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胖胖的思量

A+A-

    两大家族在不断的自证清白。



    事情就变的简单的多了。



    狄仁杰在发现事情和那些异族人有关系的时候,一张大就悄无声息的罩在长安之上。



    长孙家和崔家忙着帮衙门找人。



    狄仁杰要的就是一打尽。



    不一打尽,鬼知道下一次着火的是不是东市。



    又会不会是别的地方着火。



    总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一次。



    这些宵之徒就算杀不绝,也要杀得他们没有实力再兴风作浪。



    长安一百零八坊。



    每一个坊的布局在衙门都有清晰的平面图。



    图虽然不能精确到坊里的每一个家。



    但地标建筑却是很清晰。



    每查出一个人,狄仁杰就在上面画一个圈。



    如今的万年县衙门安静极了。



    狄仁杰坐在衙门里,万年县的衙役忙得团团转。



    随着消息送来,地图上的圈越来越多。



    堆在案桌上的户籍也越来越多。



    狄仁杰随意的抽了几本。



    随意的瞅了一眼,然后就明白了这些人为什么有户籍。



    为什么能以大唐人的身份活着了。



    先高句丽人。



    他们是在隋炀帝三征的时候作为探子来到的中原。



    隋朝乱了以后一部分人回去了。



    一部分人继续呆在中原。



    大唐立国以后他们就来到了长安。



    趁着朝廷清查天下人口的这个空子,他们顺理成章的成为大唐百姓。



    这群人大部分已经死了,活着的也都老了。



    等到贞观十八年,大唐决定讨伐高句丽的时候又一批高句丽探子来到了大唐。



    新探子找到了老探子。



    老探子就帮着他们在大唐获取身份。



    倭奴人的段也差不多,但他们走的路和高句丽截然相反。



    当然他们的留下也和隋炀帝有很大的关系。



    倭奴的圣德太子是一位有魄力的人。



    想改革,也想倭奴成为高句丽那样的国家。



    于是他们在隋炀帝当皇帝的时候派出了遣隋使。



    这位圣德太子有魄力,但脑子不好。



    他给隋炀帝的国书上写“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倒反天罡,大言不惭地自己是“日出处天子”。



    隋朝皇帝为“日没处天子”。



    隋炀帝可没受过这么大的气。



    天子一怒



    他是君王,自然会有人替他消气。



    自这件事以后倭奴就再也没有使团来中原了。



    但中原的文化实在让他们向往。



    于是他们就以“民间交流”的方式来到中原。



    留学僧。



    然后又通过隋末动荡,改朝换代的混乱时期获取身份。



    自此改头换面,在大唐以大唐人的身份活着。



    如今,倭奴三分之二的国土都被薛之劫慢慢的蚕食着。



    新罗人勋贵跟着薛之劫在玩换国计划。



    再不有所动作,倭奴就亡国了。



    “府兵、官员、商人、僧人,已经快三代人了。



    这些人几乎隐藏在大唐的任何一个角落里。



    真是不查不知道啊。”



    狄仁杰喃喃自语,他现在愁的都要掉头发了。



    这一刀要怎么切?



    切不到位,他们今后就会隐藏的更加隐蔽,更加的防不胜防。



    全切了,这长安得死多少人。



    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参与到这件事里。



    “县尉,这件事很难?”



    狄仁杰点了点头:“查出来不难,但要做起来很难。”



    衙役挠着头轻笑道:



    “你这些人也真是的。



    什么高句丽,什么百济,什么倭奴。



    就跟突厥人一样,都要亡国了。



    还折腾这些做什么?”



    狄仁杰闻言笑道:



    “破船还有三千钉呢,我们做的事情为国尽忠。



    其实把话摊开来讲这些人也都是在为他们的国尽忠!”



    衙役点了点头,继续道:



    “县尉,两家传来的消息越来越少,估摸着也查的差不多了,咱们现在?”



    狄仁杰深吸一口,站起身道:



    “涉及佛门之事,有些甚至是高僧。



    这件事还是要找一下玄奘大师的。



    要依礼问一下是他佛门自己清理门户,还是咱们衙门代劳!”



    “喏!”



