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有些人就是不一样

A+A-

    越王要举办诗会,场面很大,国子学许多学子都在邀请之列。



    无论贫穷也好,富贵也罢,能进入诗会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学问一定要好,才学一定高,学识就是门槛。



    不然酒会上,大家一起玩流觞曲水的时候,酒杯停留在你的面前。



    你吟不出来,也答不上来。



    那丢人不是丢大了。



    请帖发出,无数学子文人能以收到越王的请帖为荣,这无一不代表着自己的学问得到了越王的认可。



    所有人都知道越王李泰是陛下最喜欢的儿子,也是太上皇最喜欢的皇孙。



    早在武德年间,太上皇将越王过继给已故的李玄霸为嗣子,将其封为了正一品的卫王,继承李玄霸的爵位。



    不过,在贞观二年的时候,李泰又重回到陛下的这一支,重新做回了陛下的儿子并受封越王。



    如今恩宠更甚,不但“遥领”二十二州,更是兼任夏、胜、北抚、北宁、北开五州大都督。



    在去年年初又兼领左武侯大将军,陛下又把雍州牧一职交给了他,如今的越王是长安权力最大的长官。



    如果要越王有多受宠,四个字——“宠冠诸王”,除了东宫太子,越王在诸王的地位是最高的,也是权力最大。



    要知道,雍州牧这一职先前可一直是陛下在担任。



    所以,很多人都以收到越王的请帖为荣,能和越王搭上关系,能让越王记住自己的名字,对诸多学子来那就是无上的荣誉。



    对诸多官员来,能和越王搭上关系,能让越王记住自己的名字。



    那今后就是一条坦途大道,可以搭上越王这条线达到自己先前达不到的地步,少努力很多年,少吃苦很多年。



    一场诗会是饮酒作乐,更是一场高雅的交际。



    东市里面一处僻静的酒馆,裴炎和上官仪对坐,两份刺金的请帖被随意的摆放在桌上,对饮一杯后,裴炎看着请帖低声道:



    “游韶兄,晚间越王府的诗会你去吗?”



    上官仪笑了笑:“诗会?颜侯不在,算什么诗会?听他们互相追捧,满嘴的阿谀之词么?”



    裴炎笑了笑:“这么来你都知道有谁要去了对吧!”



    上官仪点了点头:“对,我知道,原本我还打算去看看的,听越王府内的景致堪比宫内的上林苑。



    但我知道都有谁后我就不打算去了,我这人性子直,酒量浅,怕酒后了什么不好听的惹人不喜!”



    裴炎一听上官仪这口气,顿时来了精神,把坐垫挪了挪,和上官仪并坐,并亲自给上官仪倒了一杯酒,低声道:



    “怎么?有你不喜欢的人?来来,游韶兄细,今日你我二人皆君子,就算再大逆不道之言,出了这个门,我也什么都不知。”



    上官仪笑了笑:“出来又何妨?反正早晚大家都会知道的”!



    裴炎笑着举起酒杯轻轻一碰:“请!”



    上官抿了一口,叹了口气道:“子隆,越王一共邀请了一百三十多人,可这些人里面好像没有一个楼观学的学子。



    我很好奇,楼观学里面,那些让我都自愧不如的家伙竟然没有资格去诗会?楼观学是贫穷学子居多不假,是比不上国子学也不假。



    可了是以才学论人,王玄策的才学不够么?颜昭甫的学问不够么?陈书海,陈书崖,陈继师的学问不够么?



    还是这些年从楼观学考出来的那二十多位的进士学问不够?”



    上官仪猛灌了一大口酒,打抱不平道:“这些人也就出身差点罢了,何至于让人如此地轻视,国子学褚生看不上他们,难道越王也看不上他们?



    我是陛下身边的秘书郎,陛下书房有一扇很宽大的屏风,子隆你知道吗,裴行俭的名字位于第一,王玄策位第二,颜昭甫位第三,我才位于二十多”



    “你知道第一第二第三意味着什么么?\"



    裴炎不解道:“意味着什么?”



    上官仪羡慕道:“意味这些人的才学,品德,为人,都是陛下经过考量后之后筛选出来的,这几人的才学不够么?就算裴行俭差一点,但谁敢颜昭甫差?”



