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凿空西域第一人

A+A-

    (今天会加更一章,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和打赏,时间不确定,争取上午前完成。)



    博望侯府。



    张骞躬身在桌案前,对照一张地形图,在另一张纸上仔细描绘着。



    “陛下给的这张舆图只有各地的大体状况,却没有详细路径,那么这张图是怎么来的呢?”



    张骞越想越奇怪,要是想绘制一张包含大汉和西域在内的舆图,



    需要有人去各个郡国以及西域各地区,先绘制出不同区域的舆图,



    然后再将各区域的舆图拼起来,就成了一张大范围的舆图。



    可是陛下给的舆图却相反,只有大区域的舆图,没有各个区域的舆图,需要他进行细化。



    “莫非是富民侯给的?”



    如今的大汉,一旦有什么违反常识的新奇东西,人们往往会第一个想到富民侯陆鸣。



    当初在军中相遇时,张骞对亩产数千斤的粮食也有所怀疑,觉得能亩产四五百斤就已经是天大的祥瑞,



    他现在才知道,什么叫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土豆和红薯实在是高产的吓人。



    “家主,富民侯来访。”



    “快把人请到正堂好生招待,我收拾一下就过去。”



    张骞正想问问舆图的事情,没想到陆鸣自己先过来了,



    他立即换下居家的便服,带上进贤冠,穿上会客的袍服,腰束鞶带,收拾齐整后匆匆赶往正堂。



    “久等了富民侯,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张骞的姿态放的很低,非常热情,离着老远就开口请罪。



    “博望侯客气了,我今天贸然登门也是有事相求,要是过于冒昧的话,还请博望侯恕罪。”



    陆鸣很客气又很直接,不想搞那些弯弯绕绕的东西。



    “正巧,我也有事情想询问富民侯,”张骞呵呵一笑,“还请富民侯先吧,骞必定全力相助。”



    能让这位神通广大的富民侯来找自己寻求帮助,除了自己出使西域的经历,张骞实在想不到其他可能,



    这段经历也不是什么秘密,没有什么不能的,要是有其他请求就更好了,否则张骞还有点不好意思出自己的请求。



    “那我就先了,”陆鸣也不扭捏,就喜欢和这种简单直接的人办事。



    “不知博望侯府上有多少胡蒜,我需要买一些回去。”



    “啊?”



    张骞愣了,这是什么请求?



    “区区一些胡蒜,送与富民侯就是,买的话实在太见外了,好歹咱们也在战场上并肩而行过。”



    当初卫青为了以防万一,和伊稚斜的主力决战之前,把陆鸣和新粮食的安全交到了张骞中,



    嘱托他一旦发生意外,拼尽全力也要把陆鸣和新粮食送到长安。



    “要是少的话,我就不会和博望侯客气了,”陆鸣摇摇头,“实在是需求量比较大,我到处搜寻胡蒜,经人提醒才知道博望侯府上种的比较多。”



    



    胡蒜被张骞带回长安后,因为其辛辣独特的味道,受到了一些人的欢迎,皇宫和各个达官贵人家里都开始种上了胡蒜。



    但是种植量都不大,毕竟那个味道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消耗量有限。



    为了制取大蒜素,陆鸣只好帮着义妁四处搜寻原材料,谁让这是自家媳妇呢,伟大的事业必须支持。



    张骞拱道,“恕我冒昧,富民侯不是为了吃吧,”



    胡蒜就算好吃,张骞也没听有人能吃这么多,还要到处搜寻,必然是有其他用途。



    “为了制药。”来求人帮忙,陆鸣直接给出了答案,何况这也没什么好保密的,



    以后大蒜素的作用广为人知后,大家都会知道的,就是大蒜素那独特的味道也隐瞒不了来历,把持住制作方法就好。



    闻言,张骞心中一阵了然,“我当初出使西域时,刚到匈奴地界就被他们抓走了,可能是水土不服的原因得了重病。”



    回想起当初的时光,张骞一阵阵感慨,一百多人的使团啊,几乎全军覆没,要不是有坚强的信念在身,



    他也坚持不到有会逃离匈奴的那天。



    “我们当初四处寻找救命的办法,无意中发现了一种在匈奴人之中秘密流传的胡草,吃下之后治好了我们的病症。



    后来我们将其称之位胡蒜,寓意为胜算在握,带着它走遍西域,要是没有这的一颗蒜,我恐怕就回不来了。”



    “博望侯凿空西域,十三年间不改初心,堪称历史第一人,必将名传千古。”



    这一番话下来,张骞顿时面红耳赤,连连否认,“富民侯过奖了,骞怎能当得起如此评价,”



    “博望侯不必过谦,此等壮举就是过去上千年也会为世人所称道,有何当不起的。”



    在这个评价方面,陆鸣堪称大汉最具有权威的人,他是真的看过千年后的历史书。



    “张骞优选”的大名更是流传在一众吃货之间,比如他带回来的胡蒜,也就是后世的大蒜,



    “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的话语几乎流传了整个中国,吃面时没有蒜就少了很多味道。



    “相信我,你当得起这个评价。”



    张骞脸色激动,觉得遇到了平生知己,其他人评价他的时候虽然也有很多溢美之词,但是和陆鸣的评价比起来都不够简明直接。



    “历史第一人,”这个评价实在是太高了,张骞不愿接受,但是感受到陆鸣发自内心的尊重,心中又极为受用。



    “我身为汉使,自当固守气节,虽有万千险阻也要完成陛下交于我的使命。



    富民侯既然要用胡蒜来制药,同样是利于大汉江山社稷的大事,我府上这些都拿去就好,千万不可提钱。”



    张骞本就不打算要钱,如今和陆鸣的投,更加不会谈钱。



    “此事有陛下支持,是专门拨了一笔钱的,要是白拿博望侯的蒜,我心里有愧,”



    对于张骞的评价,陆鸣都是真心实意的,不是为了白拿人家的大蒜,



    他当初刚上大学的时候,在自家校园里都会迷路,更不要没有导航的情况下去西域那种遥远的地方,和送死也没什么区别,



    张骞的壮举在他看来就是奇迹。



    “但是博望侯不肯要,我也不好强人所难,



    不知博望侯是想问我什么问题,最好难一点,让我有个回报的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