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事到临头须放胆

A+A-

    十一被打了。



    这顿打挨得莫名其妙,颜韵不知道,晋阳不知道。



    就连一向聪慧的颜颀都不明白好端端的为什么挨打。



    这顿打,打来了李厥。



    好回家种地,好了待四天就回长安跟他一起炼油。



    李厥这一等直接就等了七天。



    结果没有等到十一她人。



    心里不踏实的李厥直接就来到了仙游。



    到了仙游之后就直接去找了十一,结果死活问不出来,还把人问生气了。



    但见十一好好的。



    李厥也就放下了心,生气就生气吧,一起长到大,十一的脾气他还是知道的。



    在休息了半日之后,李厥就带着十一回到了长安。



    丹阳公主也好了。



    过去的几天对她而言就如噩梦一般。



    身上长红疹子,一片接着一片。



    直到今日,脸上的疹子才褪去。



    才终于可以出门。



    到现在丹阳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她把这一切的原因都归属为棉被子不干净,气的她全部赏赐给了下人。



    十一和李厥走了,随着孩子长大,呆在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短了。



    也越来越不好管了。



    关于两人的感情之事裴茹已经不怎么管了。



    皇家派去跟着两人的那个嬷嬷很严格。



    两人待在一起不会有丑事发生。



    至于今后十一会不会成为太孙妃裴茹也不管。



    孩子她自己选择的路就该由她自己走下去,是好还是坏都是她自己来承担。



    “阿娘觉得十一和我那侄儿有可能?”



    裴茹望着兕子,无奈的叹了口气:



    “别一天到晚左一口侄儿,右一口侄儿的,这辈分乱的我头都大了。



    十一管你叫嫂嫂,你又管太孙唤侄儿。



    那十一到底是叫你嫂嫂呢,还是应该叫你别的呢?”



    晋阳闻言笑道:“阿娘又在乱了不是。



    我是李氏族人,李厥是李家人,自然要按照族里的规矩来来。”



    “同理,咱们家有咱们家的规矩,有咱们家的尊卑。



    那自然要按照咱们家的规矩来,阿娘要怪就怪我!”



    晋阳罢抬起头继续道:“谁叫我姓李不姓颜呢。



    我要是姓颜阿娘就不会因此而烦心了。



    龟管父皇叫阿翁也是按照年轮来的,娘心里莫要有意见。”



    裴茹爱怜的刮了刮晋阳的鼻子:



    “你啊,就是会哄人,你都是我养大的,十一怎么就没这个脑子呢?”



    晋阳害羞的笑了笑,低声道:



    “阿娘,明日我也准备回长安。”



    “是因为皇后么?”



    晋阳叹了口气,颇为难受道:



    “太孙早间来跟他聊了一会儿。



    天气转凉,母后的身子突然就遭不住了,咳嗽的厉害。



    如果不是李厥来,我现在还被瞒着!”



    裴茹一惊,低声道:“孙神仙下山了么?”



    晋阳摇摇头:“派人去寻了,现在还没消息。



    不管寻不寻得到,孩儿都要回去看看。



    孩儿这一离开怕是要有好一段日子回不来,母亲在家多注意身体!”



    裴茹伸把晋阳搂在怀里,笑道:“去吧,家里不用担心。



    种子都已经种下,马上就进九了,我在家也无事!



    对了,你的身子也要多加注意,药要记得吃!”



    “嗯,孩儿省的。”



    长孙皇后的身子裴茹不敢多。



    但听回来看望自己的孟诜是一年不比一年。



    前些年亏欠的气血太多了。



    如今一起来讨债了,每过一年就会加重一次。



    频繁生育皇子公主,已经把她的身子拖垮了。



    去年的冬季她也在咳嗽,咳嗽声一声接着一声。



    在仙游住着的时候虽然会好点,但也受不了冷热。



    这一次听高阳的事情把长孙皇后气到了。



    宫里一直压着这件事。



    但听人高阳已经数月没去探望皇后了。



    不是她不想去,而是生气的皇帝和皇后拒绝了高阳探望。



    高阳的公主府奴仆在那时候也全部换了人。



    先前的人去了哪里也就不用多想了,应该是全部被棒杀。



    在这件事不久之后菜市口也腰斩了一名妖僧。



    玄奘已经很久没见到了,长安到处是伤心人。



    这一切都是默默的且悄无声息的进行着。



    高阳本来就是一点就燃的性子。



    不知道是因为奴仆被诛杀,还是因为辩的事情她还跑到了芙蓉园和皇帝吵了一架。



    好好的一家人。



    因为这一件事彻底的撕裂开来。



    皇帝已经派宗人寺的人去了,无事不要进宫,更不需要她的拜会。



    进不了宫,尽不了孝道,就是对高阳的惩罚。



    自然也预示着房家房遗爱这一门失去了帝心,注定要落寞了。



    这件事伤了很多人,伤的最狠的是长孙皇后。



    



