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因和果

A+A-

    冷清的东宫突然热闹了起来。



    本来还能找些事情的十一彻底没了事做。



    一群群的宫女和内侍进来。



    脚麻利的他们把一切都收拾的干干净净。



    宫女都是年长的宫女。



    这是历朝历代总结的规矩。



    怕太子及乱,生事端,派往东宫的宫女都是年纪大的。



    也不是最好看的。



    这类人很守礼,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不热血,也不冲动。



    话虽如此,但能来东宫,个个的身份却是不一般。



    十一看了一下名单,她发现来东宫的女子分为三种。



    一种是从良家女子中挑选的宫女。



    身份干净,家里也是良家子,这叫做采选。



    这种宫女主要做一些浆洗和园艺。



    第二种就是籍没。



    也就是官员犯罪后,家眷被没收入宫为奴婢。



    但也只有特别出色的女子才会被选中?。



    这些宫女是负责东宫卫生的,比较累。



    (p:历史上上官婉儿就是籍没入宫。)



    第三种就比较高端了,名为“征求”。



    这种就是官宦之女,且居多。



    根据她们的家庭背景,她们进宫可以获得妃嫔之位,或是担任女官。



    她们在东宫就是做管理的。



    比如徐惠妃,她就是被征求才入的宫。



    二囡差一点。



    若不是颜白,武士彟临死前就把她也送了进来。



    太子开府,那是未来朝堂的局势。



    各家不光会把自家的优秀子嗣塞到太子六率里面。



    也会把自家的女子送进来。



    涉及到权力,各家送进来的人都精的很。



    好听点就是会做事,眼睛有活,会揣摩人的心思。



    越是靠近皇帝身边的宫女才学就越高,容貌也就越好。



    万一一步登天了呢?



    对他们的家里而言,宫里是不是就有了能通气的人了?



    十一问过苏母妃。



    她告诉十一如今宫里有三万宫嫔。



    皇帝的妃子其实很多,但好多李承乾都记不住名字。



    所有人都渴望自己成为徐惠妃。



    可最终也只有一个徐惠妃。



    (p: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二宦者上:“玄宗承平,财用富足,志大事奢,不爱惜赏赐爵位。开元、天宝中,宫嫔大率至四万。)



    懂得做事的宫女内侍一来,十一晒太阳的时间就多了。



    萧与白哭的次数比以往就更多了。



    十一有更多的时间来管他了。



    千字文不会写没关系,但要每日认真的听三次。



    这叫耳濡目染。



    李晦的儿子李荣成了看门的。



    见了十一后腰杆有些弯不下来。



    对他而言,他见十一,就如管比他的族人喊族叔一样。



    从玩到大的人,突然成了长辈。



    “不行,礼仪不合格,再来!”



    李荣瘪嘴再次行礼。



    “再来!”



    在十一得意的笑声里,李荣觉得来东宫不是明智的选择。



    今后那不得被十一使唤死。



    拜见了十一后就回家了。



    他及冠了,得等到李厥回来后才能正式来东宫当差。



    目前的东宫十一就是地位最高的那位。



    也是权力最大的那位。



    所有宫女都看她的脸色,唯恐惹她不开心。



    别看宫女内侍来的多了,东宫却好像更冷清了。



    西域大捷的消息从宫里传了出去。



    裴茹是开心的,她认为仗打完了。



    在年底的时候大郎就会回来了。



    伽罗也开心,牵着彘子开始做嫁妆。



    彘子做,她在一旁看。



    因为她做不了这么细致的活。



    最开心的还是长安东西两市里望眼欲穿的商人。



    他们比任何人都迫切的希望西域的局势稳定。



    如今大胜的消息传来。



    虽然还不知道斩获如何,但能把突厥人打一顿就很好了。



    大军扫了一遍,今后走西域更加的安全。



    



