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星星之火

A+A-

    二囡进宫了。



    是被苏妃请进宫的,是有些事还要请教一下。



    苏氏现在还不是皇后,就跟李厥现在还不是太子一样。



    李承乾继位后几乎什么都没改动。



    他给的理由是长孙皇后的孝期没过,诸事不宜大操大办。



    就算要办,他也要放到孝期后。



    因此,他连年号都没变过。



    在偏远的外地,诸多官吏都不知道换了皇帝。



    每年呈现上来的请安折子,依旧是在给李二请安。



    至于请二囡当幕僚。



    这是李承乾想了很久的事情。



    他很早之前就知道二囡很聪慧,且不是一般的聪慧。



    从每年的运动会就能看的出来,那么大的场面,她一个人游刃有余。



    等到骆宾王进东宫,等到王玄策进东宫,两位如此心高气傲的人在谈论到二囡的时候都喟叹自己不如一女子。



    如今,诸事繁杂,李承乾迫切的需要打开局面。



    一个可用的人才是他迫切需要的,也是当务之急。



    思来想去,李承乾就想到二囡。



    可二囡毕竟是女子,他这么做定然会遭受诸多的非议。



    读书人那点龌龊心思他心知肚明。



    一旦他用了二囡。



    长安市面上肯定会传出来各种香艳的本。



    就如父皇和萧老皇后一样。



    萧老皇后明明比父皇大了那么多岁,足足相差三十二岁。



    就这还有人自己父皇着迷萧皇后的美色。



    这些谣传无非就是。



    萧皇后先是杨广之妻,最后被窦建德俘虏,然后又被突厥掳走。



    百姓觉得这里面应当有香艳的故事。



    不然,凭什么把你掳走,不是垂涎美色是什么?



    因此,大家都认为如此。



    你越是解释,他们越是认为他们认为的就是对的。



    不然你解释什么?



    所以,李承乾只敢让苏氏去请,生怕有不好的风声传来。



    哪怕以苏氏的名义去请了,李承乾还是执拗的加了屏风。



    然后请骆宾王记录言行。



    趁着二囡人还没到,李承乾一个人把过往所有关于辽东的奏疏全部都拿了起来。



    边看,边写,边画导图。



    半岛的局势其实非常的有意思。



    高句丽虽然没有亡国,但在牛进达的羁縻统治下已经离亡国不远了。



    渊男生砍下了渊盖苏文的脑袋。



    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渊男生回不去了。



    他的弟弟渊男建和渊男产开始摄政。



    渊男建自立为莫离支,继续和大唐对抗。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渊男生才知道自己是父亲最不看重的那个人。



    也是渊盖苏文计划的一环。



    自从砍掉父亲的脑袋后。



    他就是弃子。



    他在高句丽就再也得不到一点的支持。



    渊盖苏文用自己的死来激化矛盾。



    让大唐和高句丽再无一丁点可以商量的余地。



    渊男建想活的更好,于是准备全力支持百济。



    想要联合先灭掉新罗,然后把拳头握在一起对抗大唐。



    这个时候的倭奴觉得有可乘,也参与了进来。



    倭奴不懂什么叫唇亡齿寒。



    他只是想分一杯羹,想继续维护它在半岛的利益。



    于是派遣大军前往援助百济残余势力。



    并与高句丽联合对抗唐朝和新罗。



    倭奴的齐明天皇很是无奈。



    他若是再没有行动,倭奴就真的离灭国不远了。



    那个叫做薛之劫的唐将实在太狠了。



    一步一扎营,然后以营帐为圆心,开始杀人。



    带着书院学子的薛之劫一肚子坏水,不断的给倭奴送温暖。



    谁支持大唐,他就帮谁打架。



    好好的一个地方。



    如今全是各种王。



    薛之劫稳坐其中,谁给的银子多他就帮谁。



    然后带着某个王去抢银子,抢来的银子他还替别人保管。



    他人还怪好的,保管费都不要。



    这三国的春播秋种也出了问题。



    大唐无时无刻的都在高价收购耕牛,而且特别的有信誉。



    只要你把牛牵来。



    给你钱,那真是一点都不含糊。



    因此,哪怕百济,高句丽,倭奴明令禁止不能售卖。



    但也抵挡不住那些想要发财的人,总有人铤而走险。



    “陛下,人请来了!”



    李承乾揉了揉眉心,看着案桌上乱七八糟的折子轻轻地叹了口气。



    通过对高句丽的复盘,他开始有点明白西域的局势了。



    但他此刻还没弄明白世家在这里扮演着什么角色。



    二囡一来到偏殿,见那明亮的灯火,连成一排的屏风,忍不住想笑。



    二囡见礼后,直言道:



    “陛下,你在害怕什么?”



    李承乾无奈道:“听闻尚宫聪慧,有事请教。



    但又因男女有别,不得不防,才出此下策,实属无奈。”



    “请教我一女子?”



    “圣人有云,达者为师。”



    “不知道陛下想听什么?”



    李承乾沉思了一会儿,笑道:“讲讲高句丽吧,毕竟这是一块唯一还没拿下的国土,也是唯一一块还在打仗的地方!”



    二囡笑了笑:“好啊,讲得不好,陛下也请不要放在心上。”



    “好!”



