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孔谋解冷场 仙池接焦循

A+A-

    夜寒的桃源,那是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古往今来,去过的人多不胜数,桃源边冬青山顶的瞰桃亭,更是欣赏桃园的绝妙去处。但也正因如此,写这种诗文的人极多,更不要还要记住这些人的姓字。因此雪梅出的这个题目有相当的难度,堂上众人议论纷纷,都没有头绪,歌舒齐对歌舒瑶道:“妹,你有头绪么,如果你都不知道的话,我怕这次就要让夜寒拔得头筹了。”



    但歌舒瑶盯着云梦太子金钊一言不发。



    “妹,怎么了,你看谁呢?”



    “你就放心吧,有人知道答案,而且比我知道的要早。”金钊听到了歌舒瑶的话,不禁苦笑了一下,自己这个太子,平时被处处限制,因此只能读书写字,打发时间,前一阵子正巧有读过夜寒诗集,所以,刚好知道这首诗,既然如此,他也不再沉默。



    “晨攀桃源北峰,郭卿,字不仕。”



    “太子殿下所言不错,想不到太子殿下不但实力不俗,还博闻强识。”雪梅欠身道。



    “客气了。”金钊完便坐下了,云梦这边瞬间陷入沉默,太子金钊此刻本该出题,他却直接坐下,摆明是在无声抗议其他人奴大欺主,让自己没有话语权,沦为笑柄。其他几人一时间面面相觑,却又不敢起身出题,只好让皇子金刚想办法了。



    金刚也是不客气,这个英字,他很有把握,想都没想就出了一题。



    英雄也,承天人之慧,攫敌人之畏。



    拭世人之泪,守友人之背。



    无悲无愧,无怨无悔,以血誓卫。



    其力,丘峦崩摧;其目,不怒自威;



    其声,振聋发聩;其形,挺拔巍巍;



    力拔山兮,携跨五湖,目锐如电,穷瞰地府。



    声似奔雷,彻乱九霄,形若天柱,开天盘古。



    下四海捞星,斗摇参坠,上九天揽月,蟾宫折桂。



    金刚皇子的铿锵有力,但在场的人有些犯难了,这英雄赋在场之人都听过,但只当是云梦军士的军歌,并不曾听其作者。



    金刚曾经听大哥金钊过英雄赋的作者,出身行伍,因此他才敢出这个题目。



    不过,场面并没有僵持太久,商国孔谋很快便起身回答了。



    “英雄赋,彭飞,字志远。”孔谋话音刚落,金刚看了看大哥金钊,见金钊点了点头,便起身道:“孔前辈博学多智,晚辈佩服。”



    孔谋先是谦让着:“金刚皇子过誉了。”一旁的歌舒瑶并不知道英雄赋的作者,因此脸色变得稍稍有些难看,她自视甚高,因为她确实有这个资格,但正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孔谋一直在左顾右盼,显然是因为无人知晓答案,他才站起来,保证不会冷场的。



    见金刚已坐下,孔谋想了想以桂为头的冷僻诗词,随即出题。



    桂月云中寐,秋山夜雨凉。



    举杯不尽牵念,借酒诉愁肠。



    背井方思乡醴,佳节唯求杜康。



    离乡远游郎,归雁无信鸟,家书两彷徨。



    寄万语,过千冈,夜沉沉,家在何方。



    欲语谁料泪两行。



    出门三十余载,乡音哽咽无章。



    醉是眼迷茫,倦觉铜镜影,处处惹秋黄。



    孔谋是真正的运筹帷幄,胸有成竹,他心中想到了三个以桂为开头的诗词,但是为了不让诗会陷入僵局,便选了第二难的词为题。



    此时,荆国太子妃牡丹有些抱怨的对徐绉道:“这个你会不会啊,你不是最喜欢思乡的文章么,之前的你一个都不会,这个你要是再答不上来,到时候可怎么办啊。”



    “夫人别急嘛,我已经想起是谁写的了,但是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我只记得诗词内容,不记得标题啊。”徐绉也有些着急,都怪自己之前读书不认真。



    一直默不作声的许念开口道:“中秋夜雨。”若思乡,思亲,没人能比许念更甚



    “多谢许叔提醒。”徐绉对许念甚是敬重,收起了玩世不恭的样子,然后起身道:“孔前辈,这中秋夜雨乃姜慕所作,姜慕,字望之。”



    “荆国太子所言不错,那便请徐太子以黄为头出一题吧。”孔谋完便坐下了,但徐绉却陷入了思考,题目他倒是有几个,但是他不记得标题是什么了,最后硬着头皮了一个相对简单的。



    黄梅将去杨柳滴,青山欲褪雨露衣。



    牵牛攀高朝天叹,雀话织女又七夕。



    这诗虽简单,但是徐绉记得这首诗的标题有些长。徐绉出完题目,即便是歌舒瑶,也对这个放浪不羁的太子有所改观,这首诗有个陷阱,平常人们的认知里,黄梅时节是五月初五到六月初六,但荆国梅雨季持续时间较长,而这首诗的标题最关键的便是时间,所以,这算是个陷阱。



