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众生百相

A+A-

    长安诏狱里哭声不断。



    赵国公长孙无忌已经五日没有回家,一直呆在大理寺内。



    随着时间的推移,九月造反一案也慢慢的有了眉目。



    随着案件的审理。



    房遗爱,杜荷,柴令武,高阳公主,丹阳公主,巴陵公主,荆王李元景,宇文节,驸马都尉执失思力,中散大夫房遗直等



    诸多人被请到了大理寺内。



    事情还没结束,宫里每日都在死人。



    剪刀觉得他快要疯掉了,也快死了。



    内侍和宫女勾结,他们互相勾结的同时又和门下省的符宝郎勾结。



    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在三十多份的空白诏书上盖上的玉玺大印。



    这些空白诏书到如今只找回来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不知道去了哪里。



    这些诏书都是在长孙皇后离去的那几日盖上去的。



    那时候诸事繁杂,李二又伤心欲绝,给了这群人可乘之。



    至于在诏书上模仿皇帝笔迹的人,已经有专门的人在对照笔迹。



    监察御史李巢专门负责此事。



    刑部里最精通这方面的官员全部都聚集在他的底下。



    如今已经可以确认这事和几位公主脱不了干系。



    李巢拿着笔迹,悄悄地走到长孙无忌身前,低声道:“



    国公,目前已经可以确定这件事和几位公主脱不了干系!”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



    “结果就行。”



    李巢舔了舔嘴唇,继续道:“学陛下墨宝的皇子、公主很多。



    所以这事麻烦就麻烦在这里,估摸着还要花费一点时间!”



    “几日!”



    “怕是最少需要五日。”



    “太慢了,皇子、公主的书已经送到了你这里,你还这么慢?”



    “下官知道,可陛下了,公主是他的姑姑或是姐妹,不准用刑。



    可这毕竟是大事,要做到准确无误,可”



    李巢看了一眼长孙无忌,低声道:



    “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讲!”



    “讲!”



    李巢面露为难,继续道:



    “据下官所知,在众多皇子和公主之中,晋阳公主的字是写的是最像太上皇的。



    如今也就缺她的书,要不”



    李巢的话音刚落下,整个大理寺议事厅突然间就变得落针可闻。



    一直当作门童的李义府猛的睁开眼。



    李义府这几日可怜死了。



    作为陛下的身边人,来这大理寺,干的却是端茶倒水的活。



    得好听些是学习。



    李义府哪里不懂,自己这是被赵国公给排挤了。



    这么好的活,一句话就决定一个人生死,这中间的利润可就太大了。



    钱财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人心和人情。



    原本李义府以为自己要在这里端茶倒水到案件结束。



    没想到这个李巢倒是一个贴心人。



    想勾搭赵国公表忠心,还要把晋阳公主给构陷进来。



    这倒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是李巢他想进步,还是他背后有人授意呢?



    众人更是觉得这李巢怕是读书读傻了,脑子已经有了问题。



    好不容易让颜白回到了仙游,这长安才安生了几日。



    要是因为晋阳把颜白招来。



    晋阳上午来大理寺,颜郡公那火暴性子下午就敢去炸你家祖祠。



    死了学子他都敢对八大家下,杨家都没放过。



    晋阳进了大理寺,你猜他敢不敢弄你李巢!



    别忘了,上面还有一个最疼晋阳的太上皇呢!



    李巢一见这场面就知道自己错话了。



    再一看赵国公那眯着眼的散发出来的寒光,赶紧尬笑了几声道:



    “我是御史,持的就是一颗公平的心。



    既然其余皇子、公子能做,晋阳公主也不能例外,一碗水当端平!”



    长孙无忌笑道:“言之有理,这事儿就交给监察御史你了!”



    “赵国公,我”



    长孙无忌笑着摆摆道:“你想你在负责这个事对吧。



    无妨,任中书舍人李义府已经学了多日,他能替你!”



    李巢此刻骑虎难下。



    他也在此刻明白了,原来赵国公也不愿惹颜白。



    既然如此,那昨日酒桌上又为什么点自己,难道是真的醉了么?



    长孙无忌看都没看李巢一眼,扭头望着李义府道:



    “义府,你可有信心?”



    李义府笑着拱拱,歉意道:



    “赵国公,子初来乍到,理应多听,多看,多学,向诸位多多学习!”



