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风波又起

A+A-

    如今长安刑部人满为患的大牢里,每日只进不出,但每日都会有人离去,有的是自己把自己掐死的,有的则是活活的吓死的。



    颜白和长孙无忌以及东宫的王鹤年昨晚在宫里碰了个面。



    无论是朝臣,是皇室,还是东宫都觉得这次陈仓的突厥人叛乱需要有人来为死去的人负责,也就,长安某些家要彻彻底底的清理一遍。



    当然。



    这个事情三人虽然能做主,但是拍板还是需要陛下点头。



    因为这个决定只要一下来,那可不是死几个人,三人都认为需要下重来震慑某些怀有不好心思的乱臣贼子。



    不但为了自己。



    也为了今后各家的安稳。



    所以,长孙无忌写给李二的折子上的内容是明确弄死魏王府长史杜楚客,御史大夫韦挺,要以儆效尤。



    但王鹤年却对此持不同意见。



    他给李二的折子是以太子的角度来看待整个事情,他认为,两人虽然有大错,但二人在这些年里也有功劳。



    如今发生了这件事情,以及这件事造成的后患需要两家人来承担,他们虽然罪无可赦,但也要依据国法来处理这件事。



    长孙无忌写这封折子的时候心在滴血。



    他牵的头要对韦杜两家下重,那无论最后的结果是如何,长孙家将会彻彻底底的和这两家走在对立面。



    而好人全让太子做了,全让皇室做了。



    一步错,步步错。



    把柄在颜白里捏着,他才是陛下钦点的负责人,原本安排颜白来最好,但颜白他却不出口,偏偏来什么议事。



    这子可真是一个乌龟王八蛋,怕是从议事开始的这一刻起,这个狗东西就有了把长孙家拉出来顶缸的打算。



    韦杜两家是好惹的么?



    人家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在积攒家业,就已经颇有名声,人家是彻彻底底的豪门,是世家!



    皇帝不回来就是不愿得罪这些人,长孙无忌猜想,陛下让颜白负责此事,怕就是想让颜家在前面顶两家的怒火。



    然后再在官职上给颜家多一些优待,算是补偿,这样的事又不是没有经历过,当初初步建立官员的考核制度的时候不就是自己背锅么?



    谁知道?



    现在好了,长孙家成了顶缸的,一念之差,天差地别。



    颜白不知道的长孙无忌脑子里面会想那么多,但他的意思其实是和长孙无忌一样,但一看两人都了不同的意见。



    颜白不想人云亦云,颜白给的看法是,此时应该有朝堂文武百官来举表决,这样更能震慑人心。



    三个人,代表三个群体。



    虽然持不同的意见,但讨论的范围也是这几个人该死不该死的问题,但在最终问题的本质上三人却是一致的。



    那就是这两家要为本次的事情负责。



    也就是,不管这杜楚客还有韦挺死不死,之前“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荣光在近百年是不会再有了。



    简单的,这两个世家要么落幕,要么就是这些年家族积攒的资源彻底的为李二所用。



    相比家族的传承,一个人的生死,真的微不足道,砍头真的是最轻的惩罚了。



    到了晚间,李二就收到了三人的折子。



    把折子放到一边,搓了搓有些冰凉的,李二抬起头看着默默站立在殿前的萧德言、顾胤、蒋亚卿、谢偃等人。



    这几人都是魏王府文学馆的文人。



    



    九成宫内所有的臣子都以为这几人将会迎接皇帝的怒火。



    结果,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几个人在殿门口跪了一夜后,不但一点事都没有,而且看皇帝的样子还要给他们封官。



    理由很简单,他们没有跟着魏王在这条不归路上走下去。



    而是在事发当晚就写了折子,第一时刻亲自前来就把这件事原原本本的告诉李二,他们是清白的,跟这件事一点牵连都没有。



    程怀默性子直,他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些人。



    他觉得,他们这样的行为和卖主求荣没有多大的区别,他在李二身后捧着刀,看着这几个人,他恨不得立刻拔刀把这几个人砍了。



    殊不知,李二有自己的打算,这些人在学子中很有声望,的难听些他也不喜欢这些人,可要治天下又离不了这样的人来做表率。



    如今借着此事敲打一番,患得患失的这群人就被拿住了痛脚,如此就能为自己所用了,心有不喜又怎么了?



    相比治国,如今受得这点气还比不上魏征给的万分之一。



    李二记住了这几人的模样,淡淡道:“几位辛苦了,这几日就呆在这九成宫,好好地休息一下。



    等到长安那边尘埃落定后,我们再一起回。



    对了,萧德言是吧,你也是历经两朝的的老人了,今后去弘文馆吧。”



    罢,李二摆摆:“好了,你们也去休息吧!”



    等到几人离开,李二瞅着一旁不显眼的陈萦轻声道:



    “府兵调动都不知,百骑司无用,此事过后,长安所有的百骑司人员全部打散重整,陈萦你罚俸五年,杖责五十,好好地想一想,你这次到底错在了哪里。”



    “喏!”



    疲惫不堪的陈萦谢过李二后转身离开。



    这几日,他在长安和陈仓两地频繁往返,早已身心俱惫,如今事情虽然已经有了眉目,但他心里明白有了眉目之后就是惩戒。



    那才是雷霆的杀伐。



    陈萦离开,李二对剪刀道:“你这边呢?除了长安有一折冲府擅动,其余折冲府如何?长安十六卫呢?有没有什么异动?”



    剪刀闻言赶紧从一旁走了出来,低声道:



    “回陛下,其余折冲府无异动,十六卫也安稳,如今尉迟国公已经起身回长安,最迟今晚,十六卫的所有将领都会暂时有个交错的变动。”



    “那突厥人呢?”



    剪刀想了想道:“根据留下的活口审问得知,这次的异动不光有突厥人,还有吐谷浑人,高句丽人。



    三者串联,妄图行谋逆之举,因为串联的多,贼人早有准备,这事倒也不怪百骑司无作为,只能,今后要在此多做调整。”



    罢,看了一眼李二道:“魏王这边其实知道的也不多,很多人都是借着魏王的这个由头来行谋逆之举。



    奴现在这么虽然有些失之偏颇,奴已经安排人在继续调查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把这件事确认下来。”



    “颜白知道这个消息么?”



    剪刀低头道:“奴只是个奴才,陛下没话,奴不会告诉别人。”



    李二沉默了片刻低声道:“给颜白去信,告诉他,此事除了突厥人,还有高句丽人和吐谷浑人,让他心,切记。”



    “陛下的意思是还有乱子?”



    李二点了点头:“火药的数目对不上,心无大错。”



    剪刀一愣,赶紧道:“奴现在就去传话。”



    大殿又变得空旷,李二看着面前的三封折子,喃喃道:“怎么就会塌半边山呢?肯定是不对的!青雀还是太稚嫩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