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汉王一脉也不笨

A+A-

    由红变白,不过眨眼之间。



    整个永青侯府一片缟素,前来吊唁之人络绎不绝,一向颇多忌讳的达官显贵,在这大过年的却一点也不忌讳。



    挽联情真意切,哭的肝肠寸断。



    家中的大事情,全都由李信一人主持,刚递交辞呈的他,还没来得及享受安逸,便又忙的心力交瘁



    数日下来,整个人都瘦了十来斤。



    院儿。



    李信带着家伙儿登门。



    “明天就该封棺了,太爷您您要不要再看父亲一眼?”



    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了,李信觉得有必要一下。



    李青微微点头:“我后半夜过去。”



    顿了下,“李家快要分家了吧?”



    “是。”李信道,“待忙完父亲的丧事,就要分家了,分配之事父亲已做了规划。”



    着,从怀中取出一个信封。



    “请太爷过目。”



    李青没有去接,只是道:“就按你父亲的交代做吧,都是一家人,离开侯府难免会生出一些情绪,你也要有一家之主的仁和气度。”



    “晚辈明白。”



    李信认真点头,还想什么,也不知该咋,只好道,“宝,陪你祖爷爷话,爷爷先回去了。”



    宝点了点脑袋,却是没了往日的兴奋与活泼,整个人蔫蔫的。



    “太爷,我先回去了。”



    “去忙吧。”



    李青颔首,目送其离去,转眼看向家伙,“还在难过?”



    “嗯,难过”宝瘪着嘴,走到李青跟前,耷拉着脑袋,“太爷爷走了,哥哥姐姐叔叔他们不久也要搬离侯府,去其他地方生活怎么一下子就这样了呢?”



    李青轻轻拍了拍他脑袋瓜,道:“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宝愣了下,:“我不想长大了!”



    李青苦笑:“这些你了可不算。”



    “祖爷爷您呢,您是神仙,您”



    “我了也不算。”李青道,“世间太多事,都不讲道理,更不会遵从个人意愿,该发生的,该经历的,避无可避,逃无可逃。”



    “那怎么办?”宝伤心,大眼睛盈满水汽。



    “勇敢面对!”



    李青温和道,“面对它,经历它,打败它,终有一日你会发现其实也就还好。”



    家伙吃吃道,“也就还好?”



    李青停顿了下,重重点头,“也就还好。”



    



    夜。



    李青悄然起床,穿好衣服正欲出门,黑暗中却响起了家伙的惊慌声音:



    “祖爷爷,你要撇下宝吗?”



    李青无奈,只好点燃蜡烛,“还挺敏快穿衣服。”



    “好的。”



    



    侯府大堂摆满挽联,李浩面容祥和的睡在棺中,里还攥着那个红包,在满堂白色的烘托下,这一抹鲜红尤为鲜艳。



    李青平和且慈祥,俯身轻柔地抚了抚李浩的面颊,轻轻道,“有青爷呢,安心去那边,见了你爹娘,告诉他们都挺好的。”



    一边,李雪儿红着眼,她怀里的宝情绪低落,探着脑袋,鼓足勇气道:



    “太爷爷,宝会好好学习,快快长大,为家为国做贡献!”



    听的李雪儿鼻尖发酸,轻轻捏了捏宝脸蛋儿,“太姑奶奶和你爹还在呢,不用这么快长大。”



    李信不善言辞,只叫了声“爹”。



    凝望许久,李青收回目光,道:“封棺吧。”



    李信看向姑,李雪儿默然点头。



    棺是李青亲自盖的,一颗钉一颗钉楔进去,响声在寂静的夜,格外刺耳。



    做完这些,李青瞧向三人,道:“我也要走了。”



    李雪儿、李信并不意外。



    宝却是万分难过,挣扎着从太姑奶奶怀里出溜下来,拉着李青衣袖,摇个不停:“祖爷爷,不要走。”



    “宝!不要无理取闹!”李信沉声,“你祖爷爷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别让你祖爷爷为难。”



    宝瑟缩了下,瘪着嘴松开,眼泪大颗大颗的掉。



    李青蹲下身子,拿衣袖轻柔地擦去他脸上的泪水,温和道:“祖爷爷有空还会回来看你,犯不上难过,下次来,给你带个好玩儿的,不过,你可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



    李青伸出拇指,“拉钩。”



    “拉钩。”宝伸出更的拇指,与他拉了拉。



    李雪儿突然一阵揪心,问:“元宵不吃也就算了,天亮都等不及吗?”



