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攻城准备

A+A-

    五月初二,张亮拿下卑沙城。



    拿下卑沙城的张亮就休息了一日。



    趁着全军士气高涨马不停蹄的继续挥师北上,准备和张俭会师。



    大唐的舰队也立即开拔,朝着鸭绿水而去。



    他们的目标是彻底的堵死残余的高句丽水师。



    李泰和尉霖两人没坐船,也没跟着大军,两个人乔装了一下,跟着斥候离开。



    两人要去辽东城,准备去跟着大军主力。



    跟着张亮太无聊了,他的那些假子太能吆喝了,吵得人太阳穴突突直跳。



    五月十二日,颜白跟着李绩渡过大辽泽,兵至辽东城。



    李二在隔日后也和大军会合了。



    顺利到达辽东城后的颜白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



    就在今日,书院的先生姜行本还是没熬过去,一个人沉沉地睡了过去。



    这对颜白来无疑是一场阴霾和噩耗。



    书院里,继南山先生后,又一位先生故去。



    姜行本原本是少府监的匠作,善于建宫殿。



    在颜白眼里这样的人就是建筑大师。



    可这样的一个人却是一个极度的不自信的人。



    当初颜白请他去书院讲课的时候,他什么都不去。



    他,他一个匠人,怎么能去书院误人子弟。



    为了让这样的人去书院讲课,颜白每到休沐日的时候都会提着酒去拜会。



    颜白认为,高人么,总得有点高人的傲气。



    自己求人办事就得拿出态度,拿出诚意来。



    颜白以为要死缠烂打好一段时间。



    连着去了三次之后,他同意了。



    在一次被无功先生灌醉的酒后,他痛哭流涕。



    什么他怎么敢去比孔明先生,让宜寿县公三顾家门。



    于是,在空闲的日子里他就去书院讲课。



    不过,长安的文人并不买账。



    尤其是那魏征,颜白胡闹皇帝也不管。



    皇帝还给了匠人太多的优待,怕皇帝又想建造宫殿了,什么“恐浸启侈端”!



    气的李二当天少吃了一顿饭。



    半夜里饿了,还是长孙皇后亲自熬的粥,哄着李二吃。



    魏征在朝堂上造的孽、苦,全被长孙皇后给吃了!



    姜行本他是大匠,在匠人中身份地位无比崇高。



    但要和魏征比,却是比不了的。



    魏征他,他是不敢回应的。



    姜行本门下最得意的弟子只有两人,应该是李元婴和管齐。



    但他只认管齐是他的学生。



    不承认李元婴是他的学生。



    管齐吹琉璃做佛像,雕刻木头人的艺都是他教的。



    哪怕李元婴比管齐的天赋更好,但他就是不肯接受李元婴的束修。



    他,他不配为亲王之师。



    滕王若是喜欢这艺,当个兴趣就行,切莫玩物丧志。



    到底,他还是认为他的艺是贱业,上不了台面。



    结果李元婴真的玩物丧志了。



    他的第一座滕王阁马上就要建好。



    虽然和微言楼很像,但他的滕王阁是真的纯木做起来的楼阁。



    如今征战辽东,姜行本他作为大匠也来了。



    盖牟城被破后他也进了城,职业病犯了,一个人跑去看高句丽的建筑特色。



    结果被一高句丽人射了一箭。



    箭矢上应该抹有粪便。



    扛了这么久,颜白都以为他好了,没承想还是睡了过去,到底是年纪大了,比不了年轻人。



    尉迟宝琳都生龙活虎了,他却扛不过去了。



    颜白虽知道战场会死人,会死很多人。



    但姜行本的离去还是让颜白心情沉重。



    这个消息要是传回书院,李元婴和管齐怕是会哭死过去。



    颜白看着辽东城,满身的杀气。



    渊盖苏文也是满身的杀气。



    看着城下飘扬的龙旗,渊盖苏文还是松了口气。



    他觉得他赌对了,李绩率领的这一支大军才是大唐的主力。



    军事会议结束后。



    痛苦的日子来了。



    



