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事情还没完

A+A-

    李承乾去了兵部,兵部灯火通明了三日。



    三日之后,雪花片一样的兵部任命开始朝着四面八方的散去。



    兵部要进行改革,折冲府都尉一职要进行调整。



    今后的制度是折冲都尉不会在一个地方当一辈子的都尉。



    只要待满五年,就会到另一个地方就任。



    颜白知道这么做会触犯很多人的利益。



    故土难离,难离的不光是情感。



    更多还是舍不得积攒下来的地位和财富。



    众人用的法子就是五年考核。



    大唐朝的州分为府、辅、雄、望、紧、上、中、下八级。



    县有上县,中县,下县。



    如此一来,一切就好做了起来。



    五年考核下来,做的好就能去更好的地方担任都尉。



    做的不好的就只能去次一点的地方担任。



    如此一来地方上就不会出现派系,出现握兵马的权官。



    可以有效的防止某些都尉和支度使做大。



    如今李承乾的意思就是用这种法子慢慢的把边关的异族将领全部替换下来。



    长安的异族官员李承乾没有动。



    反而给予了更多的优待。



    因为,这群人活着的意义大于死去的意义。



    他们是朝廷树起来的榜样。



    李承乾揉着眼眶,把嘴里用来提神的苦茶吐了出去。



    然后看着颜白道:“今年开年之后就开始做!”



    颜白苦笑道:“陛下,是不是过于心急了一些。”



    李承乾如今有点急了,他才坐上帝王位置。



    急于做出一些政绩来彰显自己的能力。



    新官上任三把火。



    他也不例外。



    可这事其实是急不来的。



    到目前为止,国事虽然在归李承乾管。



    就跟自己接管兵部一样,在慢慢的交接。



    但军权,依旧在李二里。



    朝中的臣子,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文臣依旧会听李二的多一些。



    武将这边薛万彻,程咬金,尉迟恭,苏定方,席君买,外加远在千里的裴行俭,薛之劫等人也并无新皇旨意的封赏。



    名义上他们还是听李二的。



    这事要颜白看来就是急不来的。



    哪有换位,就能一下子全部换完的。



    颜白觉得这怕是还有个三五年的好等。



    李承乾叹了口气,低声道:



    “那日你出宫了,你是没有见到城墙上的异族人。



    密密麻麻的让人害怕,这仅仅是一个皇城而已。



    墨色你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颜白安慰道:“陛下,不要着急,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自从我们灭了突厥以后,我们的将军就爱用异族人冲锋打头阵。



    不能这不对,因为我们的人死的少了。



    慢慢的,就形成了惯例。



    以至于他们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掌握了权力。”



    李承乾点了点头,忽然道:



    “把书院今年春闱的学子把名单给我吧。



    我知道换血得慢慢换。



    我想让这些孩子去从一名书记做起。”



    颜白点了点头:



    “好,我会综合先生的意见,把有志向去边关的学子名单都统计出来。



    一个月等的及不?”



    “来年三月之前就可以!”



    颜白点了点头,见李承乾有点昏昏欲睡,。



    颜白想了想道:“陛下,能不能支使我五万贯钱财?”



    “水街没钱了?”



    颜白摇摇头:“水街已经差不多了,天太冷外墙不敢刷白石灰。



    一旦开春,一个月就能彻底的完成收尾工作。”



    “那你要做什么?”



    颜白叹了口气,脸色有些狰狞:



    “我还能做什么,我当然是继续给死去的孩子们报仇了!”



    “我给你十万,不够你话,我这里还有。”



    李承乾有钱,不是一般的有钱,是超级有钱。



    颜白的钱是来多少,花多少,全部砸在了书院上。



    李承乾的钱是进多少,从来就没吐出来过。



    那些铜钱进了东宫,然后流出来,一转眼就兑换成了金银。



    赤海城的收益,泉州的收益,辽东的收益。



    再加上每年运动会招标的收益,这些钱他都存起来了。



    



    少府监有钱,少府监的钱是陛下的。



    东宫有钱,这些钱都是他自己的。



    长孙皇后走的时候还给她留了一大笔钱。



    这些钱的具体数额不知道。



    但李晦曾如果换成粮草,养活五千重骑兵三年问题不大。



    “那个黑齿常之很不错,让他来东宫当个护卫吧!”



