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汉文化的特性

A+A-

    李青根本不信张居正会得罪太子。



    无他,张居正根本不会犯这般低级的错误,而且太子时下正是缺人之际,没道理对人才敬而远之。



    可徐阶这作态又不似作假



    李青恍然。



    张居正定然是做了不道德的事,十有八九是对恩师不利,却对太子有利的事,故此皇帝才会他犯忌讳。



    如此,才解释得通太子为何做恶人,并为其保守秘密。



    李青微微笑了,“徐大学士对这个学生很是看重啊。”



    “哪里是下官的学生,朝廷取士,为朝廷所用,真要,那也是天子的门生。”徐阶讪讪一笑,道,“下官只是对张居正比较熟悉,知晓这是个人才,不想朝廷损失了这个人才。”



    李青笑了笑,道:“适当的磨砺也挺好,年轻人容易锋芒毕露,沉淀一下没什么不好。”



    徐阶:“”



    时下他已是内阁首辅,可谓是最风光的时候,也正是这种时刻,最适合培养接班人。



    丰年备荒,灾年救济,这个模式在官场也是大行其道。



    想延长政治生命,就要提前布局,这其中,或许有一定的师生情,但更多的是功利算计。



    不过,如此看来,徐阶对张居正不是一般的重视



    李青明知故问:“张居正被贬官了?”



    “侯爷明鉴,被贬去了翰林院。”徐阶道,“下官曾听张居正过,你们早早就结下了缘分”



    巴拉巴拉



    好一通感情牌之后,徐阶道出所求,“下官也认可侯爷的法,张居正是年轻,需要磨砺,不过被皇上厌弃终是不好,下官不求侯爷奏请为张居正升官,只求侯爷为其上两句好话,让皇上对他印象好些。”



    作为内阁首辅,培养、提携一部分心腹上位,皇帝一般不会阻拦。



    这不是结不结党的问题,若是首辅下没有得力干将,那么这个首辅就成吉祥物了。



    帝王最忌讳臣子结党,可也没办法完全不让结党,这存在根本性的矛盾。



    徐阶提拔学生张居正本身没问题。



    但前提是皇帝不能讨厌张居正。



    “我有什么好处?”



    徐阶:()



    实没想到李青会这般直接直接索贿。



    徐阶一时尬住,不是心疼钱什么的,他徐阶虽远远比不上李家,却也是不差钱的主儿,只是怕李青是在给他挖坑,比如来个人赃并获什么的



    此外,李青拿钱不办事的名声在外,估计给了大概率也肉包子打狗。



    “哈哈跟你开玩笑呢。”李青懒懒道,“我与他幼时是有过一面之缘,可这一面之缘的情分也早已耗尽,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我不想随便更改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徐阶愕然少顷,苦笑道:“下官不敢没有丁点私心,却也真心为了朝廷好,为了我大明好,张居正确有大才。”



    李青笑眯眯道:“大才从不会被埋没,若是被埋没,就不是大才了。”



    徐阶无奈苦笑。



    知道李青的脾性,也没再相求,随便聊了些无关痛痒的话题,便要告辞。



    李青道:“严嵩走了,李本很快也要走,不出意外,皇上短期不会再往内阁添人,人生最得意时,也往往最易犯错,望你谨而慎行,莫要得意忘形。”



    徐阶一凛,悻悻一揖,“谢侯爷教诲,下官铭记在心。”



    见李青没了下文,徐阶告辞离去。



    李青摩挲着下巴,满脑子都是数学公式的事,想着改用阿拉伯数字的可能性。



    其实,阿拉伯数字早就传过来了,具体什么时候传过来的他不知道,反正在他穿越来的时候就见过。



    只是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一是因为阿拉伯数字属于外来户,不被广泛接受,二是因为阿拉伯数字太容易做文章。



    就连简写的‘一二三’,记账都不用,而是用大写的‘壹贰叁’,就是为了防止钻空子造假。



    汉文化最讲究实用!



