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5章 军制确定,威武军即将迎来大的变动

A+A-

    从草原回来了,周建安的情绪有些复杂。



    他没想到,自己的为了一世欢愉居然留下了如此后果。



    建奴主力已经西逃,如同历史上突厥西迁一样,恐怕是再也不会回来了。



    现在的满清建奴剩下的力量根本就不是大明的对。



    等到朝廷腾出来,消灭他们也只是时间上而已了。



    但是对于这布木布泰如何的安置,这对于周建安来还真是个难题。



    “唉,新事未解,又出旧疾,难道这就是权力带来的副作用?”



    周建安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喃喃自语。



    他口中的新事,自然就是陈圆圆了。



    带着陈圆圆来了洋河堡这么久了,周建安可还一次都未曾去见过,至于原因,则是很简单,那便是周建安还未想好。



    再者,卢婉不在,这府内后院之事,再怎么也应该卢婉知晓吧?



    嗯,周建安虽然感觉自己是在找借口,但是事实也好像就是如此。



    但是要真的让周建安将陈圆圆给放了的话,他貌似又有些



    舍不得。



    对,就是舍不得。



    带着这种复杂的情绪,周建安便回到了洋河堡之中。



    这一趟,足足去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毕竟草原很大,他这一趟南上北下可是数千里的路程。



    而此时的时间已然是十月下旬了,算了算时间,卢婉最多还有半月的时间便会回来了。



    嗯,等她回来之后,自己再去看看陈圆圆吧、



    周建安远远的看了一眼陈圆圆所居住的院子,心里缓缓道。



    回到洋河堡之后,这一个月内堆积下来的公文便挤满了周建安的案台,不过这些公文已经全都有军防司的智囊团们进行过批示了,不是很重要的事则只需要让周建安知道就行,他们已经代为签发。



    重要之事则必须等到周建安亲自批示之后才能实行,当然了,若是遇到很是紧急之事又不涉及军队的他们也可以事急从权,这方面周建安是设立了相关的条规的。



    如此一来才能真正的将权力集中在自己的中,洋河堡威武军才不会乱。



    从这些公文之中周建安也将这月余时间整个洋河堡内发生的所有事都已经知晓了大概。



    大明火器御造总院已经搭建完毕,其学院暂时的位置便选在了柴沟堡外。



    洋河堡之战,柴沟堡可谓是全堡忠烈。



    其驻军参将孙光鼎全府上下除了儿子孙枝华送信逃脱外,其余人等尽数为朝廷尽忠了。



    不止如此,由于柴沟堡的抵抗强烈,堡内百姓也没有幸免于难,城破之后,血腥一片。



    



    虽然后来颜继祖他们又从他处迁移了一些百姓过来,但是这里的恢复一直都挺慢的。



    将大明火器御造总院建在此处,对于附近的百姓来也会有一些帮助。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军制改革一应章程也全都落了下来,最重要的则是崇祯那边的批准文书已经抵达,也就是现在威武军改制就完全合理合法了。



    并且从法理上来,威武军统帅仍旧是周建安,而周建安只需要向一人负责,而这人便是崇祯。



    直白点,整个大明除崇祯以外,没有任何人能够管辖威武军,即便是锦衣卫在没有得到崇祯的同意,也没办法对威武军中任何一个普通兵进行审讯。



    当然了,这事法理上的,而实际上谁都知道威武军其实就是周建安的私有军队,所有掌控权都在周建安的中。



    而坊间更是早有传言,周建安意欲取大明而代之,这种话语一开始非常流行整个北直隶,崇祯为了此事更是气的吃不下饭来。



    他不是气周建安,而是气那些传播谣言之人。



    原本还想派骆养性好好的惩治一番,抓一些散播谣言之人出来斩首示众。



    不过周建安在得知后却淡定的告诉崇祯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流言止于智者,你若是派人去阻止,只会让人觉得这里面还真有这个可能。



    所以他让锦衣卫什么都不要管。



    而之后流言虽然越演越烈,但很快就有明白人看了出来,而这些明白人还不是别人,正是京师中的那些大臣们。



    自古以来,想要谋朝篡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架空皇帝,控制整个朝堂,这可比攻打天下要快的多了。



    只要控制了中枢,天下自然就易主了。



    但是从周建安横空出世到现在,周建安的势力都没有扩张到北直隶来,朝廷之中算得上周建安的人的恐怕也就只有他那老丈人卢象升一人了。



    更重要的是,凭借自己的军功,周建安原本是很有资格封王爵的,可众所周知的是周建安不仅没有逼迫崇祯封王,还屡次进行推脱,这就更加让人看不懂了。



    所以从他的做法来看,周建安完全对这个皇位一点都不感兴趣。



    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这种谣言直接不攻自破。



    军制确定,那便是分兵了。



    这是一个庞大且繁琐的过程,为了这个过程能够快速完成,周建安更是从北直隶中借调了千余名官员前来,由他们协助威武军进行整编。



    按照周建安的计划,威武军将有十八个总镇,其中六个总镇将是周建安的直属,也就是自己的亲兵总镇,而作为自己的亲兵,这些人可不是什么花瓶架子,作为自己的亲兵,打仗那都是要布置在最前,冲在最前的。



    所以这些人自然就需要精锐中的精锐。



    而选完这六个总镇的将士之后,剩下的所有将士将全部打散随分配,至于为何要随,而不是按照以前的编制进行分配,这样做自然有周建安的考量在里面。



    这些事情,当然用不着周建安去担忧分神,但是所有将领的配置,这却必须要周建安去动脑袋了。



    尉级的还好,可是校尉和将军两级,那就必须由周建安亲自选人了。



    对于此,周建安其实也早就有了想法。



    这校尉,将军两级的人选里,绝大多数都将从讲武堂之中选出,而选拔的条件,对于他们来,可没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