    李义府一点都不傻。



    自从昨日审问房遗爱,长孙无忌问房遗爱其父和谁关系最好的时候,李义府就决定打死不趟这趟浑水。



    现在是很风光。



    可如今长孙无忌已经在排除异己了,长孙家这是要遭人记恨的。



    这时候跟着他,迟早是要还的。



    



    皇帝了这是一场宫变,可赵国公目前的所作所为,却给人一种要把宫变当做平叛的事情来做。



    望着李义府,长孙无忌才突然想起李义府也是国子学走出来的。



    长孙无忌闻言笑了笑:“也罢,那暂缓几日。



    等李监察御史把晋阳公主的书拿来之后再继续对照笔迹。”



    罢,长孙无忌就直接起身离开,朝着刑部走去。



    刑部里面,杜荷一言不发。



    无论别人怎么问,别人怎么,他都是低着头。



    一个人静静的坐在那里。



    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包围着杜荷的牢房里面全是关押着的杜家人。



    原本住高门大院的勋贵子弟,如今挤在了一起。



    心里的怨气可想而知。



    这群无辜的杜家人,被牵连的杜家人,每日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骂杜荷。



    开始还文雅,到后面见自己出不去,全是污言秽语。



    杜荷依旧低着脑袋,也就听到有人骂城阳公主的时候会忍不住反驳几句。



    可杜家人却好像抓住了杜荷的痛脚。



    骂的更凶了。



    长孙无忌再次来到杜荷面前,这已经是第七次了。



    隔着门,长孙无忌轻声道:



    “杜荷,你的父亲是一个贤臣,是一个让人敬佩的人。



    我一直认为你也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



    如今的局势我相信你心里很清楚,别扛着,把事情交代一下吧。



    杜家那么多人都在刑部等着,家还要过呢!”



    杜荷淡淡道:“都是我一人为之,要杀要剐,随便吧!”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继续往深处走,里面关着的是房遗爱。



    因为对国子学的学子下了死,那些家长不愿意,也在对房家下死。



    所以,房遗爱这一次怕是



    怕是想留个全尸都难。



    才走到监牢的最深处,长孙无忌又转身退了回去。



    他看到了探监的徐王李元嘉,看到了房家之女房遗玉!



    他准备去看杨政道。



    房遗爱一边贪婪的吃着面饼,一边低声哭泣道:



    “妹妹,救救我,你去求求陛下,让陛下念在咱们父亲的面子上开个恩吧!”



    房遗玉咬着牙,努力的不让自己的颤抖。



    可还是没忍住,她恨恨的收回了,怒声道:



    “你还有脸提父亲?知不知道,因为你,咱们家完了!”



    “不会的,不会的,父亲是开国功臣,是陛下的左膀右臂。



    画像都在凌烟阁上面,陛下会开恩的,会开恩的!”



    房遗玉失望道:“为什么要对着学子们下,为什么要杀他们!”



    房遗爱带着哭腔道:“妹妹,我不想杀人的,我只是想把他们抓起来。



    对对都怪颜韵,都怪孔惠元,他们拔刀了,他们拔刀了”



    “所以死了那么多人是么?”



    房遗爱急切道:“对对还有那个叫做黑齿常之的。



    是他先动的,是他先杀得人,我真没想杀人。”



    李元嘉叹了口气:“回头吧,结束了!”



    望着陆拾玖走来,李元嘉知道时间到了。



    拉着房遗玉离开,也必须要离开,这是一片弥漫着死意的伤心地。



    李元嘉夫妇离开,长孙无忌坐在了杨政道面前。



    “你又失败了!”



    杨政道知道长孙无忌在一语双关,内涵自己,内涵自己的祖上。



    杨政道咧嘴一笑:“阴人!”



    长孙无忌很洒脱的笑了笑:“你觉得你大包大揽那些人就能活命?



    又或是你觉得这就是所谓的骨气?”



    杨政道哈哈一笑,学着长孙无忌的口气道:



    “你觉得你做的一切都神不知鬼不觉?



    又或是你觉得你对李象的那些话都是为他好?”



    长孙无忌眼睛寒光闪烁。



    “李象都告诉我了,想搞倒李象好去陛下那里彰显你的忠孝么?”



    杨政道哈哈一笑:



    “赵国公,自古以来臣子应当牢记忠孝。



    在我看来,你不忠,也不孝。



    你只是仗着你的本钱多,在学那吕不韦而已。”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先想想你自己吧!”



    脚步声远去,监牢里又恢复了静谧。



    杨政道又开始了胡思乱想。



    从定襄,到长安,从颜白到自己的祖母。



    “祖母,孩儿错了,但是孩儿不敢多想。



    我怕我一旦想清楚了您的苦心,我就会痛不欲生。



    我也不敢往前看,因为孩儿已经没有了前路。”



    监牢里面,杨政道在问心,也在立言。



    长安城里,二囡在满世界的找一个叫做琵琶的妓子。



    从一点点的情报中得知,这名妓子好像怀了杨政道的孩子。



    这是如花告诉老斑鸠的,然后老斑鸠告诉了二囡。



    如果是真的,这应该是遗腹子,师父,得养着。



    二囡苦笑着摇摇头,望着黑漆漆的窗外,就在刚才,百骑司的人去了江夏王府。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