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李二的大局观

A+A-

    渊盖苏文急的焦头烂额。



    他有些不明白唐军哪路军才是主攻军。



    李绩屯兵盖牟城,渊盖苏文以为李绩率领的二万人马才是主攻军。



    于是他亲自督阵,四万主力部队,一万仆从军全力压上。



    结果



    张俭率领一万异族军,从辽西滩涂进军,在辽河下游渡河,攻破国土的南部长城防线,直接进攻建安城



    建安城没了。



    渊盖苏文看着军报捶塌了一张桌子,直接砍死了逃命回来的守城将领。



    张俭那一路不应该是佯兵才对么?



    就在渊盖苏文考虑要不要分兵去堵张俭的时候。



    盖牟城的大战一触即发,李绩和李道宗用两万人拿下盖牟城。



    渊盖苏文以为唐军下一步就是辽东城。



    探马来报,唐军的确在朝着辽东城赶来。



    渊盖苏文准备凭借辽泽,还有更坚固的辽东城和唐军拼死一战。



    为此,渊盖苏文一次调动了四万步骑。



    这一次没有仆从军,所用人马全是他的嫡系,



    他有信心让唐军陷入这个烂泥潭。



    毕竟,前隋朝皇帝三次,在此都前进不得半步,留下几十万将士,铩羽而归。



    就在渊盖苏文厉兵秣马,准备好一切的时候。



    探马来报,数万大唐海军府兵在卑沙城灭高句丽水师。



    开始围攻卑沙城。



    渊盖苏文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有些疑惑,难道卑沙城才是大唐的主力,李绩他们是佯攻辽东城?



    到底哪个是真的?



    到底什么才是真的。



    渊盖苏文在迷茫,在思考,但他却不敢分兵去救援。



    去了卑沙城,不时间赶不赶得上,卑沙城在不在。



    辽东城怎么办?



    如果固守在辽东城,任由那一支唐军长枪直入,鸭绿水危矣,乌骨城危矣,安市城危矣。



    只要大唐拿下辽东城,再拿下鸭绿水,高句丽祖上积攒下来的国土瞬间没了一半。



    (p:举例子,好理解,如果把平壤比作南京,那么鸭绿水是长江,辽河是淮河,辽东城是徐州。)



    渊盖苏文心乱如麻。



    他从未如此的无力过。



    辽东城在下雨,西边的辽水也在下。



    李二看着面前的沙盘,看着辽河东边一大片土地变了颜色,李二心情大好。



    抬起头看了一眼岑文本。



    “景仁,张亮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岑文本摇了摇头:“回陛下,暂且没有,不过我料想问题不大。



    大总管的军马怕是已经要到辽东城了,泉盖苏文首尾难顾,分身乏术。”



    李二把里的糕点粉末慢慢的斗到掌心,仰头倒入嘴里后拍了拍道:



    “朕其实并不担心张亮。



    他身边有左武卫大将军左难当,右武卫将军常何。



    白州刺史庞晓泰和洛州刺史程名振也是干练之人。



    只要按照虚心听人言,卑沙城问题不大。



    当年来护儿破得了此城,我大唐猛将也未必不如他,这城自然也破得!”



    李二轻描淡写的了一大串名字。



    这些人都是李二他自己安排的。



    岑文本其实还是有些紧张,隋朝的前车之鉴就是压在心口的大山。



    李绩的大军马上就要过最危险的大辽泽。



    所有人,都担心输。



    赢了,什么都好。



    输了,那就是好大喜功,劳民伤财。



    那群人骂皇帝,也会顺带着把这些征战高句丽的臣子一起骂。



    李二知道众人所想,也知道众人在担心什么。



    所以,从贞观十八年准备打高句丽开始,他已经在选人了。



    



    如今的局面,他是胸有成竹。



    “阎立德?”



    阎立德越众而出,弯腰拱道:“臣在!”



    “到你了!”



    阎立德再度拱:“臣,定不辱命!”



    李二笑了笑,深吸一口道:



    “传旨,后路大军明日过辽水,朕过辽水后,拆掉辽水渡桥。



    朕要亲自前往辽东城督军。



    告知全军,朕,欲破釜沉舟,与众将士共进退,此战我大唐必胜!”



    众人纷纷起身,抱拳道:“遵旨!”



    角落里的颜师古,俯身在案前写道:



    “五月,皇帝欲渡过辽水,撤桥以坚军心,并亲自督军观战,围猎辽东城!”



    见皇帝神采飞扬,胸有成竹,众人只觉得往昔的秦王殿下又回来了。



    不免心潮澎湃,顿时浑身充满了使不完的力气。



    刚才的担忧不翼而飞。



    李二扫视全场,继续道:“早些休息,明日过河!”



    “喏!”



    颜白跟着大军也在扎营歇息。



    雨水太大,路面湿滑,怕有状况。



    李绩下令暂时休息,等斥候把前路探清楚后再做行动。



    许敬宗踩着木屐从外面快步走到颜白的军帐中。



    长衫湿了大半截的许敬宗直接坐到烧水的火炉旁。



    “这雨如果再多下一日,后面的行军速度就要大打折扣了,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大辽泽该怎么过!”



    颜白摊开地图,看了好大一会,突然道:“陛下要来了!”



    许敬宗好奇道:“你怎么看出来的!”



    颜白想了想,低声道:



    “我原本还好奇这雨才下,大军突然就停止不前,按理应该加快行军,防止后面天气恶化,路更难走”



    颜白着忽然抬起头:



    “老许,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我不知道!”



    “实话!”



    许敬宗笑了笑:“我是军长史,我知道的当然会比你们将军要多一些,大军停留不单单是在等陛下,而是故意为之!”



    颜白见许敬宗又在卖关子,扫了一眼地图后轻声道:



    “我明白了,一是给辽东城压力,让张亮更舒服一些;二是大辽泽!”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陛下的段是真的了得,如此的眼界和大局观,真的让人不佩服都不行。”



    许敬宗点了点头,忽又叹了口气:



    “大辽泽,泥淖二百馀里,人马不可通,这是高句丽的第二道防线。



    天然的防线,这辽泽下,有我汉家儿郎数十万枯骨啊!”



    颜白闻言也不由得伤感起来,一时间不知道什么好。



    原本颜白不懂十万人是个什么概念。



    自从,这段日子跟着李绩以来,颜白明白了两万人是什么概念。



    盖牟城护城河的水真的是鲜红色。



    颜白跟着大军离开盖牟城时,护城河里水的颜色还没褪去。



    山那边的骨灰就更不要了,风一吹,如同沙尘暴。



    这个程度,程怀默还不够,还李绩太仁慈了。



    根本不及当年高句丽所做的万一。



    今日,听许敬宗一言,颜白才知道那“万一”是在哪里。



    如果没猜错的话就是大辽泽,一望无际的大辽泽。



    “咱们这次怎么过?”



    许敬宗忽然正色道:“匠作监,大将阎立德携楼观学众学子已经做好了方案,已经领了军令状。”



    “怪不得,怪不得,怪不得啊”



    颜白忍不住喃喃自语。



    藏在颜白心里多日的那团迷雾顷刻散去,怪不得李二会这么爽快的让书院学子上战场,一次还一千人。



    原来由头在阎立德身上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