    有了决定,狄仁杰起身就去了后堂。



    后堂里,徐王李元嘉正在和长孙涣还有崔家的郎君在喝茶。



    除了李元嘉能喝出茶水的滋味。



    其余两人都有些心神不宁。



    



    李承乾的段就如他的字一样很高明。



    如果他安排其他官员来负责,这件事绝对不会这么快有结果。



    怕是把长孙家和崔家聚在一起都难。



    李承乾直接安排李元嘉来负责。



    这样就少了很多无效交流的环节。



    也没有了那么多的弯弯绕绕。



    换作任何一个官员,他要做的第一件事要么去拜见一下长孙家,或者是崔家。



    一大堆屁话,临走前才敢试探性的出此行的目的。



    换作李元嘉就不一样了。



    在李元嘉面前任何人都不敢打马虎眼。



    在皇族和宗人寺那边李元嘉的身份够高,和太上皇一个辈分。



    在官员中李元嘉的声望也很高。



    李元嘉要做什么事不用绕,可以直接安排。



    最后的结果他只需和皇帝交代就行了。



    门开了,狄仁杰走了进来,认认真真地行叉礼后道:



    “晚辈狄仁杰拜见先生!”



    而后狄仁杰才抱拳道:“见过长孙师兄,见过崔世兄!”



    李元嘉望着行礼的狄仁杰笑道:



    “胖胖,查清楚了,要准备动了是么?”



    (在旧唐书对狄仁杰有过一段描写,大意是:“狄身材丰满,面目清俊,善谈笑,衣服不拘节,风度儒雅。”)



    狄仁杰闻言脸上露出了无奈的苦笑。



    他本来就不胖。



    但自从先生管他叫做狄胖胖之后。



    书院所有的同辈之人都会管他叫做狄胖胖。



    现在回家,连一直喊他乳名的父亲和母亲都改口了。



    如今连族里人也都改口了。



    也都唤作他胖胖。



    他们执着的认为,先生管狄仁杰叫做胖胖,是先生对他最好的祝福。



    胖代表着家庭的富贵,胖代表着身体好。



    这不是美好祝福是什么?



    狄仁杰觉得不是这样的。



    他觉得颜先生打量自己的眼神有点吓人。



    吓得他总以为是作业有了问题。



    作业有墨团?



    或是有错别字?



    “回先生,弟子准备先查出放火之人,最后再慢慢的逐一清理,准备在接下来的数月时间里就只做这一件事。”



    “为什么?”



    狄仁杰笑道:“学生准备装傻,装作不知道。



    防止他们狗急跳墙,鱼死破,防止更大的事端发生!”



    李元嘉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站起身道:



    “很好,不莽撞,有想法,如此我也就放心了。



    好了,我回宫了,你这边调查清楚后写折子给皇帝,他还是很在意这件事的!”



    狄仁杰弯腰拱道:“学生记住了!”



    李元嘉看了尉霖一眼,淡淡道:



    “尉霖,你跟着狄县尉,保护好他的安全,不用管我,我进宫去看十一去!”



    “喏!”



    长孙涣和崔家郎君一直把李元嘉送到衙门的大门口。



    自始至终李元嘉就没有和这两人有太多的交流。



    废话都没有。



    “你我这么惹人嫌?”



    崔格林笑着摇摇头:“非也,依我看徐王这是谨慎。



    你没看吴王和魏王不也如此么,真要惹人嫌的是你!”



    长孙涣冷哼一声:



    “放你崔格林的屁,文德皇后是我姑母,我们是一家人。



    若不是你在这里,哪有这么一摊子事情。



    徐王不话那是害怕你们“士族之冠”的崔家。



    害怕你们连皇子都看不上的崔家。



    女儿比公主还尊贵的崔家。”



    崔格林望着长孙涣,反唇相讥道:



    “外戚!”



    一句外戚直接让长孙涣的脸都绿了,冲着崔格林咬牙切齿道:



    “傻逼!”



    “你傻逼!”



    “你才傻逼”



    



    夜色中,两位大族的郎君牵着马互相扎着彼此的心。



    身后的仆役护卫全都低着头。



    这场面出去谁肯信。



    但这两人骂归骂却都很有分寸。



    只骂彼此,从未涉及彼此的家人长辈。



    到底是“士族之冠”崔家厉害一些。



    长孙涣根本就不过他。



    不光是学问上的差距,主要还是家族传承上让长孙涣没有过硬的底气。



    长孙涣恼怒的举起了。



    崔格林笑道:



    “怎么?不过就准备动了?



    来来,扇我,看你长孙涣敢不敢扇我,来来,动,动!”



    长孙涣恨恨的放下。



    崔格林笑道:“恼羞成怒尔!”



    长孙涣咬着牙道:



    “我不是不敢扇你,我怕我扇的时候你舔我的,算了,我忍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