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扛造

A+A-

    三日眨眼过去,经营西域的大计正式开始。



    迁徙总人口多达六万余,勉强达到了县级人数,数月来的谋划、布局,这一刻,彻底显现出来。



    一切井然有序。



    李青、杨彩、李时珍,以及大量临时征调而来的卫所兵,携带大量给养,进军西域



    远远望去,浩浩荡荡。



    知道的是人口迁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打仗去呢。



    十余日之后,出嘉峪关,继续一路向西



    考虑到降雨量因素,以及持续恶劣的气候,李青并没有过于深入,出嘉峪关之后,仅又行了十余日便停下了,准备就地建设。



    此地虽出了关,却仍属于嘉峪关的势力范围,严格来,还不算西域地界儿。



    见李青这般安排,就连做足准备吃大苦的杨彩,也不禁愕然。



    李时珍更是不理解,好的建设西域呢?



    “侯爷,你确定是在这里扎根?”杨彩都不自信了,“不是建设西域吗?”



    “这就是在建设西域!”



    李青道,“此地开荒,尚能达到耕种条件,最起码种植永乐豆、宣德薯不是问题,必须有安身立命之根本,才能让百姓真正扎根!”



    杨彩茫然看向李时珍,李时珍比他还懵,看之前那架势,大有奔袭上千里,直插西域内部的态势,眼下刚出关十余日



    李时珍问道:“侯爷你认真的?”



    李青翻了个白眼儿,道:“我啥时候在政事上开过玩笑?”



    “可你”



    “之前那般,主要也是为了考验百姓去西域的决心,预期足够低,抵达真正目的地时,喜悦感才足。”李青笑着看向杨彩,“怎么样,是不是很惊喜?”



    杨彩干笑笑:“惊喜,惊喜”



    确实惊喜,可又不那么惊喜,因为此地严格来,还是属于甘肃地界儿,如此一来,西域布政使这个职位怕是不好混了。



    李青知他心中所想,道:“以此地为根本,逐步向西域辐射,才是成功的不二之选,真让你和这数万百姓空降西域中心地界儿,对你、对百姓,是祸非福。此外,你大可放心,新县虽是县,却享受州府待遇,等你真建设成了州府,它则享有宣慰司的特权。”



    “这当真?”杨彩喜出望外,这可真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了。



    李青淡然道:“国之大事,岂能儿戏?”



    李青取出地图,铺在地上,道:“此地处于河西走廊的西端,北有黑山,南有祁连山,未来,这里将成为通往西域的最大门户,同时,也会是陆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距离哈密已经算很近了,同时,离关内也不算远,是关内外沟通的桥梁枢纽”



    经过李青讲解,杨彩这才释然,干笑道:



    “侯爷您要是早,下官至少还能多动员两万百姓。”



    李青道:“到底是背井离乡,我如此那般,也是怕出现良莠不齐的状况,正所谓宁缺毋滥,如若不然,一旦百姓返乡情绪爆发,朝廷的投入与建设,可就全打了水漂。”



    杨彩缓缓点头,由衷道:“还是侯爷思虑周全,如若在此地扎根,百姓指定格外开心,也万难有返乡的可能,对他们来,在这里跟在大明区别不算大,侯爷高见”



    李青没理会马屁,认真道:“百姓刚来,还处在人生地不熟阶段,你要多些耐心,多些宽容。”



    “是,侯爷放心,下官知晓民情汹涌的厉害。”杨彩郑重点头。



    李青吁了口气,道:“古人云:攘外必先安内。先建设好这里,再往西域扩张,前期朝廷会给予建设方面的支持,后续,朝廷会给予扩张方面的支持,有困难找朝廷,只要合理,只要能更好、更高效的往西发展,朝廷会给予最大限度的满足,但同时,你也要有足够的主观能动性。”



    “下官明白!”杨彩恭声道,“朝廷的付出必须要有回报,下官不敢什么大话,但可以保证,不让朝廷花一文冤枉钱。”



    李青微微笑了,道:“杨知县果然是聪明人。”



    杨彩恭维道:“会不等于结果,下官一直都明白,也从未痴心妄想,侯爷能给下官这个会,便是天大的恩德,岂敢不尽心竭力?”



    李青微笑颔首:“与聪明人话就是省心,从现在起,你的政绩只属于你,没有人能分瓜走你的政绩,你的付出,既是为国为民,也是为了你自己,好好干,功劳全是你的。”



    “是,谢侯爷提携。”



    杨彩面孔涨红,深深一揖。



    李青扶起他,道:“临时调度的物资还是有限,远不足以支撑六万余百姓建设家园,我要回朝廷一趟,与皇帝明情况,好让朝廷加大拨款力度。”



    顿了顿,看向李时珍,道:“你要不要现在回去?”



