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伏兵

A+A-

    颜白等人离开军营时走的悄无声息。



    山间的羊肠道上挤满了人。



    大家牵着马,心翼翼的跟着前面的人,然后一路朝着指定的地方而去。



    回头望去,身后密密麻麻的全是身影。



    一万一千人身上带了三日的口粮,也就是,大仗在三日之内必定要打,还要打完。



    不打,颜白身后的这一万多人就扛不住。



    此刻的长孙无忌不是长安的那个长孙贵人,不是皇后的兄长,不是皇亲国戚。



    此刻的长孙无忌是另一个人。



    平日里都养尊处优的人此刻累的嘴唇发白。



    就这样的,他也不敢休息一下,还要来回跑。



    殷切且真诚的提醒着每一位将士,要注意安全,要注意脚下的路。



    他的心是绝对真诚的。



    这一点没有人怀疑,颜白不怀疑,许敬宗也不怀疑。



    长孙家无多大军功,长孙无忌心里清楚,这是自己唯一的会了。



    今后不会有陛下亲征了,自己也不会有这么一个会了。



    在攻打辽东城的时候长孙无忌请过命,想要亲自带领一队人马去攻打城门。



    李二的原话是:“总兵攻战,非汝之长。”



    这一次带领一万多大军,纯属是赶鸭子上架。



    害怕长孙无忌指挥不好,李二把陌刀军让给了颜白率领。



    让心腹爱将牛进达作为他的副。



    长孙无忌也明白自己的能力。



    所以,他把排兵布阵,战事安排的事情全权交给了牛进达。



    他带着独孤渐明专门负责后勤,专门解决将士们的各种问题。



    他跟军中的每一个校尉,火长,搞好关系。



    让将士们的日子过得舒服一些,好为将来的大战做好充足的准备。



    长孙无忌知道,如果这一战,如果这一次的会没有把握好。



    等陛下和长孙皇后离去,等到太子登上皇位。



    长孙家就真的完了。



    现在皇帝在,能压得住朝堂里面的这些人。



    若是皇帝不在了,谁能压得住朝堂中的这些武将们?



    凌烟阁上,尉迟敬德才排第七,李靖排第八。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就连故去的杜如晦等人皆在其上。



    排在前六的人,能带领大兵团万人级别行军作战的臣子也就只有一个李孝恭。



    剩下的几人都可以他们是文臣。



    拿剑可以,拉满弓肯定不行。



    若是李二不在了,长孙无忌又没有拿得出的军功来震慑人,文臣自然势弱。



    文武势力不均衡就是祸患根源。



    若是长孙家完了,以长孙家为首的关陇贵族也就完了。



    关陇贵族一完蛋,山东士族再也没了可以与之抗衡的对。



    一个李绩就足以让长孙家头疼。



    但李绩还不能不用,因为魏征死了。



    (p:历史上,长孙无忌倒了后,李氏就开始势微,武则天上位,都要把山东士族整的抬不起来头的时候,李隆基在山东士族的支持下出来了,大唐最后的绝唱。)



    李二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



    所以,不管出于何种的安排,长孙无忌就必须上,必须啃最难啃的骨头。



    必须把自己全身镀的金光灿灿!



    长孙无忌若真的不行,那是关陇贵族没那个命。



    李二接下来的后安排就是颜白,在李承乾上位之前,把颜白归拢到文臣里面去。



    有书院学子寒门崛起的补充。



    文武就会均衡。



    这样,权力的过渡就不会乱,可以继续抗压山东士族。



    李承乾稳坐其中,哪一方势弱就抬一,维持均衡。



    这些长孙无忌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



    



    所以,他对队伍里每个将士都是真心的,绝对没有什么虚情假意。



    因为这些人将来跟他可都是过命的交情啊!



    有了这些,有了军功,才可以服人,他长孙家才不算是一个瘸子。



    颜白不知道这些,只知道闷头赶路。



    只在心里偷偷的想着自己今日不在。



    谁给大兄喂药,谁给大兄讲家里的事情。



    许敬宗看出来了一些,他什么都没。



    他心里暗暗提醒自己,等这次回到长安休沐的时候,他每天都去书院讲课。



    至于家里那才纳的漂亮妾。



    许敬宗觉得那是上天在扰乱他的道心,是他前进道路上故意放下的绊脚石。



    妾再漂亮,有书院学子糯糯的喊自己一句先生动听么?



    肯定没有!



    “墨色,马上四更了,要不要休息一下,让大家简单的吃点东西,天明后咱们就不停了,直接至峡谷口!”



    颜白闻言扭头看着长孙无忌,拱道:



    “大总管,牛总管的建议我觉得很好,大总管觉得呢?”



    长孙无忌想都没想直接道:“善!”



    全军休息,长孙无忌又忙开了。



    一万人坐在山间羊肠道上,一个来回就是数里路。



    长孙无忌就这么来回跑。



    一边巡视一边问有没有人受伤,有没有身体不舒服。



    有兵士见气死风灯下的大总管嘴唇干的起皮,壮着胆子把自己的水壶递了过去。



    他就是客气一下,根本就没有想到大总管会喝。



    见鬼了!



    谁料想,长孙无忌真的接过去了。



    摇了摇,见里面还有不少水,拔掉塞子直接对水壶口灌了一大口。



    长孙无忌抹了抹嘴,把水壶还了回去,笑道:



    “盐有点少,一会找火长,记得要一块盐巴,不然等太阳出来,人会没劲!”



    “知道了大总管。”



    颜白呆住了,许敬宗也呆住了。



    虽然都是人,虽然大唐很开放,但是三六九等的阶级一直都是存在的。



    贵人是贵人,自然有贵人的做派。



    最简单的区分就在衣食住行上。



    全军休息了半个时辰,然后继续赶路。



    在天明的时候,到达峡谷口。



    和皇帝料想的一样,峡谷的入口无高句丽士卒蹲守,爬上山坡,能清楚的看到高句丽架起来的渡桥。



    “天亮了!”



    “是的陛下,天亮了!”



    李二深吸一口气,看了一眼账内的沙盘图,喃喃道:



    “要开始了,怀默你去告诉李绩,可以了!”



    “喏!”



    李绩已经准备好了,这一次他没有丝毫的保留,他要亲自上阵冲杀。



    只有通过自己,把高句丽的十五万大军吸引过来。



    伏兵才能彻底的出其不意。



    薛礼已经穿好了盔甲,今日,他依旧是一身白。



    明光铠,白披风,来自书院的棉衫当内衬。



    书院棉布好,线头密实,还吸汗!



    弯腰打开木匣,薛礼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柄黑魆魆的画戟透着寒光,在戟头的一侧,戟柄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



    轻轻敲了敲戟柄。



    悦耳的金戈声袅袅不绝。



    声音让人沉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