    二囡开始讲,骆宾王一边记一边听。



    二囡讲得很慢,没有那些大道理。



    仅仅是简单的从她的角度出发。



    也不知二囡是在藏拙,还是自己刚才把局势捋了一遍。



    李承乾并没有听到多少让他眼睛一亮的东西来。



    



    李承乾忍不住道:



    “尚宫,敢问薛之劫所做是王道,还是非王道?



    是否有失去天覆地载的大义,而有阻隘四夷的恶嫌?”



    二囡笑道:



    “大唐的将军从西北打到东北。



    在这条近乎万里的边境线上。



    大唐将士灭掉的国家比大唐内的州府还要多。



    在大唐百姓眼里,大唐是无敌的。



    在外族眼里,大唐是可恨的,一直欺负他们,他们无时无刻不想着报复回去。”



    “也就是非王道了?”



    二囡摇了摇头:“什么是王道我一女子不懂!



    我就懂,书院开学学认字的时候,先生总会拿着棍子。



    不好好学的会被打!”



    “我大唐周边的这些国也是如此。



    我们在带着他们学王道,不好好学的自然要挨打。



    至于那些欺师灭祖的,当然要杀头。”



    李承乾忍着笑意道:



    “如果再和高句丽一战,尚宫,你觉得谁最合适?”



    二囡想了想,笑道:



    “不管那些乱七八糟的,我觉得英国公最合适!



    辽东他最熟,山东那边他也熟!”



    李承乾难掩笑意,只能拼命的喝水。



    二囡的这点倒是和父皇的别无二致。



    用李绩,最起码不用担心后院起火,因为利益是一致的。



    “如果朝廷要派水军,你认为谁合适?”



    二囡笑道:“这乃国事,陛下问我不妥。”



    “就当时候瞎聊!”



    李承乾笑道:“观光,接下来的话可以不用记。



    吧,就算你觉得让守约去,我也不会去怪你!”



    “当推刘仁轨!”



    李承乾闻言猛地皱起眉头,不解道:



    “刘先生?”



    李承乾知道刘仁轨,知道他是汉章帝刘炟之后。



    文采没得,教导学子也没得。



    但要带兵打仗?



    李承乾觉得二囡的眼光还是有些短浅的。



    虽然能打水仗的张亮不在了。



    但朝堂之上能打仗的武将那也是数不清。



    单单一个苏定方就能指挥大兵团作战。



    颜白虽然指挥不了大军团,但颜白深得李卫公之传,喜欢用奇兵。



    就算按号排,那也排不到刘仁轨。



    李承乾心里觉得最适合的人选应该是程名振。



    二囡知道皇帝的沉默是在怀疑。



    实在的二囡也怀疑。



    因为刘仁轨先生好像从未带兵打仗过。



    但二囡记得师父的话。



    师父,若论水战刘仁轨当为战神。



    纵观华夏所有水战的排兵布阵,刘仁轨当坐头一把交椅。



    “为什么?”



    “我也不懂,但我师父就是这么的!”



    李承乾扭头望着骆宾王,低声道:“你听过么?”



    骆宾王摇摇头:“没!”



    李承乾心里依旧不信刘仁轨很能打仗。



    但心里却是默默的记下了这个人。



    他虽然也不信二囡的话,但他信颜白的话。



    月亮越升越高。



    在雪山之上,闪烁着银光的大殿前,禄东赞静静的望着面前的脑袋。



    看着琼波邦色那死不瞑目的眼睛。



    禄东赞笑道:“琼波邦色没有想到我回来了吧!”



    月光下,禄东赞身后的一年轻人走了过来,低声道:



    “大论,这些年苦了你了!”



    禄东赞恭敬的跪在年轻人身前,高高的举起双:



    “臣回来了,就不觉得苦,臣建议我王,我国要进行户口清查,建立户口册制!”



    “学大唐么?”



    “嗯,一旦户口入册,征发户丁服劳役,征集兵马就变得简单,



    粮草也能得到保证,我吐蕃必须这么做!”



    “准了!”



    禄东赞继续跪地不起,低声道:



    “我王,请允许我离开,我要去见阿史那贺鲁!”



    “据我所知,阿史那贺鲁臣服大唐。



    讨伐龟兹,就让他们先行作为向导。



    是为昆丘道行军总管,你去了怕是?”



    禄东赞笑了笑,低声道:



    “赞普,阿史那贺鲁已经有了自立的心思。



    这些年他在秘密招引散众,庐帐也越来越多。



    前不久大唐的失利,让其已经有了立国之心!”



    “唉!”



    年轻人轻轻叹了口气:“大唐真的那般厉害么?



    让你这天上的雄鹰都要想着去找别人帮忙么?”



    禄东赞闻言呆愣了片刻。



    想到颜白刻意在自己面前展示的火器,一时间有些恍惚。



    的确,如今的大唐是需要仰望的。



    飞翔在山巅之上的雄鹰也需要找地面上的鬣狗做帮了。



    可大唐也并不是不可战胜,如果周边国家联合起来,首尾难顾。



    大唐是巨人,轻轻的一拳让人难以承受。



    可如果,一起上,就有会扳倒巨人。



    见赞普望着自己,禄东赞笑了笑,轻声道:



    “赞普,大唐太霸道了,树敌太多。



    如今他们的皇帝陛下已经老去,新皇帝上位,权力交接。



    这也是我们唯一的会。”



    “怎么做?”



    “结盟,攻唐,我们做那星星之火。”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