    李时珍微微摇头:“下官还是不急着回去了,侯爷交代下官的事,还没尽善尽美呢。”



    经上次李青建议,李时珍也觉得辞官一个人着书,远不如借用朝廷资源修着一本旷世奇书,便也没了迫切辞官的心思。



    



    李青轻笑颔首,朝杨彩道:“此地距离关内并不算远,我的赶路速度,以及在朝廷的话语权,你当也知道一些,不必节衣缩食什么的,抓紧动员起来才是正理。”



    杨彩颔首称是,诧然道:“侯爷不会这就要走吧?”



    李青反问道:“怎么,刚开始你就没信心了?”



    “自然不是,下官只是觉得侯爷未免太过辛苦了,这才刚结束赶路,侯爷就又要远赴千里进京,实在是令下官汗颜啊。”杨彩苦笑道,“侯爷进京是为了下官方便,下官要是这点都不明白,可真是不知好歹了。”



    这番话既有恭维的成分,也发自内心。



    仅是亲眼所见,李青的高强度工作部署,就令他心惊,简直跟铁打的似的



    李青笑了笑,道:“等我见了皇上,会跟他一下你这个人,顺便给你升到五品。”



    着,拍了拍杨彩袍服上的补子,道:“过不久,就是白鹇了。”



    杨彩怦然心动。



    实没想到永青侯会这般快兑现承诺,嘴上矜持,内心却巴不得李青立马进京。



    李青没让他失望,又与李时珍了几句,便转身离去



    望着逐渐消失的身影,杨彩惭愧道,“只可惜,我大明没有良驹配得上侯爷,不然,侯爷也能轻松不少。”



    李时珍道:“良驹哪里及得上永青侯。”



    “呃呵呵也是哈。”



    



    



    京师。



    或许是赈灾期间太过忙碌,走的地方过多,虽只隔了一年没回来,李青却有种离开许久的感觉。



    太子立了,财政危解除了,热火朝天的争论也停歇了。



    时下的大明朝廷,又恢复了平静,可这平静也才刚开始,就听到了李青回京的消息。



    群臣都有些疲了,也就骂一句:这狗日的可真扛造。



    乾清宫中。



    君臣相对而坐,太子打横作陪。



    李青匆匆了些这一年来的见闻,皇帝大多也知晓,对具体详情不怎么意外,太子朱载坖却是惊心动魄。



    尤其听李青到大地吃人,刺眼白骨等字眼儿,更是面色发白,满脸不可置信。



    “如此盛世,一场大地震竟有如此破坏力,实在是”朱载坖喃喃半晌,也没表达出个所以然来。



    朱厚熜一针见血的道:“盛世是盛世,脆弱也是真脆弱。任何时候都是如此,这点,唐玄宗已经生动的演绎过了。不要只着眼于鼎盛,越是鼎盛,越容易衰落,且一旦衰落,往往一泻千里,一发不可收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便是这个道理。”



    “父皇教诲的是。”朱载坖讪讪道,“儿臣明白,儿臣只是”



    “知而不行,便是不知。”朱厚熜打断,轻哼道:“书也没少读,道理也都懂,却不见你如何学以致用,什么四海承平?什么疥癣之疾?臣子这样,你就这样信?”



    “儿臣知罪。”



    朱厚熜平时还算温和,今日突然严厉,主要还是因为李青当面,觉得儿子让他丢人了,故才话重了些。



    李青没有进一步让太子难堪,轻松转移了话题:“知而不行,便是不知嗯,皇上这话耳熟啊。”



    朱厚熜怔了下,继而老脸一红,道:“还是经营西域的事吧。”



    李青没有再打趣,转而聊起政事。



    人口,建设,大局部署,政治意义,百姓情绪,文化宗教



    朱厚熜也不时指出问题,李青有时认可,加以补充,有时反对,道出弊端



    朱载坖根本跟不上节奏,甚至都没听懂二人在什么。



    每个字、每个词都听得懂,组织成一句话就让他费解了,两人话太快,话题跳跃性太强,还能抽空笑两句



    搞得朱载坖头都大了。



    不过,朱载坖有一点还是挺明智的,期间,十分安静。



    一句话都没再。



    因为他明白,在这两人面前,随便一句话就能暴露他的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