    裴炎知道裴行俭排第一毫无波动。



    裴家人都知道,这满朝文武也知道,裴行俭是陛下收养的遗孤,在没有拜师宜寿侯之前是陛下在负责他的衣食住行。



    他这个人,只要稍微有点才,这辈子都不可能是个平凡人。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有这么一层关系,裴行俭将来一定是太子身边的重臣。



    因为,养育之恩大于天。



    上官仪越越气,喝了一口闷酒,长叹一声:“越王可以是从楼观学出来的,他谁都可以不请,但唯独不能不请楼观学出来的那些同窗。



    越王是王,我等是臣子,但做人不能这么做,哪怕不愿,做做样子也比现在要好得多,我这是心里憋屈啊!”



    裴炎叹了口气:“游韶你别气,听我阿耶,这次越王邀请的官员比较多,可能事情并不是我们认为的这样。



    来来,喝酒喝酒,你好不容易休沐一次,不这些添堵的事情了,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想法不同,做的事情自然也不同。”



    上官仪看着不远处买酒的御史,点了点头:“一会去仙游去不去?”



    裴炎看了看火辣辣的太阳:“这么热,来回一身臭汗,去干嘛?”



    上官仪笑了笑:“听仙游那里有好几只猫熊,听那么大的猫熊生的崽只有拇指大,我有点不信,我得去看看。



    然后再去微言楼借几本书,哎呀,这就很恼人啊,我不是书院的弟子,按照规矩,我借一本书,就要抄一本里面没有的,造孽咯!”



    顺着上官仪的眼神,裴炎眼神也不由自主的落在了一旁的请帖上,点了点头:“行,一起,对了,有件事我很好奇啊,楼观学里面到底是哪位能人在抄书。



    这一年我借了八本,对比了一下,我发现八本书上的字都是一模一样的,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那样。



    这家伙是谁,这么厉害?抄书的时候都不抖么?”



    上官仪也深有同感,他很早就感觉书上的字像是阳雕刻印刷上去的,可一想阳雕刻印刷的难度,上官仪觉得是自己想多了。



    国子学都做不到的事,楼观学想来也够呛。



    印书,用阳?



    可不是有钱就行的。



    两人越聊越开心,扔下酒钱之后就牵着马朝着长安外走起,看着热闹的长安城,裴炎轻声道:“游韶兄,楼观学的千余学子如今在编撰一本书,你要不要参加?”



    “什么书?”



    “字典?”



    “字典?典?敢用典一字,这是好大的口气,对了,字典是做什么的?”



    裴炎笑了笑:“字典字典,当然是收集文字的,我听李景仁楼观学里面那些没有考上科举的学子准备穷其一生把天底下所有的文字都汇聚在一起,并写上释意,供后者用之。



    “嘶!”上官仪深吸了一口气:“果真大气魄,谁是牵头的?”



    “裴行俭、武媚、还有颜微微!”裴炎着忽然压低了嗓门,低声道:“低头,低头,快走,快走,惹不起的来了!”



    上官仪不知何意,抬起头好奇道:“谁来了?”



    话音才落下,来人已经到了跟前,二囡看着裴炎和上官仪翻身下马,学着男子行礼的模样,豪气的拱笑道:



    “子隆世兄,见我总躲着是怎么回事?对了,越王的请帖收到了没?”



    裴炎苦苦的笑了笑:“才学太低,心情郁闷,正准备和游韶去仙游散散心,顺便去借几本书看看!”



    二囡笑了笑,翻身上马后摆了摆:



    “不了,我得进宫去接兕子了,你们去了记得找朱丁叔,夜里他会给你们安排住宿,对了,帮我带几斤糖过去给大肥,偷偷的啊,回见!”



    “哦哦,回见回见回见”



    上官仪盯着足无措的裴炎,若有所思道:“你在害怕什么?”



    “我害怕?开什么玩笑?”



    上官仪歪着脑袋:“对了,你刚的那个怎么参加?还有,我不是楼观学的学子,我参加能行?”



    “能行!”裴炎点了点头:“每月去领任务,每月释义十个基础字的出处以及在古籍中出现的各种意义就可以了。”



    上官仪吸了口凉气:“这字典编撰下来得多少字啊!”



    裴炎笑了笑:“慢工出细活嘛,做不做,你要愿意我就去把你的名报上,等这字典编撰完你也是编撰者之一。”



    “做!反正我这秘书郎也不是很忙!”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