    从古至今,上上下下,都秉承着实用的才是最好的,普遍认为不能用于实践的东西,都是没用的。



    平心而论,这个理念让汉文化变得极其坚韧,可也多多少少限制了一些创造力



    “想远了,百姓识字都还远未普及,就想改变思想观念”李青摇了摇头,自语道,“再等等吧,等蒸汽船被全世界应用,等万国交流大爆发,等大明百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上来了,再推广阻力就了,才开始,还是要照顾学习之人的心理。”



    牛了数千年,自上而下的优越感,早已刻进了骨髓,暴力推广不会有任何成效,甚至还会被冠以‘数典忘祖’的罪名



    李青一番计较之后,终究放弃了一步到位,选择了更实用的方式。



    不知不觉间,他也被彻底同化了,追求实用



    或许也不是被大明同化了,这只是汉文化特质,任何时代的人都是这般。



    



    真要评价的话,李青觉得这种特质就是最好的。



    无他,当科技科学大差不差的时候,汉文化的‘实用’特性,所爆发的能量是极其恐怖的,同样的条件下,汉文化可以将现有的科技科学,催发出极限价值。



    再者,从广义来,科技科学也是有瓶颈的,哪怕真就被短暂超越,也注定会被平权,一旦平权,以汉文化的特性,立马就能再次一骑绝尘



    “呼”



    李青呼出一口浊气,起身走出国师殿,立在檐下,仰望天空。



    天空湛蓝,云卷云舒。



    李青略微压抑的情绪,得到缓解,心情轻松下来。



    “万事没有十全十美,莫过贪心”



    瞅见皇帝和黄锦走来,李青止住了感慨,主动上前两步,道,“李本的数学我看过了,等检校之后,当立即刻模刊印,下放给大明诸多官办学塾。”



    朱厚熜怔了下,颔首道:“这个没问题,不过,这书本费还是要收的,最起码朝廷不能再往里贴钱了。”



    李青微微点头。



    “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朱厚熜问。



    李青愕然。



    “如果没有,赶紧走吧,早些走,也能早些回来。黄锦。”



    黄锦哈了下腰,从身后太监上拿过包囊,悻悻道:“这是你给杨知县索要的五品官服,总共两套。”



    朱厚熜道:“建设物资所需款项,朕早朝时已拨付了,用不太久就能运送过去,你抓紧回去吧,安抚好出关的百姓,也让那杨知县把心放在肚子里,好好干活。”



    李青一时有些不适应。



    这还是朱厚熜第一次催他离京呢。



    “怎么了?”



    李青没话,拿过黄锦递上的布囊,扭身便走



    朱厚熜愕然少顷,问道:“黄锦,这厮这是咋了?”



    “皇上多少有些不近人情了。”黄锦。



    朱厚熜无语道:“朕还怎么近人情?要钱给钱,要官给官,这还不够?”



    黄锦讪笑道:“再不济也得让李青喝上一杯饯行酒吧?”



    “等他回来再喝就是了,政务要紧嘛。”朱厚熜一本正经的,接着,朝内阁走去。



    黄锦暗暗吐槽:皇上你就是想快些去金陵



    



    临近四月,天气总算有了燥热感。



    开荒热火朝天,百姓们撸胳膊挽袖子,干劲儿十足



    杨知县都把家给接来了,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百姓心中彻底没了顾虑,以工代赈阶段的伙食,也比之前赈济时好了太多,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李青立足一处土丘上,远远看着这一幕,疾行带来的少许疲惫瞬间淡去。



    大明太大了,人口也太多了,可只要努力,还是能够改变的,今日改变一点点,明日改变一点点,终会让它大变样



    西域很大,可早晚会被彻底吃下并消化。



    反正李青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杨彩一路随吏跑过来,汗水都打湿了衣襟,眼睛却是格外明亮,“下官参见永青侯。”



    行着礼,眼睛却瞧着李青拎着的包裹。



    “拿去。”李青直接丢给了他。



    杨彩忙脚乱的接过,打开一看,精神大振!



    官服之崭新,补子之可爱,令杨彩爱不释。



    “试试看合不合身。”李青笑着,“若是有误差,等我再回京时,让人再给你送两套来。”



    “哎,是。”杨彩双在身上抹了抹,这才心翼翼地拿出其中一件,没穿,只是大致比划了一下,连连道,“合身的,合身的”



    李青微笑道:“从现在起,你就是正五品的官职了,至于什么时候晋升四品知府,这就取决于你了。”



    “是,下官明白,谢侯爷提携。”杨彩心放好官袍,又是一揖。



    李青问道:“没起骚乱吧?”



    “没有,都可有干劲儿了。”杨彩嘿嘿道,“下官家都到了,他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李青轻轻点头:“如此我就放心了,朝廷的款项正在来的路上,近些年我也会对此地多加留意,不用有后顾之忧。”



    顿了顿,“不急着往西发展,先与关内搭上关系,朝廷拨付的款项要多在关内采购,经济上联通了关内,才能茁壮地往外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