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大明未来的发展路线

A+A-

    朱厚熜有些无奈,苦笑道:“你这又是何必呢。”



    “你咋那么多废话?”李青白眼道,“还能少块肉怎地?”



    “”



    



    两刻钟之后,内阁三学士受召而来,瞧见长桌上摆满了新鲜又丰盛的食材,酒也温上了,空气中也弥漫着佐料和羊骨熬煮过的诱人香味



    一个个如临大敌!



    他们了解皇帝,比皇帝了解李青都深刻。



    前几日才吃过宴席,今日皇帝又设宴,肯定没安好心。



    “臣等参见皇上。”



    “呵呵免礼免礼。”朱厚熜温和笑道,“坐,都坐。”



    三人称是谢坐,心中愈发忐忑起来,无缘无故的突然示好,比龙颜大怒还要让人心惊胆颤。



    “不要紧张嘛,这大冷的天儿,又刚下了大雪,最宜吃火锅了。”朱厚熜笑吟吟道,“近年来杂事不断,三位爱卿之辛苦,朕都看在眼中”



    听着皇帝的场面话,三人的心头愈发沉重



    皇帝对臣子好的程度,取决于交代之事的严峻性,越好,越棘!



    再瞧了眼轻皱眉头,沉吟不语李青,三人不由更是压力山大。



    这哪是火锅宴,分明就是鸿门宴!



    相互递了个眼神,最终,还是严嵩率先发言,试探道,“不知皇上召臣等来有何吩咐?”



    朱厚熜故作不喜,“怎么,朕非得有吩咐才会召你们来啊?”



    “呃呵呵臣也就是一问,公务要紧嘛。”严嵩讪笑着赔不是,心中却不敢掉以轻心。



    徐阶、李本亦然。



    果然,皇帝下一句就暴露了。



    “吩咐是没有的,主要是想与三位爱卿聊聊天。”朱厚熜先是轻笑,后又轻叹,道,“时下大明千般好,然,想要再好却是不易了,王朝的发展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三人默然不语,耐着性子等皇帝图穷匕见。



    “今我大明的发展几乎到顶了,想要再做突破,只能另辟蹊径。”朱厚熜战术性的停顿一下,沉吟道,“朕倒是有个不太成熟的路子。”



    既然不成熟,你大可不必出来三大学士面色恭敬,作洗耳恭听状。



    朱厚熜道:“三位爱卿,对佛郎人多少也有些了解吧?”



    三人微微点头。



    作为权力场的顶级人物,政治上,几乎没有他们不了解的,大明的威武大将军炮,都是根据佛郎炮改进而来,极大提升了明军三大营之神营的战力。



    “如今的西方诸国,佛郎人占绝对主导,可据朕所知佛郎并不是个大国。”朱厚熜道,“远的不,就近数十年来,佛郎的实力增长速度,比之大明还要快、快很多,三位爱卿以为这种发展模式,可否值得借鉴?”



    “???”



    三人一脸怀疑人生,一度怀疑自己听错了。



    皇帝一向谨慎维稳,今日怎么



    转眼瞧见李青,这才稍稍释然。



    “呵呵只是讨论可不可行,三位爱卿无需顾虑什么,有言直言,莫弯弯绕,朕绝不怪罪。”



    徐阶:“难办到!”



    李本:“浪费钱!”



    严嵩:“没必要!”



    非是不敬,而是唯有言简意赅、言辞尖锐,才更能表达他们坚决抵制的态度!



    朱厚熜并无一丝不悦,笑呵呵地望向李青——看吧,我都没戏了,你非要多此一举!



    李青短暂思忖之后,绕开发言最虚、最没有价值的徐阶,看向李本,问道:“你为何会觉得浪费钱呢?”



    李本道:“当初成祖平叛安南,更其名为交趾,旨在为大明的海上贸易做铺垫,目的是达到了,却也付出了高昂的成本,之后交趾独立发展虽然有诸多原因,可宣宗之所以选择默许,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统治交趾的成本太高。”



    “统治交趾不是目的,让其成为大明海上贸易的补给站,才是!”李本道,“如今大明没有统治交趾,可交趾仍是大明的海上贸易补给站,这种结果不是更好吗?”



    意识到发言太假大空,有失内阁大学士水准的徐阶,接过话头,道:



    “李大学士言之有理,即便抛开将士们的意愿,即便抛开尾大不掉的隐患大明也一样不能如佛郎人那般。”



    “今我大明可不是前朝,百姓苦不堪言,食不果腹,随着基础的生活条件得到满足,百姓对参军的欲望越来越低,为何卫所兵战力会下滑的厉害?究其原因,就是不想参军又不得不参军”



    徐阶道,“募兵制是侯爷的主张,这些您当也清楚,可募兵制的养兵成本真不低啊。”



    “效仿佛郎,只能启用募兵制度下的军队,募兵制度下的士卒,使用成本原本就高,让他们远赴海外作战,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做提高,一旦被拖入战争泥潭,一旦军心涣散,可谓是全打了水漂。”



    “退一步来,即便一切顺利,没有陷入战争泥潭,以最快速度镇压当地人,也万万做不到佛郎那般!”



