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家丑外传

A+A-

    刘据有些沮丧,



    听完父皇和老师他们的讲述,他才知道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他单知道百姓是水,勋贵是船上的舵和士兵,百姓们愤怒了可以掀翻这艘船,



    却忘了舵和士兵联合起来也能让这艘船停止航行,甚至船毁人亡。



    当大多数大臣表示反对的时候,



    阳陵侯没有像他想的那样受到严惩,而仅仅是被警告了一番,



    “父皇,是我想的太简单,考虑不周。”



    历史上,太子已经长大成人,却依然像现在一样考虑不周,



    他厌烦刘彻任用的那些酷吏,并且丝毫不加掩饰,经常改变刘彻定下的判罚,



    甚至还扬言要在自己继位后清算朝中的酷吏,生生把一股强大的势力逼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酷吏中的代表就是江充,担任绣衣使者多年的他,为了以后的生存,和刘屈氂、李广利等人达成默契,



    冲在最前方,充当扳倒太子的急先锋,



    虽然他被太子杀了,却也让太子刘据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你还这么,能出这些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有三十多年时间,足够你长进的。”



    刘据有些奇怪,为什么是三十多年,



    他还不知道,他的父皇已经知道自己还能活三十多年。



    “当初父皇想要整合朝堂力量,进而反击匈奴的时候,受到的阻力比今天的事情要大得多,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要不是考虑到水车的推广,六十亩田地的事情不会被刘彻放到眼里,



    这点事根本不值得他花费精力。



    百官即便站出来声援阳陵侯,也不过是怕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只要他解释几句就能安抚过去,



    而改变国策,出击匈奴,则是可能导致天下倾覆的重大事件,前后所牵扯的东西绝非今日可比,



    强如刘彻,从继位以来,也花费了八年时间才进行了第一次的主动战争,马邑之围,



    最终却是以失败告终,



    在这之后又过了四年,才等到卫青取得了龙城大捷,



    但也不过斩首七百余人,



    直到又过了一年,卫青再次出征,大汉才第一次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大捷,斩杀数千人,



    而最近两年才真正的重创匈奴,



    距离刘彻登基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



    刘彻回顾自己这么多年的艰辛,越发感慨,自己和卫青真的是天生的君臣搭子,



    没有自己,卫青可能还是个骑奴,在平阳侯府靠养马维持生活,



    没有卫青,大汉就没有真正顶级的统帅,自己找不到能带着大汉骑兵纵横草原的将领,



    “仲卿,你和去病真是上天赐给大汉的宝物,朕必定不辜负上天的恩赐。”



    卫青同样感慨颇深,看向刘彻的目光中满是感激,



    “臣必为陛下,为大汉扫除匈奴之患,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君臣俩深情对视,场面感人。



    卫子夫在一旁道:“陛下,你漏了一点,富民侯就不是上天赐给大汉的宝物了么?”



    刘彻轻笑一声,摇头道:“他不是。”



    在卫子夫不解的目光中,刘彻解释道:“他是上天赐给大汉的外挂。”



    刘据疑惑的看着几个大人,不明白他们为何笑得那么开心,



    更不明白外挂又是什么。



    卫子夫把刘据揽在怀里,



    



    “据儿,记住你父皇的话,国家大事不是儿戏,不是皇帝一句话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你要学习的还很多。”



    “孩儿记住了。”



    从太子提出自己的观点开始,不管是刘彻还是陆鸣都已经预见到今天的结果,



    杀一儆百的想法虽然有些道理,却忽略了其他官员可能的想法,



    更加忽视了侯爵的身份和地位,不是随便一点罪名就能扳倒他们的,



    何况阳陵侯真的罪不至死,甚至连有罪都算不上,因为还没有造成具体的后果。



    为了教育太子,刘彻也是想尽了办法,



    有时候,的再多也没有一次实际体验更能让人成长。



    



    回府的时候,



    陆鸣在街上遇到了自己的老熟人,太医令高期,



    “真巧啊,高太医这是干嘛去了,”



    高期也有些意外,没成想在街上遇到了事件的正主,



    他声道:“我刚从阳陵侯府回来,他被气得晕倒了。”



    如今的高期,已经是所有太医中公认的最擅长治疗晕厥的高,



    有大农令郑庄为证,战绩可查。



    阳陵侯晕倒后,一时片刻没有苏醒,傅家人立刻去太医院请了高期过去,



    他也不负众望,到了阳陵侯府后,一共不过一刻钟,就让阳陵侯傅明悠悠醒来,



    本想简单的询问下病因,没想到阳陵侯对着他大吐苦水,



    当着他的面,把儿子傅偃骂了个狗血淋头,



    逼得高期没办法,当了回家庭纠纷调解员,不停地劝傅明要放宽心,给他了一堆大道理,



    又反复嘱咐他一定要放宽心,再这么激动的话对身体很不好,



    不是谁都能像大农令一样,晕倒三次后还生龙活虎的,



    那是特殊的天赋,一般人学不来。



    看来这阳陵侯是故意的啊,



    陆鸣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按理,家丑不可外扬,阳陵侯没有必要和高期解释自己具体为什么生气,



    把事情的这么清楚,就是要借高期之口告诉外界,



    他儿子没有犯多大的事情,他更没有纵容儿子欺压百姓,某种程度上,他们父子是被富民侯给害苦了。



    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医令,接触的王公贵族不知几许,高期自然也能听出阳陵侯傅明的话外之音,



    恰好遇到陆鸣,正好帮着宣传一下,



    既给阳陵侯帮了忙,也向陆鸣透露了消息,两边都会感谢他,



    兜里的钱也算没白拿,



    光是治病的话,阳陵侯何必给他这么多。



    “多谢高太医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大个瓜可以吃。”



    瓜?哪来的瓜?



    这又是什么奇奇怪怪的语言,富民侯的师门怎么总有这么多与世不同的东西?



    算了,不管那么多,



    “富民侯客气了,你都要和义太医成亲了,还给了我们那么重要的医术,咱们不是外人啊。”



    陆鸣回到侯府门口时,霍光正在那等待着,见到他后立刻上前,



    “老师,师母来了,正在等你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