虚晃一枪?”



    心情大好的楚赫哈哈一笑,解释道:



    “柳宗下场,那他便不会动了。”



    “谢巩做事向来滴水不漏,他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愿犯错。”



    “当年我坐上皇位之事,其余藩王其实都在等着谢巩表态。”



    “只要他不承认我这皇帝,其余藩王必然会随着他反。”



    “可是他最终还是放下了中刀,俯首称臣。”



    “别人不想当皇帝,朕不信,可他谢巩的,朕信。”



    楚云微微皱眉,道:



    “这也是父皇迟迟不愿动他的原因?”



    楚赫告诫楚云道:



    “你记住,不要去挑衅一头吃饱的猛虎。”



    “你不去动他,它只会一味打瞌睡。”



    “若是扰了它的清梦,吃饱了一样还会露出獠牙,因为这是猛虎的自护的本能。”



    “儿呀,切记没有实力一击毙命,千万不要去挑衅它。”



    “猛虎伴身,只要摸清了他的脾气,驾驭住它,同样是一种威慑。”



    “父皇告诫,儿臣必当铭记在心。”



    田文逸站在太州城头,看着满城黑烟滚滚,遮天蔽日,心中没有半分喜悦。



    “将军,董奇赞大军已经全线撤离太州,几乎是把太州拱让与我们。”



    “只不过这老子是真一点不顾百姓死活,不仅一把火点了太州城,沿路也是烧杀抢掠,洗劫一空。”



    听闻左将军宋健彰之言,田文逸的眉头越发紧缩。



    “董奇赞这是要与我们实行坚壁清野的战术。”



    “这位湘平王世子还真不简单。”



    若是董奇赞用兵,不会将太州拱相让,必然是分土必争,与自己在太州死磕到底。



    他最希望的便是看到董奇赞与自己在太州死磕,如此便可最大程度的损耗其兵力。



    如今舍去太州,兵力得以收缩,他们必然会沿着吴州和沧州边境,依托地势,构建坚不可摧的防线。



    若是强行攻取,反过来便是他们消耗自己的兵力了。



    一旦自己兵锋受挫,对方必然会趁反攻。



    “将军,如今对方兵败如山倒,我们要不要继续追击,直取董奇赞的吴州老巢?”



    田文逸看着宋健彰,不由笑出了声。



    “他们既然舍得丢弃太州,必然已经有了十足的护卫吴州之策?”



    “命令大军停止追击,沿着太州边境构建防线。”



    宋健彰还是忍不住道:



    “将军,当下我们兵锋正盛,士气正旺,强攻吴州,会很大。”



    “可一旦停歇,将士的士气必然衰落,想要攻取吴州,只会难上加难。”



    “何况当下太州尽是饥民,董奇赞显然是想用这些难民拖垮我们。”



    董奇赞坚壁清野,让太州搜不出一粒粮食,为的就是让大军散尽粮草,救助百姓。



    这种赤裸裸的阳谋,谁都看得出来。



    可阳谋最大得特点就是你明知道对方就是想要你这般做,可也不得不这般做。



    难道真的要眼睁睁看着整个太州百姓饿死,尸横遍野?



    若是真这般做了,那便成了不义之师,董奇赞只要稍稍抹黑,吴州和沧州百姓便会人人自危。



    人人自危带来的结果就是两州全民皆兵,上下同心,死战不退。



    



    所以宋健彰看来,此战只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结束,等下去只会被活活耗死。



    他属实没有想到白捡的太州会变成一个烂泥塘,进退两难。



    宋健彰还是没能动摇田文逸的想法。



    “我们不会被拖死了。”



    他的目光看向了明州城,或者是明州城身后的洛阳城。



    “他不会坐山观虎斗的。”



    宋健彰自然知道‘他’指的是谁?



    “李沧澜已经明确拒绝合作,想来也是他的授意。”



    现在许多东西还不能放在台面上讲清楚,不然事情会容易的很多。



    “不合作并不代表着会袖旁观。”



    “若是不出意外,李淳良的大军已经在进攻涵州了。”



    他的话方才落,令兵便匆忙而来。



    “启禀将军,南方急报。”



    田文逸接过密信,看都不看,直接递给了宋健彰。



    宋健彰看罢信中内容之后,佩服道:



    “将军果然神妙算。”



    “李淳良奇袭了涵州边关要塞,李沧澜亲率大军南征。”



    田文逸双杵在城头,俯瞰一片焦土的太州城,笑道:



    “接下来我们便可坐山观虎斗了。”



    “董奇赞调动大军死磕李沧澜,那我们便直取吴州。”



    “若是他抵死不动两州边军,那我们就按兵不动。”



    “主动权握在我们中,一切就好办了。”



    宋健彰心中还是有所担心。



    “太州难民怎么办?”



    若是分发军粮,估计十天半月粮草便会见底,连按兵不动都做不到。



    可不分发,便只能看着难民活活二饿死。



    齐地方才安定,也没有太多余粮,来养活一州之人。



    田文逸脸上依旧没有丝毫慌乱之色,心中早就有了对策。



    “开放太州靠近明州一侧的边境,告诉太州百姓,明州有免费的粥填饱肚子。”



    宋健彰嘴角微微抽搐,忍不住对田文逸竖起了大拇指。



    “高,实在是高。”



    不过他又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欧阳憍不是傻子,他怎么可能乖乖打开城门,让难民去喝粥?”



    “欧阳憍确实没有权力,可别忘了苏诚,他不会眼睁睁百姓饿死在明州城外的。”



    “何况他的‘流民之策’已经名声在外,若是将明州城外的难民拒之城外,岂不是自废武功?”



    再无后顾之忧的宋健彰抱拳领命道:



    “末将着这就去办。”



    田文逸目光深邃,呢喃自语道:



    “苏诚,接下来你又该如何呢?”



    战争,从来不止是沙场博弈,还有人心算计。



    他敢贸然出兵,除去暂且不能的秘密外,其次便是知道一旦开战,中域三方势力谁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若是苏诚先行出兵攻打董奇赞,他也一样会出兵攻打董奇赞,趁虚而入,趁火打劫,往往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