    



    流沙白鹭洲掌门黄恢已经有了答案,他与太子上官英交流了几句便站起身道:“七月四日雨歇题山寺西院壁,李烬,字绝尘。”因为白鹭洲位于沙漠中,因此,黄恢对气候方面的事情比较敏感,也经常查阅这方面的典籍,而正因如此,他正好曾经读过这首诗,当时他也对诗题之上的时间产生了怀疑。



    徐绉连忙起身道:“黄掌门高明,夕字,请。”



    黄恢对徐绉拱了拱,然后直接出题。



    夕阳若血染,北漠月黄昏。



    塞外三秋雪,关山几度春。



    长风催烈马,大河饮羊群。



    壮哉秋朔景,世人久不闻。



    这五言律诗虽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若论沙漠诗篇,全天下加一起也不及流沙国百年积淀,所以,从中找到这首诗的作者标题,好比大海捞针。



    不过,各国前来参加这竹榭诗会,不可能没有准备,北海国的太子和皇子何辙、何输二人,也算是做足了功课,虽然记忆有些模糊,但是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也拼出了答案。



    何辙起身拱道:“黄掌门,如果晚辈没记错的话,这塞外秋景应该是张庭所作,张庭字寓之。”



    “不错,那便请太子以闻为头,出题目吧。”黄恢拱坐下,何辙摸了摸下巴,沉吟起来,片刻便有了主意。



    闻君先踏奈何冰,焚筝煮苦茗。



    老来别离不中听,寒冬压枝惊梦雪飘零。



    足不堪用体多病,沉疴朽残命。



    大限无人守七星,未知春来先去草先青。



    何辙罢,这边的刘渊对刘盘道:“二哥,这首词有些像是绝笔,他都不知道来年草先绿还是他先去了,怎么样,有没有头绪?”



    “还没到我们呢,先观望吧,来,咱哥俩走一个。”罢,二人各饮一杯。



    “二哥,你就不怕最后轮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回答不上,刚才那些人出的题目,我可一个都答不上来,我看看,南胶、玉国、夜寒、云梦、商、荆、流沙、北海,这才八国,还剩李大哥他们夏国,秦三哥他们凉国,还有沧国,还好,都是咱们同盟的坏了,歌舒瑶那丫头一直没发言,指不定憋什么坏呢。”



    “你别乱话,歌舒瑶为人可比你子磊落的多,午宴她抛砖引玉的时候,已经够给我们面子了。你子再胡,我让父皇家法处置你。”



    “哥,二哥,咱们可是亲兄弟啊,你怎么也不能胳膊肘向外拐吧,行行行,我不了就是了。”



    这边他们哥俩完了,那边焦循笑呵呵的站了起来,脸色红润,看来是没少喝。



    “焚筝煮苦茗者,筹知己也,韦拓羽真乃性情中人。”罢,这焦循又饮一杯,然后接着道:“老来别离不中听,的好,韦翰一生为官清廉,至死住茅庐,居竹亭,可惜其生性耿直,得罪的人多,老来身边无人,至亲远离,故于腊月十七绝笔。”



    何辙连忙起身道:“焦夫子所言不错,这词便是韦翰韦拓羽的腊月十七绝笔。”



    焦循拱了拱道:“承让了,未知春来先去草先青,甚是伤感啊,这青有了。”



    青山向晚,染层林之隽秀。



    莲下渔舟,动叠翠之荷流。



    云织月蓑,兆东方之欲雨。



    大地惊雷,撼摘星之危楼。



    焦循罢,众人都感觉这诗词有些陌生,很多人都没听过,正因如此,歌舒瑶眼中充满了兴奋,她开始在脑海里努力回忆。



    “子夜不对不对,凉词不对不对,应该是傍晚,将要下雨,暮雨楼歌!暮雨楼歌是应该是肖萧禹字洪威。”想到答案后,歌舒瑶眉头舒展开来,然后起身对焦循欠身道:“夫子出的题目乃是萧禹萧洪威所作的暮雨楼歌。”



    “不错不错,正是,那瑶池仙子可知这暮雨楼在哪里?”



    “不敢当,但夫子也不必诈仙池,暮雨楼歌只是傍晚下雨所作,这楼唤作归燕楼,在凉、商交界望云湖畔。”



    “哈哈,不错不错,后生可畏,后生可畏,老夫敬你一杯。”



    歌舒瑶哪敢怠慢,连忙举杯道:“仙池不敢,仙池敬夫子一杯。”



    “学无前后,达者为师嘛,无妨无妨,那便请公主以,老夫想想,呃以楼为头,出题目吧。”



    歌舒瑶欠身,焦循摆了摆笑呵呵的坐下了。



    歌舒瑶略加思索,便出了题目。



    楼宇森森接草庐,陋室梧桐幸未枯。



    形销粉骨同身死,碧血丹心一如初。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