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可视性自动化车间
A+A-
在点金里拿了支票,阿金陪着妙董去兑现后,大家一起返回酒店。
五人在妙董房间里集合,阿金有事要跟大家商量。
率先发言的事妙董:“这次辛苦阿金和杨晨,当然还有周董,你们三个这次的配合很好,值得表扬,收到了五千二百万的金额,除去一切费用,纯赚两千八百万左右,我跟阿金也商量过了,这部分钱暂时不拿来分红,准备在公司里设计一条可视化全自动产线,专门为点金的药水配制服务,我们这里有四个股东了,表个态吧。”
阿金和杨晨都没意见,因为阿金已经跟杨晨解释过了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剩下设备组的两个股东了,而且周浦澜是这个部门的老大,现在只要他点头了,回去就可以着制作了。
“我想问下怎样的车间产线?”周浦澜问道。
阿金清了清嗓子,道:“周总,也许你不知道这些药水的价值,还有它们技术的高端程度,这么跟你吧,药水的价格比黄金还贵,如果是普通的敞开式厂房,就怕有人动歪心思,造成人为损失,所以我想做一个全封闭式的车间,里面全程监控,覆盖整个车间,而且药水的配制采用全自动化,这个车间无需人员操作,我估计需要七百万左右的造价,加上前面两批药水的成本投资可能会突破两千万。”
“哦,这么高昂的成本,我赞成设计一个这样的车间,阿金,回去公司后你把设计理念给陈美云,让她负责。”
“好,大家都同意了,那回去就尽快提上日程,别拖,因为我们只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还包括跨年,所以时间很紧,杨晨,在厂房没做好前,你得再辛苦下,工帮点金再配两个月的药水。”阿金看向杨晨,征求他的同意。
“没问题,李总监,如果你没时间的话,我就带上王双,一起配制,没问题吧?”杨晨也知道这个技术,阿金不想过多的人参与,担心技术的泄露。
“好,没问题,你看着安排。”阿金应道。
“好,大家都赞同的话,回去后,你们尽快把审批文件给到我来批准,杨晨,周浦澜,你们还需要给我一份具体的方案存档。”
“好,没问题。”周浦澜和杨晨同时答道。
“那就回去休息吧,过两天回惠州。”妙董道。
众人纷纷起身准备回房休息,这时阿金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还有个事。点金那边之后可能会有新的药水配方需求,咱们得提前做好技术储备。杨晨,你之后在配制药水的过程中,多留意下有没有可以优化或者拓展的地方。”
杨晨点头,“我知道了,阿金,我会多做些实验和记录。”
周浦澜也补充道:“设备组这边我也会安排人研究下,看看能不能对产线进行一些预升级,以应对可能的新需求。”
妙董满意地点点头,“大家都很上心,那就这么定了。这次点金的合作开了个好头,咱们要乘胜追击。”
众人相互对视,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干劲。
随后,大家陆续走出妙董房间,回各自房间好好休息,为过两天回惠州后的忙碌工作养精蓄锐,准备在新的挑战中继续创造佳绩。
三天后,众人回到惠州,周浦澜在他部门内部开了个简单的会议,把阿金和妙董的意思全盘告知设备组的成员,动员他们这次的车间主要由他们这个部门负责,加把劲,尽快完成任务。
周浦澜刚完,部门里就炸开了锅。有人兴奋地摩拳擦掌,觉得这是个大展身的好会;也有人声嘀咕,担心时间紧任务重。
这时,陈美云站了出来,“周总,我有个想法。咱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外先进的产线设计,再结合咱们自己的需求进行改进,不定能又快又好地完成。”
周浦澜眼睛一亮,“好主意!你负责收集相关资料,咱们一起探讨。”大家的热情被点燃,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
会议结束后,周浦澜还留在办公室,继续思考如何加快速度,达到阿金所需的要求。
突然,他响了,是阿金打来的。“周总,点金那边有了新消息,他们对新药水的需求可能比预期来得更快。”
阿金的声音有些急切。周浦澜深吸一口气,“放心,设备组会加快进度,一定不耽误事。”
挂了电话,他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决心带领团队为公司的发展再立新功。
三天后,陈美云拿着一张从上查找到的图纸找阿金。
“美云,这份图纸很好,可以借鉴,不过有些东西要结合我们的实际,尽量把成本降下来。”阿金对图纸很满意,只是觉得造价可能会超出预期。
“李总,我会想办法,等下我和郭富再商量下,他在这块应该比我更在行。”
“好,去吧。”阿金道。
陈美云拿着图纸找到郭富,两人仔细研究起来。郭富皱着眉头,指在图纸上比划着,提出了几个修改建议。“美云,这里的布局可以调整下,能减少不少材料成本。”陈美云眼睛一亮,赶紧记录下来。
两人正讨论得热烈,阿金又打来电话。“美云,点金那边催得紧,产线得再加快进度。”陈美云咬咬牙,“李总,您放心,我们一定尽快搞定。”
挂了电话,陈美云和郭富决定加班加点完善方案。他们在办公室里挑灯夜战,反复计算和模拟。
第二天,他们带着修改后的方案找到阿金。
阿金看着方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不错,既控制了成本,又加快了进度。就按这个方案来,辛苦你们了。”
陈美云和郭富相视一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干劲更足了,准备全身心投入到产线的设计和建设中。
这几天,妙董看到大家都在为新车间忙碌,感慨万千:“还是阿金在公司好,他在的话,大家都拧成了一条绳,为了同一个目标,分工合作,干劲十足,都不需要我自己去亲自安排。”
阿金之所以这么卖力,因为他想着把这个车间搞定了,自己就可以抽身过去美国陪柔做第三次术了。
这个订单,只要不出现技术性的问题,完全可以撑起公司的业绩,利润太高了,一年下来,净利润至少三千万,相当于现在整个公司的所有利润。
只要稳定供应,阿金就不用为柔术的费用操心了,自己就算不在公司上班,远程维护订单,他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分红,可以安安心心地陪着柔。