    颜白笑道:“异族人你不怕?”



    李承乾笑道:“名字倒是有些特色,可是血脉根源却是和我们差不多。



    他是百济人,早在多年以前就是我们自己人而已。”



    颜白竖起大拇指:“靠谱。”



    李承乾笑道:“承让。”



    罢,李承乾站起身摆摆:



    “走了,我不能再熬下去,再熬下去我怕我活不长了!”



    颜白闻言赶紧道:“要不去找孙神仙给你看看身子。



    你看看你现在瘦的,一阵风来曹都得紧紧的抱着你的腿!”



    “为什么?”



    “怕你被吹走!”



    李承乾被逗的直笑,拍了拍胸口自信道:



    “看不起谁呢,我的身体我能不知道么,我拉弓都能拉满月!”



    “复合弓吧!”



    “硬弓!”



    李承乾笑道:“不怕你嫉妒,五十步外,我十矢能中八,你呢!”



    颜白转过头:“好了,陛下困了,胡话了,赶紧回去休息吧,龙体要紧啊!”



    熬了三天的李承乾打着哈欠大笑着从兵部离开。



    颜白也是打着哈欠郁闷的从兵部离开,然后一路去了国子学。



    国子学才上课,那些高年级的学子就被颜白给喊了出去。



    片刻之后,国子学的学子拿特大号毛笔,拎着颜料,扛着梯子走到坊墙边。



    对比好尺寸之后,学子们开始在墙上写字。



    “七姓十家,亦称“禁婚家”!”



    “奋斗为了美好的明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为了一切的百姓,为了百姓的一切,一切为了百姓



    长安一百零八坊,每个坊最起码有三面墙是空着的。



    这些墙壁反正空着也是空着,颜白就打算把这些空墙写上强有力的宣传标语。



    当然,这还是最基本的。



    颜白把乘法口诀,改良的三字经,郎朗上口的对韵歌,全都写在了坊墙上。



    世家不是掌握文化么?



    颜白的打算就是把他们自认为藏起来不给人看的文化全部写出来给长安人看。



    不会认没关系,变成歌谣就好了。



    哪怕一天只认识一个字,那一年下来也绝对能认识不少的字。



    长安人对文字的态度比拜佛都真诚。



    凡是写有文字的纸片片都会被当作宝贝一样的对待。



    被丢弃的字纸都要捡拾起来。



    污损了的纸会用清水洗净,最后按期在惜字塔中焚化。



    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自那以后文字便有了力量。



    给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命名,记录先贤言语。



    可以,因为文字的发明,我们开始获得能够与天地抗衡的力量。



    现在,颜白把这些文字写在坊墙。



    让所有愿意认字,学字的人有了一个简单的途径。



    他们一旦学了,就会想知道为什么。



    一旦要知道为什么。



    那七姓十家,为什么被称“禁婚家”这几个字的力量蔓延开来。



    再通过百姓的悠悠之口。



    百姓就会打听到这里面发生了什么。



    当然,这还是最基本的,颜白准备用李承乾给的十万贯钱财招募书人。



    花钱写剧本,写故事,让长安百姓有个新的乐趣。



    娘的,对书院下,对学子下,老子就对你们的名声下。



    (p:书是在宋代开始流行起来的。)



    崔家一老头站在坊墙下,看着围观的百姓。



    望着墙上的七姓十家,亦称“禁婚家”几个大字。



    听着众人的议论声。



    崔家老头痛苦道:



    “颜白,也就死了几十个贫寒学子而已,事情已经过去了,为何还要咬着不放啊!”



    怒吼着完这句话。



    崔家老爷子直接昏死了过去。



    也不知道颜白是故意的还是有意的,这几个字刚好写在他住着的坊市的围墙上。



    用的还是大红笔,像血一样鲜红。



    立政殿内,李二笑眯眯的听着下人的汇报,之后喃喃道:



    “书院开始崭露头角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