    辽东城不是一座大城,而是一座雄城。



    自从高句丽在此三拒隋朝的百万大军后,高句丽对辽东城的建造就从未停止过。



    高句丽更是认为这里就是一块福地。



    把辽东城安排为东部的首府,也就是高句丽的第二个京城。



    就好比中原大地的东都洛阳。



    根据斥候传来的消息,辽东城有内外两重城垣。



    内城有两层和三层建筑物,城垣有角楼、雉堞、女儿墙等坚固的建筑。



    城外西北还有两层高楼建筑,规模宏伟。



    人站在上面,居高临下,一览无余。



    最让颜白觉得头疼的是辽东城所处的地势还很高。



    会议结束后颜白就带着少府监的工匠去试火炮。



    结果很不好,炮口举高后距离不够,根本打不到辽东城里面去。



    正常发射能打到,但是是打在城墙上。



    辽东城的城墙是石头墙,而且用的还是卯榫结构,用的是双槽石。



    攻城战打的就是一个速度。



    这样的城墙派人去拆都够呛,火药都塞不进去。



    “真要命啊,我算是明白了隋炀帝当初有多难了!”



    裴行俭苦笑道:“现在更难。



    这些年,高句丽从未断绝过辽东城的修建,这里是觊觎咱们大唐的桥头堡。”



    “走吧,回去想办法。”



    颜白转了一圈就回到自己的营帐内。



    屁股还没坐热,就收到了军令。



    李绩要填土造山。



    是山,其实就是一个夯土高台。



    高台要与城墙一般高,在这个高度上架起抛车。



    用抛车,把巨石,火药扔进去。



    颜白帐下的这三千人,要负责在附近挖壕沟,负责警戒高句丽的偷袭。



    在这种大兵团作战的战场上,颜白这样的将军就是一块砖。



    反正是哪里需要哪里搬,要时刻做好被调遣的准备。



    许敬宗看的很透。



    他,名义上是李绩在指挥着大军,实际上一切的军令和安排还是李二在背后调遣。



    大总管就是一块大一点的砖。



    之所以安排大总管,其实就是以防万一。



    万一要是输了,总不能是皇帝指挥有问题。



    输了这场大战,总得有个背锅人。



    总得有人出来解释这件事。



    这样事情才有回旋的余地不是。



    如果,胜了,那就是没话,双赢!



    新的军令下来,颜白立刻带人动了起来。



    颜白的任务就是挖沟,不但能防高句丽的骑兵,还能有效的减缓步兵的冲刺速度。



    出了营帐,颜白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



    原来不光自己是一块砖。



    中书令岑文本也是一块砖。



    摄门下省诸事的长孙无忌也是一块砖。



    安德郡公杨师道也是一块砖。



    要不是砖的恐怕也只有书院学子了。



    书院学子分成数组,每组都吵得不可开交。



    有的这个行,有的这个不行。



    他们都在忙着商量怎么做抛车能抛的更远,能抛的重量更大。



    李恪在主持会议,防止学子们吵着吵着动起来。



    书院也收到了军令。



    学子们的任务就是把能够抛射火药,巨石的抛车做出来,放在土山上轰击辽东城。



    “张瑾一,你放屁,这年头,去哪里给你找什么齿轮组,还大齿轮带齿轮省力,你他娘的有脑子没有?”



    张瑾一梗着脖子道:



    “军中有工匠!”



    阎知微叹了口气:“时间,时间啊,现在时间来不及啊。



    我们要根据现在的情况制定方案,而不是要做最完美的方案!”



    “不做最完美的方案,怎么多杀高丽狗,怎么替先生报仇?”



    阎知微愣住了,看着眼眶通红的张瑾一,讪讪地转过头。



    过了好一会儿,阎知微才回过头,咬着牙道:



    “先生生前最拿的就是投石车,能飞石三百斤,我们要做四百斤的,就拿这个轰死他狗日的!”



    (p:四夷部卷四东夷四:时李绩已率兵攻辽东城,高丽闻我有抛车,飞三百斤石于一里之外者,甚惧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