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那八个人为何不愿意

A+A-

    “陛下,统计结果如下,



    二百份调查问卷中,共有九份无效,无效原因是这九个调查对象没有任何田地,无论是自己的还是租种的都没有。



    无田者比例占据全部调查对象的百分之四点五。”



    这九个人为何会没有任何田地,一个字穷,



    他们为什么穷,可能有各种原因,但是都离不开一个现象,土地兼并。



    对于土地兼并的现象,董仲舒早就在举贤良对策上书中分析过其中利害,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并不是夸张的形容,而是对客观现象的陈述。



    两百个调查对象中只有九个无田者,看起来并不严重,但样本量不足的问题导致这个结果并不准确。



    公布出这个结果后,陆鸣并没有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展开,



    燕国地图不能太短,现在还不是谈这个问题的时候。



    “有效问卷共计一百九十一份,其中愿意率先尝试种植新粮食的共有”



    陆鸣抬眼看向窦桑林几人,一字一句的念出统计结果,



    “一百八十三人。”



    声音落下,大殿中陷入一种诡异的安静。



    朝堂众人对统计结果有过各种猜测,



    面对亩产超高的新粮食,百姓们究竟是怎么想的。



    是不顾一切的想要种植,还是对新粮新村疑虑,想要观望一番,等别人种植出效果后再进行种植。



    没想到想要率先种植的百姓占比竟然如此之高,这究竟是真实民意的体现,还是富民侯道德沦丧,刻意编造虚假问卷。



    不过愿意种植才是正常的吧,最高相差近乎十倍的亩产量,多胆的人才不敢率先种植,



    剩下那八个不愿意率先种植的人究竟是怎么想的,还是不是武德充沛的大汉百姓。



    没等他们多想,陆鸣还在继续,



    “一百八十三人中,三十二人愿意将全部田地改种新粮食,一百五十一人愿意部分改种。”



    竟然分的这么仔细,



    光是知道愿意种还不够,还要分出来有多少人愿意全部改种,多少人愿意部分改种。



    朝堂众人对统计结果又多了几分信任,



    要是造假的话,何必把愿意全部改种新粮食的人写的如此之少?



    念完统计结果,陆鸣伸一指,



    “调查问卷都在这,有异议者可以核对所有问卷。”



    没等别人开口,刘彻先忍不住了,



    “竟然有八个人不愿意先种植新粮食,究竟是何原因?”



    不敢全部改种的话,部分改种也可以,一点都不种是什么意思?



    不会觉得高产粮食是骗局,是朕在骗他们吧?



    简直岂有此理!



    “陛下,问卷中没有准备相关问题,由于时间有限,调查人员也没有询问他们为什么不愿意。”



    时间紧,任务重,



    百姓们又从来没有接触过调查问卷,要不是问题问的足够简单直接,都是百姓日常生活中非常了解的东西,



    别两百份,就是一百份都未必能完成。



    能完成基本任务就不错了,派去调查的人哪还有精力询问问卷之外的问题。



    



    “陛下,调查问卷的准确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样本量,两百人的样本还是太少,



    如果另外再寻找两百人进行调查的话,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不对劲,非常的不对劲,



    听到陆鸣再次主动提出问卷调查可能存在的问题,窦桑林坚信里面一定有问题,



    “他怕信息不准确,以后出现问题被陛下追究,提前为自己开脱罪责。”



    对,一定是这样,



    窦桑林相信自己找到了答案。



    他和阳陵侯傅偃几人目光相碰,显然彼此都是这个想法。



    “还有问题的设置,如果带有诱导性和偏向性,也可能得出与事实不符的统计结果。”



    陆鸣毫不保留,将调查问卷可能存在的问题都了出来,



    “为了保证准确性,我建议由朝堂重臣一同对问卷中的问题和选项进行整理,有问题的立即进行改正,



    并且用调整后的问卷重新进行大规模调查。”



    傅偃抢先开口,



    “陛下,臣认为就该如此,如此重要的东西,又可能有误导性,当然要大家一起商议。”



    这子是我派去的卧底么,怎么总给我助攻?



    陆鸣没想到傅偃竟然这么配合,还不止一次的配合,以后的庆功宴上要是他不到,谁都不能先动筷子。



    刘彻带着朝堂众人挨个查看问卷中的问题和选项,对其中存在问题的内容当场做出了修正,



    并且执意追加了一个问题。



    “如果有人不愿意率先种新粮食,一定要问问是什么原因。”



    刘彻对那八个人的选择耿耿于怀,非要问个究竟不可。



    退朝时,汲黯穿过人群,专门来到陆鸣身旁,



    两人一路默不作声,一直走到陆鸣的马车旁,汲黯才开口,



    “你在引彰武侯他们上钩?”



    没等陆鸣回答,他自顾自的道:“这个调查问卷很有意思,从来没有人如此如此认真的倾听过民意。



    需要我帮忙的话别客气,这么有趣的事情,老夫怎么能不参与进来呢?”



    陆鸣沉默片刻,



    “任何改变都不是请客吃饭,不会一团和气的,尤其是其中牵扯到巨大的利益。”



    现在的这些段最终都会指向摊丁入亩,必然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甚至会触动眼前这位右内史的利益,



    陆鸣不想让他不清不楚的参与进来,免得以后他觉得被欺骗,和自己反目成仇,



    但是现在还不好直接透露最终计划,不得不先试探一番。



    “老夫已经一把年纪,当初没能为百姓拦住洪水,害的十几万百姓遭灾,”



    汲黯用指着心口,“这里愧疚了一辈子,没有什么巨大的利益能再让我退缩了。”



    元光三年,黄河河水暴涨,南岸作为泄洪地安然无恙,北岸十六个郡受灾,



    奉命和郑庄一同治理洪水的就是汲黯,那是他一辈子都忘不掉的痛苦。



    “事以密成,言以泄败,不必透露你的计划,需要帮忙的时候使个眼色就行,老夫看得懂。”



    汲黯完就转身离开。



    霍光见状走了过来,“老师,我今天表现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