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加点糖

A+A-

    老爷子的状态在颜白看来目前还是不错的,胃口还不错,走动也跟往常一样,话口齿也很清晰。



    唯一不好的就是老爷子忘得事情越来越多,有时候昨日才过的话,到了今日就想不起来了。



    老爷子的记性虽然不好,但却把颜韵和颜颀两个娃娃记得清清楚楚。



    不但能记住名字,还能准确无误的出两个娃娃是什么时辰出生的,为了更好养活,老爷子还给两人都起了名。



    颜韵名叫做镜圆,镜子是圆的。



    老爷子圆之一字出自墨子法仪中:百工为方以矩,圆以规,老爷子希望颜韵今后能规规矩矩,一生无恙。



    颜颀的名则叫狸奴,狸就是猫,这个名就是猫的意思,因为没有奶水吃,老爷子觉得她可怜,所以才叫了这个名字。



    希望她如猫一样好养活。



    (李白的儿子叫做李伯禽,名明月奴,在大唐,名叫作奴的很常见,因为和古今法不一样,所以会觉得他们的名会非常地好听。)



    如今的天早晚已经不热,而且两个孩子已经满月。



    所以早晚的时候老爷子都会坐在石榴树下看着两个娃娃,已是中秋,院子里面的石榴树红彤彤的一大片,看着都喜庆。



    老爷子最快乐的日子就是一边看石榴,一边看两个娃娃。



    看着看着,他有时候都会冲着石榴情不自禁地喊出颜白的名字,然后低头自言自语道,颜在泾阳怎么还不回,陛下把突厥杀退了没有?



    裴茹每听一次都觉得悲从心来,可见老爷子在那一段日子是多么地担心大郎,如今什么都记不住了,还会记得先前的这段事儿。



    老爷子念叨次数最多的人其实还是颜白。



    孙神仙,人一到六十就是另一番光景,身子就会畏寒,身体就会越来越衰弱。



    而且,随着岁数越大,身子就会垮塌得厉害,像老爷子这样已经过百岁的耄耋老人,如今还有这样气色的已经是世间罕见了。



    见老爷子睡着了,颜白悄悄地退了出去,然后带着七和大肥一起去书院。



    因为知道颜侯要来,书院的那个很大的操场上已经准备好了篝火。



    所有的学子团团坐,像玩丢绢那样围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年龄的学子时不时地偷瞄一下远处的那一堆礼物。



    那会搬卸的时候看到了糖,看到了很多很多的糖。



    无论什么时候,糖果对孩子的诱惑都是无比巨大的,孩子对糖的喜欢仿佛浸入到了骨子和血脉里一样。



    无论什么样的糖,无论多少糖,只要是糖,只要是甜的,孩子们都是趋之若鹜。



    颜白带回来的礼物有三样,楼观学的学子都是一样的,分别是一方砚台,半两糖,还有一件羊皮毯子。



    砚台是学习用的,一方砚台足够他们用一年。



    半两糖是吃的,不是颜白气只买半两,而是在大唐,糖实在太贵了,简直可以是奢侈品,量少,价格还居高不下。



    毯子是用来读书时候用来御寒的,冬日的时候坐在教室的时候可以披在腿上,夜里睡觉的时候可以压在被子上。



    对学子们来,一个舒服的学习环境是非常可贵的,颜白也在一直努力的给孩子们创造这个环境。



    七百多个孩子就有七百多份。



    三十多个先生们的礼物是单独的,这个没法比较,也不能比较,先生的礼物都是出自少府监,像无功先生他们几个是每人一张虎皮。



    老虎历来称为百兽之王、山中君子,所以,虎皮具有威严、辟邪、招福之意,是最好的吉祥物,最受老人们喜欢。



    其余的先生来楼观学晚,再加上楼观学名声不显,他们能来楼观教书大多是迫于生计。



    



    所以楼观学的先生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颜家靠着自己的影响力请来的,另一个就是王通大儒的弟子门生。



    这些人都是王绩请来的。



    为此,颜白向李二求了官职,李二很是爽快地同意了,给了他们从六品的文散官,有俸禄且不用干活的文散官。



    有了官职,这些先生开心极了,一辈子想要当官的梦想,就这么达成了。



    颜白到来,学子们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众人都在期待颜白讲点什么,结果颜白就了一句初心,然后就点燃了篝火。



    在这个本该欢愉的日子里,颜白不想讲些什么大道理,什么是道理,道理是自己经历后才会明白的至理。



    年少时候缺少阅历,很多道理被人耳提面命地告知,却无法理解,等告别年少那一刻才恍然大悟。



    就跟颜白在后世上学时,那时候老师让背诵送东阳马生序。



    颜白当时觉得老师真是要命,晦涩难懂,不知其意,这么长的一篇课文,还不是课本上的文章,还要背诵,简直是脑子有病。



    一直到颜白看到了王玄策等许多的学子,看到他随时随地都在学习,寒冬数九,苦学不辍,颜白才彻底明悟过来。



    也在那一刻,过去和现在才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所以颜白不想讲什么大道理。



    篝火点燃,欢庆开始,第一个要玩的就是击鼓传花,这个是大家的最爱。



    为了增加趣味性,戚禾还特意的设定了奖惩环节,鼓声落,花在谁,谁都要站起来表演一个节目。



    (在唐朝,击鼓传花叫做击鼓摧花,属于酒令的一种。)



    诗词歌赋,只要是你擅长的都可以。



    游戏开始,鼓声响起,鼓点欢跃,众人紧张。



    第一位拿到花知道人多,鼓声不会立刻停止,他故意拿着花显摆耽误时间,惹的后面的学子忍不住怒骂其不为人子,实乃是楼观学最大鸹貔。



    颜白站在角落里看着欢愉的学子,待鼓声落,学子们又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时,颜白身边突然就多了一个人。



    颜白看着来人没好气道:



    “别逼我扇你啊,你又不是百骑司的人,干嘛学人家,走路静悄悄的,还总是站到阴影里,露脸还露半个脸,什么破毛病,好好的一个人非要把自己搞得阴恻恻的。”



    秦月颖知道侯爷没有生气,就是打趣自己而已,闻言嘿嘿一笑,行礼道:“的祝宜寿侯佳节欢乐!”



    颜白拍了拍秦月颖的肩膀,笑道:“南山深处待着还习惯不?”



    秦月颖掂了掂自己的鱼袋,颇为惆怅道:“怎么呢,就如侯爷的那句话一样,痛并快乐着吧。



    我本一贱籍,如今官至七品,还是传三代的七品上,有实权,随时可以面圣,若不是鱼袋沉甸甸地压,到如今我都还觉得这是一场梦呢!”



    颜白笑了笑,朝着微言楼走去,秦月颖连忙跟着,颜白边走边道:“里面还有多少人?”



    秦月颖想了下:“原本三十二人,如今还是二十七人,死了五人。



    其中二人是操作失误自己把自己炸死了,另外三人存心不良,想跑,被方内侍发现后当着众人的面活活地掐死的。”



    “火药上有难处没?”



    秦月颖点了点头:“有,威力太,还是没有达到侯爷所的那种地步,对了,侯爷,三月份的时候守约郎拿走了一百斤火药。”



    裴行俭拿火药的事情颜白知道,点了点头,道:“往里面加糖试试!”



    “糖?”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