    朱厚熜挑了挑眉,“怎么,徐大学士以为我大明的人,比不上佛郎人?”



    “皇上恕罪,微臣的意思是这不是能力问题,这是观念的问题。”徐阶连忙解释道,“在我们的观念中,背井离乡是为出人头地,出人头地是为衣锦还乡。”



    李本颔首道:“没人能真正割舍乡土之情,若我大明效仿佛郎,只会反受其害!”



    



    朱厚熜品茗不语,嘴角上扬,似乎在向李青炫耀——看吧,还是我的对。



    “其实,还是可以效仿的。”李青。



    李本、徐阶愕然。



    严嵩也一脸惊疑,问:“侯爷的意思是?”



    李青抿了口茶,笑吟吟道:“我想先听听严大学士的看法。”



    严嵩微微点头,捋了把胡须,道:



    “佛郎人的发展策略,既野蛮,又粗鲁,效率还奇低,战争的本质是暴力摧毁,摧毁远远不如创造,真要起来,我大明的发展策略,跟佛郎人也没什么区别,都是掠夺财富。不同在于我们掠夺的方式更文明、掠夺的效率更高,故此,我以为没必要!”



    徐阶、李本对严嵩的法很不认同。



    “严首辅此言差矣,我大明礼仪之邦,何时掠夺过他国财富?”



    严嵩轻笑道:“自然是以大明商品掠夺!”



    “这能一样吗?”李本道,“公平买卖,童叟无欺,咱又没缺斤少两,赚钱赚的光明正大,咋就成掠夺了?”



    朱厚熜轻笑道:“严卿话是糙了点,但本质上确实如此,起来,大明今日的发展策略,永青侯出力甚大”



    朱厚熜突然一滞,一脸狐疑的看向李青。



    与此同时,严嵩、徐阶、李本也意识到了什么,瞧向李青的目光充满警惕。



    ——李青在搞折中大法!



    以李青的段位,不可能不清楚佛郎那一套发展模式,在大明根本玩不转。



    这实在有失李青叱咤十朝的政治水准!



    而且,若李青想搞效仿佛郎那套,根本不用等到嘉靖朝,早就可以推行了。



    甚至可以,是李青主动放弃了殖民化发展策略。



    今李青如此,根本不符合常理。



    唯一的解释是,李青压根儿就没想走这条路,如此只为抛砖引玉,为折中做铺垫。



    “大明财政真不富裕了。”



    君臣四人几乎是异口同声。



    时至今日,君臣对李青的尿性基本了解,其主张的政策,基本离不开钱。



    不是挣钱,是花钱。



    李青不得不承认,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都越来越精,越来越难忽悠了。



    “咳咳其实,我是真想照搬佛郎那套,要你们来也是想讨论一下,是否真就不具备可行性,不骗人,真的。”李青认真道,“我可以拿我的人品发誓!”



    你还有人品?



    君臣四人一脸“你看我像傻子吗?”



    李青:“你们再想想,真就不可行吗?”



    “不可行!”



    君臣异口同声,态度坚决,随即又觉不保险,补充道,“但凡需要花钱的发展策略,免开尊口,朝廷一点也不富裕!”



    李青:“”



    “其实,严首辅的很对,我大明的发展策略,与佛郎没啥区别,只不过我们更高明。”李青道,“既如此,我们何不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



    “没钱了!”



    “这次,真花不了几个钱儿。”



    “真没钱了!”



    “可以”



    “没钱!!!”君臣沆瀣一气,态度坚决。



    “砰——!”



    桌上菜碟抖了三抖,君臣不约而同地缩了缩脖子,气势顿时一弱。



    李青道:“海上贸易的红利几乎都快吃干净了,还不思进取囤着银子会下蛋怎地?真想下蛋拿来投资未来产业才是正经!”



    朱厚熜深吸一口气,道:“来人,传召户部”



    “行啦!”李青冷笑打断,道,“大明真实财政状况,你比户部尚书更了解,别演了。”



    朱厚熜:“”



    三学士:“”



    徐阶叹道:“侯爷你太激进了啊。”



    “这你就错了,我一直都是个保守派。”李青道,“这么多年来,其实一直都是我在折中。”



    三学士:--||



    朱厚熜沉默半晌,问:“未来产业是什么?”



    “科技制造!”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