    突厥人再也不敢傲气了。



    胆大的商队已经在组织人采买货物了。



    富贵险中求。



    战后的西域部族肯定什么都缺。



    这个时候冒险走一趟。



    能抵得上以前的两趟。



    要不开心,最不开心的应该就是李象。



    自从西域大胜的消息传来,他书房的灯到了点就熄灭了。



    再也没有了以前的那样彻夜不息。



    跟着礼部的官员去仙游颁布了旨意。



    和颜韵闲聊的片刻,找了个借口就从仙游离开,带着护卫回到长安。



    虽然颜韵打了他,但他不恨颜韵。



    他还没心眼到去记恨颜韵。



    从打到大,这点气量他还是有的。



    回到长安后他直接回到王宅。



    此刻的王宅里一名客人正在等候着。



    虽然李象回来并未立刻来见他,但他知道李象心动了。



    不然也不会秘密的来见自己。



    门开了,李象信步走了进来。



    随着屋门轻轻关上,客人低头垂目,客客气气道:



    “人拜见衡山王殿下。”



    李象望着这位长相极为平凡的陌生人沉声道:



    “好大的胆子!”



    客人装作惶恐的样子,低声道:



    “也是被逼的不行,只能铤而走险。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我们和衡山王都是一类人。”



    李象知道这人意有所指,不善道:



    “就不怕我故意把你找来,顺藤摸瓜,揪出你们,然后去父皇那里领功?”



    “我就是一个跑腿的,死了就死了,查不到的!”



    李象收回了目光,摆摆道:



    “回去吧,我没见过你!”



    客人听着这言不由衷试探性的话语不由得笑了,淡淡道:



    “殿下,难道你真的就愿意当一个贤王么,你是陛下长子,这就够了!”



    “大胆!”



    “殿下真的甘心么?”



    望着那不惧的双眼,李象喃喃道:“我不是嫡子!”



    客人笑了,衡山王这句话一出,他就知道赌对了。



    “太上皇也不是嫡子!”



    李象抬起头,看着这名异常胆大的客人直接道:



    “我不想这么试探着话,直接理由吧,半柱香的时间!”



    客人淡淡地一笑:“关陇和山东够么?”



    李象猛的抬起头:“你看我像是傻子么!”



    客人抬起了头,看着李象认真道:



    “所以,这才是我冒死前来的目的,为表诚意,我就大胆直言。



    杨广开科举,弃世家,杨家灭亡。



    你祖父吸取经验和教训,听的进世家的话。



    这才有了贞观盛世!”



    “如今你的父亲要彻底的抛弃世家。



    一个叫做周兴的人已经开始清查土地。



    一个叫做王玄策的正在推进赋税改革。



    以水街为引,商贾宁愿缴纳高赋税,也要远离我们。



    一个楼观学在为朝廷提供人才。



    这已经不是要放弃我们,而是要彻底的弄死我们。



    所以,我们才斗胆找上了殿下您!”



    客人罢,突然单膝着地:



    “我们愿意奉殿下为主,等殿下登九五,我们所求也只为恢复到之前的样子。



    那时候盛世依旧是盛世,殿下依旧为明君!”



    李象的心跳得很快,他挥挥,淡淡道:



    “你走吧,就当没来过!”



    客人笑了笑:



    “殿下何必试探,我就是一个赴死之人。



    今日之言,今日之事在晚间也唯有你一人知。”



    “殿下若有决定,只需要去菜市口水井旁,自然会有人联系你!”



    罢,干脆的转身离去,没有丝毫的犹豫。



    一边走,一边狂喝腰间酒壶的酒。



    从后门离开,才走到水渠边就一头栽了下去,他知道李象一定会偷偷的看着。



    一炷香后,巡街的不良人发现水渠飘着一具尸体。



    “额贼,有一个喝酒喝醉掉水渠把自己淹死的,这命呦”



    李象默默的合上阁楼的暗窗,忍不住喃喃道:



    “关陇,山东?”



    “菜市口?”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