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周期性清洗

A+A-

    到这,刘彻就很有发言权,



    对内,



    当初他刚刚登基的时候,就要面临横跨三朝的窦太后掌权,那时候的他只有十六岁。



    即便如此,他还是努力进行斗争,想要通过建元新政把权力收归自己中,



    虽然失败了,朝政大权还被窦太后把持着,但是他却没有放弃,私下里训练军队,准备应对匈奴人,



    好不容易熬到窦太后薨逝后,自己的母亲又把田蚡扶植到丞相之位,



    窦家和王家两大外戚又成了两座大山,最终也都被他搬倒。



    对外,



    当他掌权后,面对匈奴时,朝堂上大多都是主和派,想要继续维持和亲政策,



    朝中的将军也都没有出征草原的经验,又是他一步步训练骑兵,选拔将领,才终于发现了卫青这名千古良将。



    他就这么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



    再没有人能在权力上压制他。



    从高祖皇帝开始,一直到他,再到后来的昭宣二帝,老刘家的皇帝就没有一个差的。



    所以他就不明白了,



    怎么就出了汉元帝这么一个大废物,学儒学把脑子给学坏了不成。



    还什么,“诗不云乎?‘民亦劳止,迄可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今所为初陵者,勿置县邑,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



    想起汉元帝废除陵邑制度时颁布的诏书,刘彻更是一肚子气,因为诗经中的几句话就废除祖制,



    真是又无能又混账,而且还蠢的可以,又骂了一会不肖子孙,刘彻才止住火气,



    “后世子孙不孝,朕就多做点,



    朕决定再迁移一批豪强富商进茂陵,科学院要是能多搞出些专利,不定能帮朕省下一些钱。”



    不是正在陵邑制度么,怎么突然转到专利上去了?



    陆鸣忽然反应过来,这是枪打出头鸟啊。



    迁徙豪强富商,的轻松做起来难,否则汉元帝也不会做出违背祖宗的决定,放弃了陵邑制度。



    就算是刘彻也要给钱给身份,再拿刀架在脖子上才能把人迁徙过来。



    所以现在是打算先抓把柄了么?



    现在已有的专利是制盐和布匹方面的,全都是以往的暴利行业,



    布匹行业由于没有收归官营,利润更是丰厚,是众多商人的优先选择,



    要是用专利去钓鱼的话,估计能钓到不少鱼。



    心真黑呀,不过我喜欢,



    谁让他们侵犯专利的,又没人逼他们,活该被算计。



    “陛下,你盯上谁了?”



    “什么叫朕盯上谁了,天下那么多人,朕盯得过来么,”



    刘彻觉得自己的名誉受到了影响,他是那种盯着人犯错的人么。



    “他们不犯错的话,朕还能逼着他们侵犯专利么。”



    看哪个作死的撞枪口上吧,



    陆鸣心中默默的为他们祈祷,希望他们快点撞上来,敢侵犯本侯爷的专利,就要做好被整治的准备。



    “你准备好问题的答案了么?陵邑制和学堂有什么相通之处,你想怎么回答。”



    刘彻想知道后世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要是有能借鉴之处,也算是意外之喜。



    



    “学堂是给底层人增加一条上升通道,陵邑制度则是腾出上升空间,本质上都能让阶层流动起来。



    在我看过的论述中,陵邑制度有三大好处,



    其一,强干弱枝,长安及附近的各处陵邑生存着大量的人口,掌握着大量的财富,使得中央地区掌握的力量非常强大,



    其二,缓解土地兼并,当地的豪强大户迁走后,他们的田地可以重新分配,



    其三,陵邑与长安互为犄角,可以抵御匈奴南下的威胁。”



    陆鸣的有些委婉,强干弱枝和缓解土地兼并可以合成一个更直白的表述,



    “周期性清洗顶级权贵。”



    汉宣帝的杜陵中,迁徙的可并不只是地方豪强,还有丞相,将军,列侯和大量两千石的官员,



    从上到下都没有放过,全都要处理一遍。



    但是在场的卫霍二人,还有自己这个富民侯,都是大汉如今的顶级权贵,陆鸣自然不好的太直接。



    完好处,陆鸣又开始弊端,



    “但是陵邑制度耗费巨大,一旦朝廷财力不足就难以施行,而且长安地区能供养的人口有限,迁徙过来的人太多,超出了这片土地能承载的上限。”



    唐朝之后,再没有大一统王朝在长安建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粮食问题,



    对一个强大王朝来,关中平原太而人口太多,



    需要大量调入粮食才能养活这里的大量人口,其中产生的消耗过于巨大。



    由于粮食供应紧张,唐高宗李治曾经七次前往洛阳蹭饭,甚至发生过沿途饿死侍从的事情,



    武则天也长期待在洛阳,因为这里的粮食供应充足,养得起大量脱产的官僚。



    “问题有点严重啊。”



    听完陆鸣的介绍,刘彻的眉头皱起,



    长安城的粮食供应问题早已存在,刘彻就曾为此大力发展水力,从水路调集粮食入长安,



    没想到在后世,这个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



    刘彻目光扫视几人,



    “你们,朕是不是应该考虑迁都。”



    如此突然的一句话,吓得陆鸣浑身一激灵,



    怎么就突然来到迁都问题了,如此大事不应该多方论证之后再开口么?



    陆鸣看了看,



    哦,原来我现在已经是顶级核心圈子的人了,所以才能听到这个问题。



    “陛下,这个问题是不是太早了,长安还能用很多年。”



    刘彻摇头,



    “如此大事,据儿怕是难以施行,



    如果真有迁都的那天,还是应该由朕来做,一切反对之声都阻止不了朕的决心。”



    在他的心中,太子只要做好守成之君即可,



    一代开拓,一代守成,一张一弛,修养国力,免得大汉重蹈自己晚年的覆辙。



    “好了,先不这些,”



    刘彻摆,



    “现在朝廷正是有钱的时候,正好把钱用来迁徙天下豪强,维持陵邑制度还是利大于弊,朕要继续维持。”



    回府的路上,陆鸣和霍去病两个声道:



    “陛下找我们来,应该是有敲打的意思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