    高阳生母早逝,高阳是长孙皇后亲自抚养教导长大的。



    最喜欢的两个女儿里,长乐早早的离去,高阳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这些事情像一柄柄的巨锤一样狠狠的敲打着长孙皇后。



    对身子本来就不好的她无异于雪上加霜。



    孙神仙过,治病先治心病。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长孙皇后一直认为是自己的错。



    身背教诲天下的责任,为天下之母,自己没有把高阳教导好。



    这一次寒风一来,病情也随之而来,来势汹汹。



    长孙皇后是一个好皇后。



    她知道自己身体不好,没有想着去告诉所有人,让所有人兴师动众的来探望。



    而是默默的承受着。



    兕子这边她也没打算,她怕因为自己,让兕子过的也不开心。



    到如今,兕子成了她唯一期待的念想了。



    也不知道兕子这身子今后能不能有子嗣。



    也就李厥来了仙游。



    他若是不来,兕子怕是一点都不知道。



    晋阳在收拾完东西之后也走了。



    颜韵在长安,彘子和高侃在水街忙碌。



    龟在皇帝那里玩的不舍得回家,爱爱笑的伽罗也跑去了江州。



    屋子里空荡荡的,裴茹觉得莫名的心酸。



    枯坐了好久,她才起身,拿起笔,开始了给远方的颜白写信。



    “大郎,孩子们大了,不听话,惹得人心里愁”



    长孙无忌最近有些发愁。



    房玄龄这个老贼给了他巨大的压力。



    自己才有一点点心思,暗中才提拔起来的几个人,就被他不着痕迹的给抹去了。



    长孙无忌心里明白。



    房玄龄这样的人,想用一点点的计谋和段就能慢慢的拆掉他里的权力,无异于异想天开,痴人梦。



    作为陛下潜邸时候的幕僚,左臂右膀,什么雕虫技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他见的太多了,也知道的太多。



    所以,在他面前没有什么更好的法子。



    唯一的法子就是苦熬。



    好在自己的身体比他好。



    房玄龄熬不过自己,离开朝堂也就最近一两年的事情了。



    自己走一步看三步已经难得。



    走一步看十步的人在这大唐只有三人。



    房玄龄算是一个,离去多年的杜如晦算是一个,剩下的一个算是颜白。



    长孙无忌想不明白颜白这年纪是如何做到的。



    思来想去也不得其解。



    这些年他做的事情看似荒诞不羁。



    此刻看来却是谋算长远。



    书院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当初颜白在朝堂上书院有一千人,颜家提供衣食时众人笑的有多开心。



    这不是在瞎搞是在做什么?



    颜白怕是不知道一千张嘴一年得吃掉多少粮食,得花掉多少钱,。



    事情要是真的能成,山东的豪族们早就做了。



    他们之所以不做,是因为这事他们思量过。



    他们都计算过了,这事儿做不了。



    一两百人已经是极限了,更不要提还免费提供衣食。



    败家也没有这个败家法。



    国子学才三百多人。



    当所有人以为这将又是颜白异想天开不过脑子的瞎胡闹时,这事突然就成了。



    当书院横空出世,当所有人想阻止的时候已经晚了。



    书院如今近乎一万人。



    如今的书院还在扩建。



    长孙无忌想了许久也想不清楚这些钱是怎么来的。



    煤石生意在很早之前就被分割了。



    青盐的收益只能维持现状。



    青盐也是朝廷控制书院的法子。



    如果颜家有想成为豪族的念头,斩断商道,就能瞬间让颜家回到从前。



    所以?



    扩建的钱怎么来的?



    指望香水,和那一年卖不出几块的香胰子?



    这些钱要是细细地算下来是不少,能养活一个不的家族。



    但要分到那一万张吃喝的嘴巴上,这点钱是杯水车薪。



    思来想去的长孙无忌觉得只有内府。



    也只有陛下拿出他的私房钱,这事儿才有可能,也只能如此。



    不对,太子这些年也攒了不少钱,运动会的收益可是一直都归属于东宫的。



    太子也可能在帮他。



    至于颜白的走一步看十步,长孙无忌觉得这一定是颜白的几位大兄在背后出谋划策。



    但这没话,人家有族人帮着,也足以让人羡慕。



    自己长孙家,人才还是太少了,底蕴还是过于单薄了。



    如今,长孙皇后的病一年比一年严重,太子的独立性越来越强。



    长孙无忌知道,如果不在这时候彻底站稳脚跟。



    那皇后离开时,又或者是太子上台后,自己就会成为老家伙,成为旧臣。



    东宫的那一批人不会眼睁睁的让自己拿走属于他们的权力。



    新的朝堂,新的权力,在东宫已经划分完了。



    长孙无忌看着院子里的花,喃喃道:



    “事到临头须放胆,梦醒时分才无怨,衡山王已经年长,可试着为朝廷分忧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