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

A+A-

    李学成很担心,霍光知道自己的身份时会是什么反应,



    如今的他,不过是报社中的一个主管,根本身份还是富民侯府的奴仆,



    哪有奴仆教贵人识字的。



    “我当然提前告诉他了,咱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陆鸣拍拍,绿珠把霍光带了过来。



    “这就是我和你过的李二狗,现在改名叫李学成,以后他教你拼音和文字。”



    霍光躬身道:“见过李先生,听富民侯讲过先生的事迹,学生不胜敬佩。”



    李学成被吓得躲到一边,“公子万万不可,唤我二狗即可,千万不要叫我先生。”



    这个称呼,李二狗只有在做梦的时候才梦到过,醒来之后想想都觉得有罪,



    他有什么资格给人当先生呢?



    “二狗啊,我曾听人过,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你好好教他学问,他喊你先生,没什么不妥的。



    等哪天我让你去太学教导那些太学生的时候,你再惶恐也不迟。”



    “噗通”一声,李学成双膝跪地,双掌向前平行放在地面上,



    而后以头触地,高声道:“侯爷就是我的再生父母,二狗永世不忘。”



    霍光在一旁喃喃自语,“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这也是给自己听的吧,霍光偷偷看向陆鸣。



    哥哥是私生子,自己也不过是平阳县一介吏的儿子,家里连一卷书都没有,又能比扫厕屋的仆人强出多少呢?



    如今也是面见过皇帝和皇后,以及太子的人物了,以后不仅会和当世大儒学习,还会成为富民侯的弟子,



    以前的人生,永远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出身寒微并不是错,没有什么值得羞愧的。



    “起来吧,如此大礼也不怕折我的寿。”



    “这个大礼,侯爷一定受的起。”李学成起身后嘿嘿一笑,“侯爷,什么时候开始上课?”



    “这就去吧。”



    



    未央宫。



    “陛下,这就是许艺根据富民侯给出的样子,精心调整之后的曲辕犁。”



    冬天总会过去,大农令郑庄要为要为下一次春耕做准备。



    亲眼见过曲辕犁的耕地效果后,郑庄打算尽快在整个大汉进行推广,加上富民侯提供的那些种植技术,



    即便没有新粮食,大汉的粮食产量也一定能有所提升。



    “陛下,曲辕犁既可以用一头牛,也可以用两头牛牵引,耕地之时可深可浅,轻巧方便,回转省力,不仅能翻土、碎土,还可以除草,作用很多。”



    郑庄几乎把曲辕犁所有的好处都了出来,脸上明晃晃的闪耀着两个大字,



    “打钱。”



    想要推广曲辕犁,光是靠百姓们自己买的话是不行的,



    



    没有多少百姓用得起牛耕,买得起曲辕犁,朝廷必须采取措施。



    刘彻宣布停止建造陵寝后,大汉的财政一下子富裕很多,再加上淮南王那里查抄的钱财,



    如今在各个部门的官员眼中,现在的朝廷就是两个字,“有钱,速来。”



    作为大农令,郑庄必须为天下农夫争取到一笔财政支持。



    “许艺,你给朕介绍一下新的曲辕犁。”



    “陛下,原本的曲辕犁共有十一个部件,富民侯有的部件是可以减去的,经过我等的多次试验,



    减去了压铲和策额两个部件,让结构变得更为简单,降低了制造和维护的复杂性。”



    许艺当初有些不明白,富民侯既然知道有的部件可以去掉,为什么不直接去掉呢,



    在陆鸣祭出师门大法之后,一切都变得合理了。



    “如今整个曲辕犁中七个部件是木制,犁铧和犁壁部分是铁制,这两部分我只是在富民侯给出的样式基础上稍微做了些调整,



    并且多亏了少府考工令卓三的帮忙,才制造出结实耐用的犁铧和犁壁。”



    犁铧也叫犁铲,或者犁头,不是轻易就能铸造出来的,必须要坚固耐磨才行,放到现在是妥妥的高技术装备,



    以卓三的水平,也是多次调整做法之后才制造成功。



    许艺丝毫不贪功,在介绍的过程中不断突出陆鸣的作用,强调自己只是做了一点点改进而已,



    就连卓三都被他不断提及,就是不怎么提自己。



    许艺的做法让刘彻非常满意,能干活还不贪功,这种臣子越多越好,一定不能亏待这种人。



    对于曲辕犁的来历和作用,刘彻比他们几人都清楚,几百年之后的东西,现代的课本上都会出现,



    对于现在的大汉来,是一个巨大的跨越,他怎么可能不重视。



    “大农令,你觉得打造多少合适。”



    “一万个吧,一次给的太多,人不够推广不开,太少的话,长安周边几十万户人家,各个县平摊下去也分不到多少。”



    以大汉如今的条件,不可能让所有的百姓都用上曲辕犁,几家能共用一个就已经很不错了。



    郑庄想了个尽量多的数字,等着刘彻往下砍。



    “好,就一万个。”



    刘彻果断答应,丝毫没有砍价的意思,不管多少钱一个,如今大汉产铁量大增,他又正是有钱的时候,



    完全不屑于往下砍。



    “大户人家要用的话,让他们自己买,普通百姓的由官府提供,至于耕牛问题,明日的朝会上再行商议。”



    郑庄还琢磨怎么让刘彻多出点钱,好让百姓用得起曲辕犁,没想到刘彻直接要白送,哪怕只是使用权。



    至于那些大户人家,你都大户人家了,要是还和普通百姓一样用免费的曲辕犁,那不是白当大户人家了么。



    而耕牛问题,郑庄想都没敢想,一头牛可比一架曲辕犁昂贵得多。



    “这架曲辕犁就留在宫里吧,朕要把它送到宗庙之中。”



    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供奉七代祖先。



    汉朝的制度则不然,宗庙的设置没有固定的数目为限,每个皇帝过世都各有其庙,还可以在生前立庙。



    西汉到现在还没有到七代,刘彻的意思就很简单,他要让历代先帝都看看,



    他,汉武大帝,不仅仅会打仗,如今在重农方面也很有建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