    “时间虽多,可也不容浪费啊。”李青吁了口气,看向李信,“你虽对家中产业不在行,可到底是一家之主,平日多帮你姑分分担子。”



    



    李信神色郑重,道:“太爷放心,李信不是只会享乐之人。”



    李青忽又想到了什么,道:“对了,给你亲家带个话,少喝些酒。”



    “是。”



    “走了。”



    “祖爷爷再见!”



    “再见。”



    



    



    二月的交趾,已有了明显的燥热感。



    汉王府。



    凉亭下。



    老态龙钟的朱佑材又苍老了一些,不过精气神还不错,话也称得上中气十足,不卑不亢。



    “前些日子棉麻就全数运往大明了,我瞧你那些师弟们无聊的紧,就着人带他们好生体验一下交趾的山水风光,估摸着还得个十来日,要不要现在就唤他们回来?”



    “不用了,反正我一时半会儿也走不了,就让他们多体验一下吧。”



    李青道,“上次走的时候我了,这次来,还会再给你调养,我话算话。”



    朱佑材却没有明显的开心,沉吟了下,道:“既然先生如此了,那不妨多待一段时日吧。”



    李青略感诧异。



    朱佑材解释:“下一个五年很难了,先生不若就将这次调养,视作最后一次吧,省得专门来跑一趟,我知道你忙的很,有太多的事要做,有太多的人要顾。”



    “相交这些年下来,对我,你一直言必行,行必果;当然了,对你,我也自问无可挑剔。”朱佑材不卑不亢的,“我不是锱铢必较之人,多活一时,少活一时,我看的并不是很重,没必要过于较真儿,太较真儿就真成生意了。”



    李青愕然少顷,由衷道:“若是皇帝如你这般哪怕十之二三,我都知足了。”



    “呃呵呵”朱佑材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也不是完全不在乎,还请先生多费费心。”



    “这点请你放心。”



    李青认真道,“我一向的准则,真心之人,真心待之。”



    朱佑材点点头,轻声道:“时至如今,我才真正明白爷爷的用心。交趾若想长治久安,必须依附大明,若想贯彻这个发展理念,就必须要配合先生。”



    “可一味的配合一代两代勉强可以,若没有丁点好处,也无法长久,故此,‘长寿’这个好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其实,真正让爷爷在意的不是我长寿,而是汉王长寿。”



    李青愣了下,继而哈哈笑道:“汉王一脉,也蛮聪明的嘛。”



    朱佑材苦笑:“我也是近来才悟,直到我认真考虑将世子与你引荐之时,我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我真正在意的是汉王千秋,之所以还要劳烦先生,是为了保障下一代汉王能听你的话。”



    朱佑材叹道:“想来,昔年爷爷也是这个想法。”



    “你发现了真谛!”



    李青含笑点头,问,“所以,你要引荐世子?”



    “我已与他过了。”朱佑材点头道,“先生的事迹,我都告诉了他,他也基本信了,不过还是要多接触才行,我也希望先生稍稍提携一下他,这对交趾好,对先生、对大明也好,不是吗?”



    “嗯,你的这些不为错,好吧,那就照你的意思来。”李青问道,“你想我在这里待多久?”



    “半年不过分吧?”



    “不过分!”



    李青颔首道,“你不锱铢必较,我也不是爱占便宜之人,该教的,能教的,我不会吝啬。”



    “如此,就有劳先生了。”



    “客气。”李青起身道,“我休息一日,明个再来,你也准备一下。”



    “好。”



    



    大明皇宫。



    批阅完奏疏的朱厚熜疲态尽显,直呼岁月不饶人。



    黄锦也不敢搭话,都总结出经验了,一旦顺着,势必会引向李青,继而换来主子埋怨个没完,完了,自己还气得不行。



    索性什么都不。



    朱厚熜唱了会儿独角戏,自觉没啥意思,也就不感慨了。



    “太子近来如何?”



    “学习很用功。”黄锦。



    朱厚熜斜睨着他,哼道:“什么时候也学会捡着了?学习用功?呵呵这是夸赞孩子的话,他都多大了,还学习用功”



    黄锦深知多错多,索性听之由之。



    “你哑巴啦?”



    “皇上想奴婢什么?”黄锦一脸委屈。



    “你还有理了?”朱厚熜瞪眼,喘息片刻,不耐道,“不提他了,杨慎进京了是吧?”



    “昨日刚到。”



    “好胆,到了不第一时间进宫,简直狂妄。”朱厚熜可算逮着了,“去,把他给朕押过来。”



    黄锦硬着头皮道:“皇上,人进皇城时,天都快黑了呀。”



    “那今日呢?今日”



    话到一半,站殿太监缓步进来,朱厚熜止住话头,“何事?”



    “禀皇上,杨慎于宫门口,请求面圣。”



    朱厚熜脸上的怒意顷刻间消失,继而冷冷一笑,“宣!”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